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環境保護難題,融入綠色發展布局
通過探索實踐,福建保險業逐漸認識到綠色保險在廣義上是為了解決綠色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保護難題而提供的配套保險制度安排,這種制度安排如果融入地方“碳達峰碳中和”整體布局,將成為保險業助力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有效切入點。簡言之,通過綠色保險制度引導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避免走“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闖出“既發展又綠色”的新路�;谶@個思路,福建保險業在林業高質量發展、海洋環境保護、農村基礎設施保護等領域集中發力,推動綠色保險融入地方綠色發展總體布局。一是融入林業高質量發展布局。發揮林改策源地優勢,深化森林資源管理、林地規模經營、林業金融創新、林業產業融合發展、林業碳匯等重點改革,是福建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關鍵工作。為契合林業高質量發展布局,福建構建了“保災害、保病害、保碳匯、保信貸”的森林保險模式,部分地區還依托當地林業資源特點摸索出了區域特色模式,如三明碳匯“質押+融資+保險”模式、南平“貸款+保險+擔�!蹦J胶妄垘r林下經濟保險模式。二是融入海洋經濟發展布局。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發展綠色低碳的海洋經濟是核心區建設的應有之義,對兼備穩定、整合、增信、聯動功能的綠色保險需求面十分廣泛。目前,福建構建了“保災害、保責任、保污染、保信貸”的海洋保險模式,不僅在船舶污染、赤潮等海洋環境污染領域有所建樹,而且在綠色基礎設施改造融資增信領域亦有突破。如寧德借助“漁排貸+漁排�!蹦J綄鹘y養殖設施更換成環保養殖設施。三是融入基礎設施發展布局。安全完備的基礎設施是實現核心區建設的必要條件,江海堤防保險和農村公路災毀保險模式在福建基礎設施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如“路掌通APP”植入保險模塊對全省農村公路進行全流程在線管理。泉州安溪基于保險公司在典型高邊坡地段試點安裝的地質災害監測站預警滑坡災害。
突破資源稟賦約束,融入綠色產業布局
福建保險業已經深刻認識到綠色保險需要融入地方綠色產業布局,深耕地方綠色產業土壤,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發展,在撬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同時壯大自身,實現與綠色產業的共生發展�!鞍松揭凰环痔铩睕Q定了福建各地綠色資源稟賦和綠色產業布局各有特色,福建保險業據此重點在再制造、綠色品牌、特色農業等綠色產業領域排兵布局。一是融入再制造產業布局。保險公司將再制造企業產品納入車險維修備件體系,規范使用再制造汽車零部件,助力再制造產業規范化發展。如三明推廣事故車輛“低碳修復”技術模式,鼓勵在維修中使用再制造配件。二是融入區域綠色品牌布局。融入區域綠色品牌布局是綠色保險的最新嘗試。如南平探索原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保險模式,為“武夷山水”綠色產品提供食品質量安全保障,助力“武夷山水”區域品牌建設。三是融入特色農業產業布局。圍繞區域特色農業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福建研發推廣區域特色農業險種,摸索出了以寧德“山海清”和三明“一縣多品”為代表的特色農業保險體系,大黃魚、竹蓀、蜜柚、白鴨等20余個地方特色險種在寧德、三明、漳州、龍巖等地應運而生。
制定綠色保險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整體戰略
轉變社會治理觀念,規劃綠色保險藍圖
目前,我國綠色保險總體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受制于綠色保險發展時間短、宣傳力度弱、覆蓋范圍窄等問題,部分地區或部門對于綠色保險的意識和應用不足,形成了“事前不保險,事后想保險”的被動補救式局面。對此,建議各級政府部門加快轉變社會治理觀念,孵化培育綠色保險意識,盡早規劃綠色保險藍圖,將綠色保險納入政府生態環境工作的“工具箱”。一是完善頂層設計。組織各方面力量解決綠色保險定義和責任范圍不清晰問題,研究明確綠色保險定義、功能作用、經營模式、行業標準、責任認定、大災風險分散、行業技術規范和監管政策等相關內容,為綠色保險頒發“身份證”。二是構建法律體系。逐步建立綠色保險法律體系,如可以參考道路交通領域的“交強險條例”,在礦產開采、金屬冶煉、危化品生產和運輸等環境高危行業建立包括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在內的強制性綠色保險制度,對潛在污染企業進行清單式監管。三是構建政策體系。參考綠色保險先行國家在環境評估、風險管理、財稅優惠、責任認定等方面的國際經驗,結合國情甄別利弊、摒棄借鑒、為我所用,及早建立綠色保險政策體系,支持先行先試、敢闖敢試、容錯免責,激發綠色保險發展動能。建立保險資金投資綠色產業項目的投資規則和政策體系,通過保險資金規范化的穩定投資滿足綠色產業項目的長期資金需求,助力“雙循環”重大戰略實施。
轉變行業發展理念,規劃綠色保險布局
保險業目前的經營理念還停留在追求保費規模和市場份額的階段,部分領域非理性競爭還引發了違法違規亂象,對行業發展和行業形象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引導保險業轉變發展理念,加快規劃綠色保險布局,在綠色產業發展中尋找新的增長點。一是校準發展方向。綠色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是清潔能源充電樁、清潔能源電池、風力發電站、光伏發電站、深海裝備養殖等綠色基礎設施,以及綠色建筑和綠色交通行業。如果保險公司能夠基于價值創新的藍海戰略,深度應用高新技術,廣泛積累精算數據,豐富綠色保險產品,在綠色產業發展中搶得先機,就有可能開辟新的增長空間。二是發展碳匯保險。構建“碳匯+保險”模式,鼓勵保險公司探索豐富碳匯保險的應用場景,通過森林綜合保險、碳匯價格指數保險等向碳匯項目提供森林自然災害、碳匯價格波動等風險保障。三是建立統計制度。針對尚未出臺綠色保險統計制度、保險公司業務管理系統未標識綠色保險的情況,在明確綠色保險定義和保險責任范圍的基礎上,監管部門制定專門的綠色保險統計制度,確保統計數據全面準確。四是建立服務評價機制。引導保險公司建立綠色保險服務評價機制,既要考慮綠色保險產品的綜合賠付率、綜合成本率等傳統財務指標,也要考慮通過綠色保險事前參與預防性減損、止損等服務指標,鼓勵提升風險管理服務能力。五是建立產品創新保護機制。針對保險產品易于模仿的情況,鼓勵保險公司創新先試積累精算數據,給予綠色保險創新產品一定期限的保護期,激活綠色保險產品創新內生動力。
推薦閱讀
北極星售電網訊:開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實施有序用電的通知,稱因近期受電煤緊缺影響,電力持續緊張。為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在重點時段(每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綠色保險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engyuan/fengneng/31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