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某說,城鎮供暖面積都小,一般都是幾萬平米,而供暖面積越小,物業越賠錢。“就是按45元/m2收取,物業還要賠10元/m2,海森物業供暖面積是2萬多平米,就得賠20多萬。”
趙某還稱,此價格是政府詢查后,請市里專家根據供暖面積、煤、人工等費用加在一起進行評估后定的,“成本價是46元/m2,農安所有鄉鎮取暖都按45元/m2收取,但沒有文件。而且此事政府已參與,不允許物業私自收取取暖費,怕收太高,怕棄管。”
緊急措施:
縣政府下發通知,明確指導價補貼價
記者采訪期間,燒鍋鎮各小區已于10月20日開栓供暖,居民們仍在躊躇著要不要補繳取暖費。侯某透露,燒鍋鎮一個采暖季煤炭需求量在1.2萬噸左右,眼下公司儲煤量有近3000噸,“不冷的話能供應到11月末。”
燒鍋鎮政府黨委書記張子明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由于煤炭價格高企,“熱力公司經過測算,漲價至45元/m2還不能夠到他的盈虧標準,我們政府也在積極地協調,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張子明稱:“取暖費確實在政府的賬戶上。正常是供熱公司買煤,但今年他們一直沒買,后來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擔心買煤錢不夠,他再把這個錢花到其他地方去,就將資金進行了監管。我們把資金交到縣里趕緊買煤,怕再漲價,現在煤價一天一個價。”
“我們也派人去鄂爾多斯、黑龍江買煤,小煤礦都黃了,大煤礦覺得咱們需求量小(幾千來噸),根本就不理你。”張子明說。
農安縣住建局一名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針對取暖季供暖問題,農安縣政府多次召開緊急會議,“然后明確了一個指導價格,出臺了相關規范文件。針對供煤緊張形成價格倒掛產生這個后果的行為,要求各鄉鎮政府加強監管,對這個價格做了一些具體的舉措。”
該負責人還稱,政府一系列動作主要是為了穩定市場和價格,“別讓老百姓凍著。還能讓企業保供,讓企業不能因為這個事兒撂挑子。但是掙錢也得有個限度,按照合理的規矩去掙。”
10月27日,針對居民反映的采暖費大幅上漲問題,農安縣政府下發緊急通知。通知稱,因當前煤炭價格迅速上漲,導致鄉鎮供暖成本急劇增加,價格主管部門初步測算供熱價格約每平米45元。
通知稱,鑒于各鄉鎮與供熱企業及居民代表對供熱價格爭議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為降低鄉鎮供熱單位成本壓力,保障今冬供暖標準,切實減輕居民和企事業單位負擔,根據《農安縣城市供熱管理辦法》,縣政府決定對各鄉鎮(農安鎮、合隆鎮)供熱價格進行統一規范指導。
通知顯示,各鄉鎮居民住宅供熱價格按建筑面積每平米不超過35元,供熱企業承擔5元,縣政府應急補貼5元;各鄉鎮將最終協商確認價格向縣發改局報備,同時縣市場監管局做好價格監督檢查工作。
紅星新聞記者致電農安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詢問取暖費漲價一事,該負責人稱自己忙,有事請找宣傳部。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煤炭緊缺成為時下供暖季主要難題。吉林省松原市供熱公司總經理鄭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現在煤炭的貨源非常困難。“往年這時候都煤堆封垛了,都已經儲滿了。現在是有內蒙古的、有黑龍江的,見煤就得‘搶’,有錢也買不著煤。都派人出去在礦上蹲著,派人看著運煤。”
據央視財經報道,鄭帆稱,煤價現在按市場價格應該比去年翻倍。該公司耗煤80萬噸,按今年的煤價就接近9億元,但是收暖氣費就收5億元,買煤上就虧4億元。“虧著也得保,必須保證百姓供暖。”
數據顯示,吉林省全省城鎮供熱面積為8.17億平米,對煤炭需求量較大。而吉林煤炭來源主要在省外,因此受供應緊張影響較為明顯。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甘茂東接受采訪時稱,“目前我們已經儲備了517萬噸鍋爐供熱煤炭,但跟正常年份相比,儲備低于同期20個百分點。”
從全國來看,2020年,全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已達到98.82億平米,東北三省占28.30億平米,供熱需求呈逐年增長態勢,能源需求量大。目前,在多方努力下,各地區均加強了對供熱企業煤炭儲備情況的日常調度,煤炭供應的缺口正在減小。
甘茂東介紹,吉林鍋爐供熱用煤硬缺口由9月底的500萬噸,現在減少到420萬噸,逐步在增加煤炭供應,逐步在緩解。“各地政府也建立了應急儲備,保證能源的供應,不斷供,讓老百姓溫暖過冬。”
推薦閱讀
國家電投與寧德時代高層會見!深入探討儲能電池開發、儲能設備集成和儲能電站建設等合作
北極星儲能網訊:10月21日,國家電投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劉明勝在總部會見寧德時代副總裁譚立斌。劉明勝對譚立斌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國家電投在新能源和儲能領域的發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取暖費漲價?東北有小區漲幅接近翻倍!供熱企業:煤炭漲價 取暖費漲了仍虧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engyuan/xincailiao/31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