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碳稅機制仍需疊加碳市場機制,才能更好發揮減排效果。筆者認為:一方面是由于碳稅機制下缺乏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在總量控制約束力缺失的情況下,對企業形成強有力的減排驅動效果不明確;另一方面,高生產力企業對碳稅敏感度不高,碳稅的征收稅率由政府確定,由圖1分析可得,北歐四國作為碳稅較高的國家,其生產力也普遍處于較高水平,當其碳稅征收額度大幅低于企業生產獲得的收益,將影響企業對于碳稅促進碳減排效應的響應,進而影響整體碳排放量降幅。
因此,EU ETS的總量控制目標、價格調控機制以及交易成本相對較高等特性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單一碳稅機制下的不足,通過兩個機制的互補互促,形成了碳定價機制對碳減排的最優策略組合。
三、我國碳稅機制發展展望
碳稅的國際實踐給我國開展碳定價機制協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為研究制定符合我國發展階段的碳稅制度提供了經驗樣板。
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財稅政策支持。目前,財政部正在牽頭制定《關于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出臺后,將進一步明確建立健全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稅收政策體系的細則,更充分地發揮稅收對市場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促進作用。
在碳稅機制設計上,我國可充分吸收歐盟等國的碳稅機制設計及實施經驗,結合我國考慮以下策略:
1.從“名義性碳稅”逐漸過渡到“實質性碳稅”
“實質性碳稅”是指新設碳稅稅種,對二氧化碳排放征稅,而“名義性碳稅”是整合改造與能源環保相關的稅種,如將現行煤炭資源稅和成品油消費稅改造為碳稅。就我國現階段減排目標和稅制結構而言,考慮從“名義性碳稅”入手開征碳稅是相對較優選擇。初期根據稅負平移的原則,根據能源消耗量和折算系數計算出的碳含量作為計稅依據,參照碳交易價格和國際標準合理設置稅率,后期考慮發展規劃、降碳目標、技術水平和國際策略應對(如應對歐盟碳關稅)目標,分階段逐步提高稅率,擴充征稅范圍,同時設置稅收優惠,為主動采用低碳節能技術的企業提供一定的稅收激勵。待技術與其他條件成熟,再擇機新設碳稅稅種,開征“實質性碳稅”。
2.結合我國國情,于生產端先行開征碳稅
在征稅環節和模式上,目前全球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僅在化石燃料生產端征稅,二是僅在化石燃料的消費端征稅,三是同時對化石燃料的生產端和消費端征稅,如荷蘭將化石燃料生產商、進口商、經銷商和化石燃料消費者均設定為納稅義務人,三種征收模式在操作上各有利弊。
當前我開展碳減排工作主要依靠“自上而下”推動實現,通過上級政策手段實現降碳目標,這是由多方現實因素決定的:我國市場機制尚未完善,難以形成強大的減排推動力,并且我國企業減排降碳意識還未完全到位,開展減排工作的內生驅動力不足,減排量主要依靠外部行政要求進行強制約束。因此,考慮到我國的發展階段實際,若開征碳稅,可考慮從生產端征稅入手,減少社會阻力,便于職能部門進行有效監管,有效降低征稅成本。待發展階段較為成熟,可考慮轉入消費端征收,通過將價格信號傳導給消費者,利于稅收調節,同時喚起企業和消費者節能減排的意識,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3.確立“碳市場為主、碳稅為輔”運行機制。
根據中金研究院相關研究,對于高排放、低綠色溢價行業,如電力、鋼鐵等,由于其技術創新的需求程度不如高溢價行業迫切,因此更宜通過碳市場對其碳排放進行強力約束;對于低排放、高綠色溢價行業,如交通運輸、化工等,可考慮利用碳稅機制促進技術創新,同時約束其排放量;對于高排放、高綠色溢價的建材及低排放、低綠色溢價的有色、石化、造紙等行業而言,通過碳稅或者碳市場機制均可推動其實現減排成效。政府在確定具體的碳定價機制時,需考慮各行業的減碳要求和綠色發展的首要目標:是通過總量控制機制實現碳排總量顯著下降,還是通過價格機制加快促進低碳技術創新。
從發展形勢來看,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在碳達峰階段,最緊迫的任務是實現排放總量下降,并開展低碳發展技術創新研究與成果轉化。因此,筆者認為,應確立“碳市場為主、碳稅為輔”的設計原則,充分考慮不同行業的降碳成本,綜合考量不同規模企業在碳排放總量、技術發展、創新驅動以及經營狀況等方面的水平差異,以推動控排企業碳排放總量下降為首要目標,以促進控排行業整體技術創新為發展方向,科學、合理地完善碳稅機制設計,發揮碳定價機制協同效應,采用碳稅與碳市場并軌運行的方式,推動全社會實現降碳目標。
4.探索短期碳稅與長期碳市場機制結合的階段性組合策略
在“碳市場為主、碳稅為輔”的并行運行機制下,根據不同時期的綠色發展要求,通過設置階段性策略,放大碳稅和碳交易機制的各自減碳效應。碳交易的優勢,是通過設定明確的總量控制目標,支撐政府及企業完成中長期的減排要求;而碳稅的優勢,是確定具體的排放價格,用以激勵企業對清潔技術和新能源開發等技術創新進行投資。因此,可根據各行業的差異化發展水平及各行業降碳目標不同,設定碳稅與碳市場協同的階段性策略,短期采取碳稅策略激勵技術創新減排,中長期利用碳市場機制進行總量管控。通過組合策略,同時實現促進技術創新和減少碳排放的目標。
推薦閱讀
上海青浦燃氣有限公司新勝路(北青公路-香大路)中壓天然氣管道工程公開招標公告
北極星能源網訊:北極星能源網獲悉,日前財政部官網發布上海青浦燃氣有限公司新勝路(北青公路-香大路)中壓天然氣管道工程公開招標公告,詳情如下:項目概況新勝路(北青公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碳稅將至 碳稅的原理、機制以及相關建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engyuan/fengneng/31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