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日,共有86家光伏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20年年中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但光伏企業業績普遍向好。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86家光伏企業中有49家企業營收實現正增長,占比57%;而從凈利來看,73家企業上半年業績飄紅,占比85%。

2020年上半年,7家企業營收超百億,分別為中天科技、隆基股份、特變電工、正泰電器、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
其中,營收最高的企業是中天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08.95億元,同比增長12.48%,其次是隆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01.41億元,同比增長42.73%,排名第三的是特變電工,上半年營業收入達179.66億元。
同比2019年上半年,營收增長幅度最大的則是上機數控,同比去年營收增長269.78%,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10.84億元。
從86家企業的凈利潤來看,最高的企業為隆基股份,凈利潤達41.16億,同比增長104.83%;其次是正泰電器,上半年凈利18.11億,同比增長1.49%;信義光能上半年凈利潤為12.37億,同比增長47.6%。
同比2019年上半年,有55家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實現正增長,31家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企業是綜藝股份,同比增長1579.05%,2020年上半年凈利為2.08億元,而降幅最大的企業是中利集團,降幅高達2100.02%,2020年上半年虧損2.6億元。

具體至產業鏈細分環節,光伏企業哪家強呢?
一、光伏原材料/輔料企業:91%盈利

23家光伏原材料/輔料企業中,有7家硅料/硅片企業,分別為隆基、中環、京運通、樂山電力、新特能源、卡姆丹克太陽能、保利協鑫能源。其中,卡姆丹克和保利協鑫上半年業績虧損,而虧損的原因均為上半年硅片銷量及銷售價格下跌導致。
隆基上半年凈利依舊遙遙領先,高達41.16億元,同比增長104.83%,根據財報,公司上半年單晶硅片對外銷售24.69億片,同比增長14.98%,自用14.89億片;單晶組件對外銷售6578MW,同比增長106.04%,自用222MW;單晶電池對外銷售338MW。公司境內收入124.8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62%,境外收入76.54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38%。
另一個硅片龍頭中環股份2020年上半年中環凈利潤為5.38億元,同比增長19.06%,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中環股份單晶總產能已達45GW,預計2020年末總產能將達52GW,其中G12產品的產能年底將達19GW,未來三年新增的產能規劃全部為G12。至2023年,隨著前期投入的機臺改造,G12的比例將進一步提升,涵蓋G12產品總產能將達到85GW。
23家企業中有9家光伏玻璃企業,分別為信義光能、福萊特、南玻A、秀強股份、彩虹新能源、亞瑪頓、安彩高科、海南發展、洛陽玻璃,9家玻璃企業上半年均盈利。其中信義光能上半年凈利最高,高達12.37億元,同比增長47.6%。亞瑪頓是9家玻璃企業中凈利潤增幅最大的企業,增幅高達619.33%,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41億元,公司分析上半年受益于雙玻組件市場滲透率不斷地提升,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組件封裝必需品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同時,鳳陽窯爐投產后有穩定的原片玻璃供應,使得公司超薄光伏玻璃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從而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地影響。
此外,3家金剛線企業上半年也均盈利,其中恒星科技0.445億元,東尼電子0.29億元,岱勒新材0.02億元。
二、電池、組件企業:73%盈利

在發布半年報的15家電池、組件企業中,11家企業盈利,4家企業業績虧損,6家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去年增加,9家同比減少。
其中,上半年凈利潤最高的企業是阿特斯,凈利達9.26億元,組件出貨量5.1GW;晶澳位列第二,上半年凈利潤7.01億元,組件出貨量5.46GW;林洋能源位于第三,上半年凈利5.5億元;天合位列第四,上半年凈利4.93億元,組件出貨5.84GW;凈利潤排名第五的是東方日升,上半年凈利潤3.45億元,組件出貨量3.37GW。
此外,電池、組件企業中,凈利潤同比2019年上漲幅度最大的是天合光能,同比上漲245.81%,上半年凈利4.93億元。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組件總出貨5.84GW,較2019年同期增長37%。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天合600W+至尊組件訂單已接近1GW。TrinaPro業務實現了快速穩定發展,全球交付訂單882MW,比去年同期增長100%以上。國內電站系統業務穩步發展,報告期內獲得近1GW光伏競價和平價項目,較去年增長25%以上。
而電池、組件企業中上半年凈利同比降幅最大的是中利集團,降幅高達2100.02%,上半年業績虧損2.6億元,中利集團表示受國內外疫情的影響,公司光伏組件海外業務受到一定沖擊,客戶項目延期導致組件訂單延期交貨,訂單出貨量未達預期。上半年由于受資金限制,產能無法開足,光伏組件銷售為539.43MW,較同期下降31.51%。除此以外,商業電站未能批量轉讓,扶貧EPC未有新增項目,光伏板塊整體業績受到影響。
根據PV InfoLink發布的2020上半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排名,前十的企業有晶科、隆基(6.578GW)、天合(5.84GW)、晶澳(5.46GW),阿特斯(5.1GW)、韓華Q-cells、東方日升(3.37GW)、First Solar、正泰(2.22GW)、尚德。此外,根據企業財報,中來股份上半年組件出貨0.69GW、億晶光電1.27GW、協鑫集成1.66GW、中利集團0.54GW。

三、逆變器企業:100%盈利

12家逆變器企業上半年均實現盈利,無一虧損,其中僅有3家企業同比2019年凈利潤下降。
上半年盈利最多的逆變器企業是正泰電器,上半年凈利潤為18.11億元,同比增長1.49%;其次為特變電工上半年凈利9.2億元、陽光電源4.46億元、易事特1.86億元、科士達1.32億元。
逆變器企業中,同比去年凈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是英威騰,增幅為658.08%,上半年凈利0.6億元,據悉,上半年英威騰采取控費、降本等措施及國家推出降稅減費等系列優惠政策致報告期內期間費用有所下降,以及上年同期虧損主要系公司2016年收購深圳市英威騰電源有限公司少數股權。
四、光伏設備企業:86%盈利、14%虧損

14家光伏設備企業中,12家企業盈利,2家企業虧損。其中,大族激光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最高,為6.23億元,同比增加64.26%,其次為晶盛機電2.76億、捷佳偉創2.49億、先導智能2.28億。兩家虧損企業為天龍光電和羅博特科,分別虧損0.1433億和0.1434億。
五、電站開發企業:82%盈利

22家電站開發企業中,上半年凈利潤最高的企業是中天科技10.8億元,其次是太陽能6.05億、吉電股份4.63億、太極實業3.16億。
同比2019年,15家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增長幅度最高的是綜藝股份,同比上漲1579.05%,上半年凈利達2.08億,而降幅最大的企業是東旭藍天,同比減少403.02%,上半年業績虧損2.81億元。
推薦閱讀
當前,全球的生態環境形勢日漸嚴峻,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行業領先的電池品牌,GP超霸電池在成立之初就嚴格恪守“生態重于生產”的環>>>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engyuan/jieneng/3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