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將要進行測評的是2015年新發布的第二代Moto 360。它是摩托羅拉公司在2014年發布的Moto 360的升級版。Moto 360是第一款在Android Wear平臺上開發的“圓形”智能手表。第二代的Moto 360相比第一代顯得稍稍有些傳統。新一代的Moto 360長出了“耳朵”,與摩托羅拉公司發布的Moto X系列智能手機一樣,二代Moto 360也支持用戶定制。它還推出了兩款“專為男士設計”模式,和一款“專為女性設計”模式。
手表尺寸
小編手頭上拿到的手表是42mm版本的Moto 360,顯示屏直徑為34.8 mm;它與“女士專用”款是一樣的大小。另外一款“男士專用”手表的規格是46mm,表盤直徑與一代Moto 360相同,為39.624mm。

下面,為了方便陳述,我們將二代Moto 360表示為Moto 360(2015),一代則表示為Moto 360(2014)。
42mm版的Moto 360(2015)顯示屏比Moto 360(2014)稍微小一些,但是依然比LG Watch Urbane和LG G Watch R的顯示屏(33.02mm)表盤來得大。

另一款比較相似的同類智能手表是Huawei Watch,它42mm版本的顯示屏直徑為35.56mm。Huawei Watch與Moto 360(2015)外型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別被Moto 360(2015)和Huawei Watch相似的外觀所迷惑,它們在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
傳統手表行業中,兩款不同的手表最大的區別在表盤;但是在智能手表領域,里面的學問可就大了。

雖然Huawei Watch和Moto 360(2015)表盤顯示屏的像素有些區別,但除非是你把它們和低分辨率的Pebble Time Round對比,否則的話肉眼是很難分辨出這兩款智能手表在分辨率上的差異的。
軟件
Moto 360(2015)系統運行的是最新版本的Android Wear。LG G Watch 和 Huawei Watch使用的操作系統版本與Moto 360(2015)相同。不過Samsung Gear S2的操作系統與前三者的區別可就很大了。

42mm版本的Samsung Gear S2,其顯示屏直徑為30.48mm;它也是今年市場上所有圓形表盤智能手表中,顯示屏最小的一款智能手表。Samsung Gear S2運行的操作系統是Tizen,這是一款與Android Wear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統,我們將在今年底S2發布之后對Tizen進行更加詳細的解剖。

由于Moto 360(2015)運行的是Android Wear系統,因此在Android Wear平臺上新發布的數千款表盤界面,Moto 360(2015)都是可以使用的。
摩托羅拉為Moto 360(2015)提供了一款APP,在這個APP中,用戶可以獲取一系列摩托羅拉自家設計的表盤界面。不過,我們認為摩托羅拉原創的表盤界面對于用戶是否決定購買Moto 360(2015)起不到真正的影響。

Moto 360(2015)還有一個mic孔,能夠收集用戶的語音指令。這與Moto 360(2014)基本相同,能夠很好地完成正常工作。

Moto 360(2015)還擁有一個光學心率監測器(PPG),從我們目前的測試來看,它與Moto 360(2014)一樣,工作順利。摩托羅拉提供了一款自帶的健康類APP——Moto Body,能夠完成下述功能:檢測心率,跟蹤步數,設定并監測每天的運動目標等。用戶可以設置手表,讓它向APP發送自己每天的心率和運動目標提醒。
電池
Moto 360(2015)的電池足夠讓用戶全天不用擔心沒電。也就是說,Moto 360(2015)能夠支持一整天的使用,從用戶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中間無論使用得多么頻繁,也不用擔心Moto 360(2015)會沒電這個問題。
摩托羅拉官方表示:如果用戶在前一天夜間將Moto 360(2015)的電量充到100%,第二天早上戴上它并且全天使用,晚上不充電,那么第三天早上起床之后,Moto 360(2015)的使用時間還將剩下3-4小時,這還要考慮到用戶使用WIFI模塊和同步數據的操作是否頻繁。

