
10月6號,微軟手環2和Surface Pro 4、Surface Book一同發布。雖然被后兩者的光芒所掩蓋,但微軟手環2也是手環界中相當特別的存在。除了有曲面OLED屏幕,微軟手環2也是地球上傳感器最多的穿戴設備,心率傳感器、GPS、光感器、體溫、紫外線傳感器、氣壓計和血氧檢測器都一應俱全。它就是配置最兇悍的智能手環,沒有之一。
外觀


左為一代,右為二代
一代的微軟手環最讓人震驚的,不是它的眾多傳感器,而是它奇葩的外形。完全沒有人體工程學設計的一代,無論顏值還是佩戴舒適度,都是穿戴設備中數一數二渣的存在。而微軟手環2采用了曲面屏幕和金屬機身,表帶也沒有奇怪的凸起(初代的表帶里塞了電池塊),這些都讓微軟手環2更加正常而且漂亮多了。

側邊的兩顆按鈕同樣也為磨砂金屬材質,正中間是主頁鍵,手感沒有一代那么硬,回彈迅速。表帶的硅膠材質觸感很舒服,沒有一代的電池塊后,戴起來要舒服一些。

卡扣位置可以隨意調節長度。一代中出現的表帶老化問題,在側邊表帶的電池和傳感器轉移到卡扣上之后,希望會有所改善吧。

心率傳感器和皮膚電極觸點在手環背面。

充電接口和紫外感應器被設計在了卡扣上,加速度傳感器、GPS等都在機身里面。

表帶寬度差異,左為一代,右為二代

雖然看起來更加精致,但實際上二代的表帶比一代還寬,而且不好看的東西都被隱藏在手環的卡扣上了,微軟手環2的卡扣厚度超越了一代,這絕壁是智能手環乃至智能手表的高峰,巨大的凸起比機身主體還要厚接近一倍。
屏幕顯示

微軟手環2采用了更短但更寬的曲面AMOLED屏幕+康寧大猩猩3代玻璃,屏幕尺寸為32*12.8mm,225PPI(320*128),而一代的屏幕是33*11mm,247PPI(320*106)。雖然屏幕還是比智能手表小,但已經遠超正常的智能手環(體型也是)。
而顯示效果方面,或許很難和moto360之類的智能手表對比,但比Fitbit Surge之類的智能手環要好太多了。但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屏幕顯示方向,因為屏幕縱向伸展,和正常抬手的方向垂直。閱讀屏幕內容的時候,最適合的佩戴姿勢是屏幕向手腕內側,如果按照正常佩戴方式,歪著頭看屏幕可能會誘發頸椎病……
佩戴

初代微軟手環,即使看外形就知道它是無法貼合手腕的,但其實還是勉強能戴的。二代加入弧形屏幕和機身后,情況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也不會有表帶電池塊咯手的問題。
但而悲劇的是,雖然樣子大幅改善,但微軟手環二代的總體佩戴舒適度其實并沒有多少提升,主因是不降反增的卡扣,帶著它們打字的時候都會很蛋疼,即使是戴最小號,它依舊能把你整只手腕托起來。

如果你的手腕比較細,兩代微軟手環的長條屏幕,依舊會讓機身寬度超越你的手腕,平時如果戴得比較松,手腕和手環的間距都足夠插入手指了,這會直接影響心率和皮膚電極傳感器的精度。
而如果戴緊了又會壓手,而且運動的時候它會汗淋淋地粘在手上,睡覺時又會有明顯的異物感。如果說優秀的穿戴設備,是要讓人忘記或者無法察覺它的存在,那微軟手環絕對是負分滾粗的,它的存(ge)在(shou)感還是太明顯了,特別是打字的時候。
當然,這一代的手環也可以屏幕轉向手心方向佩戴,但打字的時候摩擦桌面的就是屏幕了,不但會有響聲,而且還會很心疼……

機器的防水防塵等級是IP67,在一米水深可以堅持30分鐘,但不建議戴著游泳或洗澡,比一代有明顯提升,但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這個取舍還是比較值得的。
功能與應用
雖然感覺操作上的響應有點提升,滑動也比以前順暢,home鍵響應也更快了。但二代的處理器和一代一樣(ARM Cortex M4的 MCU+64M存儲)。系統層級和一代非常接近,和WP系統類似的方塊瓷磚,多了幾個配色和自定義功能,另外還多了佩戴手和顯示方向的設定,抬手即亮的功能也補上了。

機器不連接手機也能正常使用,主要功能除了顯示時間,就是搜集引以為豪的11個傳感器(心率傳感器、三軸加速計、陀螺儀、GPS、光感器、體溫傳感器、紫外線傳感器、電容感應器、皮電反應傳感器、氣壓計)的數據。
基礎的運動監測功能有多種模式可選,如減肥、健身、騎車、瑜伽等。它們的用法大同小異,開始運動前都要手動點開對應的運動類型,之后你會看到自己的軌跡記錄、跑步數據分析和運動建議。以騎車為例,打開運動監測后,手環會記錄海拔距離、運動時間、卡路里、GPS軌跡記錄、平均速度和距離,以及恢復體力的時間預測。

當中的最大攝氧量(VO2 max)是只此一家的功能,指的是身體在運動過程中攝入的氧氣量,它也是最精準的心血管檢測,數字越高,表明體質越好。經過五次運動之后,機器就能自動計算和預測你的各種身體指標數值,并提供很多用于改善的數據和健康建議,它甚至會指導你如何更好地休息。
機器有自動睡眠監測功能,不用手動進出睡眠監測,但長時間靜止的話,還是會被當做睡眠記錄下來的。其做了點小改進,在打開睡眠跟蹤功能并搜集足夠多的數據后,機器會在你設定的睡眠目標前后半小時開始行震鬧鐘。當然,不喜歡的話可以關掉這個功能。

微軟的健康管理應用兼容安卓、iOS和WP三大系統,但Cortana語音助手還只能在WP上運行,所以在連接其他手機的時候,微軟手環2就無法使用語音功能,而且連用來回復信息的虛擬鍵盤都沒有。

機器會提供詳盡的身體健康數據監測,此外還有顯示時間、日歷和日程、天氣、股票,面書/推特等功能,支持消息推送和星巴克付費(雖然和大陸沒啥關系),可以用Cortana來接收語音指令。其還可以在谷歌地圖導航的時候,先手表實時推送導航指令(然而還是要歪著頭看)。

微軟提供了網頁版的數據統計頁,統計頁面中也有身體趨勢預測和日/周/月的統計。一開始會覺得這個時代還有誰會用網頁版,然而這個還真的會上癮,統計數據豐富度,可以讓數據狂感動到長跪不起。
而更感人的是,微軟的健康應用可以和Jawbone、Runkeeper、MapMyFitness 等同類產品的數據進行同步,簡直良心得不行了。這讓人更加懷疑,微軟手環其實只是微軟做給第三方廠商看的“展示設備”,就像谷歌的太子系列手機一樣,它們的目標不是銷售,而是讓更多的硬件制造商去為微軟的健康平臺做硬件而已。
續航
機器打開了晃動亮屏和心率傳感器也能堅持2天半,續航和一代差不多。當然,如果GPS常開、消息推送多,而且還打開了屏幕常亮功能,續航就肯定比較難看了。不過對于一個有彩色屏幕、有GPS、有消息推送的設備,這已經很難得了。二代的充電時間縮短到了35分鐘,比一代的1個半小時要好多。
微軟強調手環充放周期是1000次,大概3年就接近報廢,不過即使到時還沒升級,估計它的塑膠表帶就已經先行犧牲了。
總結

微軟手環2經過了重新設計,外觀和佩戴舒適度要好很多,但作為一只手環,它的存在感還是太強,太咯手了;多達11個的傳感器,可以幫你記錄下同類產品根本無法記錄的身體和環境數據,但代價是和智能手表差不多的續航,而且比上一代貴了50美刀(一代微軟手環為199刀),售價已經接近智能手表了。
不過,就算是250美刀,它的性價比依舊比外觀不敢恭維,而且只有計步和心率傳感器的Fitbit Surge高太多太多了。如果你是筆者這樣的數據狂,但又用不著第三方app的功能,那微軟手環2就是最強最合適的智能穿戴設備了(雖然戴起來真的不如其他設備舒服)。但如果你是妹紙,或者只是想要一只簡單舒服的智能穿戴設備,那還是出門轉左,找蘋果表、Android Wear吧。
推薦閱讀
小覓又名MYNT,是一款智能防丟隨身小伴侶,很幸運成為了小覓工程樣機的第一批試用者。很多網友反映看了開箱報告后,有一些功能還是不太好理解。這么漂亮的一個智能硬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數據狂的最愛 微軟手環2評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pingce/ce/1079.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