其他智能手表使用的充電技術是磁感充電,通過充電紐扣相吸完成,而Moto 360(2015)使用的是Qi-標準無線充電技術。也就是說,理論上用戶可以在任何Qi-標準充電站上為自己的Moto 360(2015)進行無線充電;不過如果在旅途中,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帶上自己的Moto 360(2015)摩托羅拉特制充電器。
由于Moto 360(2015)新增加了一個“小耳朵”,因此想要平放Moto 360(2015)就不太可能了;這時候,將Moto 360(2015)放置在它的充電基站上會讓它進入充電循環狀態,也就是說手表能夠檢測到充電器。
服務支持
摩托羅拉這次發布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開發者社區中為Moto 360(2015)提供的服務支持。如果你登陸任何一個開發者論壇,比如XDA,你將會發現,Moto 360(2015)的版塊中提供的幫助是最多最全的,能甩其他任何一款Android Wear設備的服務支持好幾條街。

上圖中,能夠看到在Moto 360(2015)的側邊按鈕上,有一個代表摩托羅拉的“M”標志。這個按鈕能夠旋轉,讓這個字母“M”能夠轉到任意角度。很多人覺得這個小細節很雞肋,不過也有人覺得很贊。
這次摩托羅拉發布的第二代智能手表,不太圓的外觀讓很多人吃了一驚;不過對于那些花費了大量時間設計Moto 360(2014)的外觀和app的設計師來說,Moto 360(2015)中他們需要新添加的技術支持并不多:Moto 360(2014)中的所有表盤設計都適用于Moto 360(2015)。
Moto 360(2015)46mm版本與42mm版本的分別率分別為360x330,360x325,比起Moto 360(2014)320x290的分辨率有了一些進步;不過我們必須再次強調,正常使用中,用戶幾乎感受不到太大區別。除非把二者放在一起很仔細地進行比較。
實際使用
Moto 360(2015)的獨到之處不在于它的軟件,也不在于顯示屏的顏色,也不是它的表帶。
Moto 360(2015)最大的亮點在于它與傳統手表相似的外觀。盡管形狀上是傳統手表的風格,但是Moto 360(2015)與同樣是圓形表盤的LG G Watch R不同。后者在人群中的評價絕對是“非常普通,一點也不特別”,而Moto 360(2015)則非如此。

Moto 360(2015)的外形有一種獨特的美,能夠讓它在眾多的智能手表中脫穎而出。
它的上一代 —— Moto 360(2014)也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Moto 360(2015)體積大而獨特。
摩托羅拉推出的Moto Maker讓用戶能夠在購買前自己選擇不同的手表顏色和材質搭配,這樣的銷售手段正好迎合了消費者對于“個性化”的需求。

上圖你看到的是Moto 360(2015)在戶外陽光下的樣子。很明顯,顯示屏在強光下的顯示效果是很大的一個劣勢,不過用戶還是能夠使用的。
所有其他的智能手表廠商,包括Apple,一手為用戶包辦了所有的產品設計和顏色搭配;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摩托羅拉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滿足顯得更加珍貴。
畢竟這是消費者自己的手表,應該由消費者自己決定它的搭配。
如果我們作為消費者,需要購買一款自己想要每天佩戴的智能手表,那么,有什么能夠比自己挑選、自己決定用什么材料和顏色更讓人開心的呢?

總結
我們必須承認,今年,摩托羅拉在智能手表市場上又打贏了一場戰。他們推出了一款絕對會在市面上受到熱捧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Moto 360(2015)的成功不在于它的顯示屏像素,也不在于表帶,而在于它繼承了Moto 360(2014)的眾多優點,并通過尊重用戶的個性化選擇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Moto 360(2015)在摩托羅拉官方網站上接受預訂,售價為299.99美金。
推薦閱讀
大法發布了就開始關注1ABT,無線藍牙,黑科技LDAC接近無損傳輸,發布時價格1999,不過正式發售快臨近618,所以盼著強哥喝完奶茶來搞特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測:Moto 360二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pingce/ce/1033.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