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長期的機會:具備技術優勢符合 ESG 要求的龍頭企業占優
中長期,高耗能行業成本曲線抬升并陡峭化,具備技術優勢、符合 ESG 標準的龍頭企業占優。
在“雙碳”背景下,碳成本將會得到定價,最終會向下傳導,抬升成本曲線。目前,我國碳價與歐盟碳交易市場價格相比有較大差距,國內碳配額交易價約在 50 元/噸,歐盟碳交易價為 50 歐元/噸,價格為我國的 8 倍左右,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權價值仍存有上升空間。
成本曲線可能會陡峭化。
1)擁有領先能耗水平和更多減排降耗技術儲備、符合 ESG 標準的龍頭企業具有成本優勢。
2)在新增及置換項目審核更加嚴格 的背景下,龍頭企業在能耗、排放等方面相對小企業有優勢,中長期看擴產可能集中在龍頭企業。而新產能往往成本更低,龍頭企業的成本優勢將更加明顯。
三、更長期的機會: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多種手段的配合,從而帶來各種長期機會
中國要在保持經濟增長和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實現碳達峰,能源結構的 變化是關鍵。2020 年我國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總排放量的 88%左右, 而電力行業占能源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 42.5%左右。電力行業的碳達峰、碳 中和進度將直接影響“雙碳”目標實現的進程。如果不改變能源結構,就容易出現為了控能耗,不得不限電限產的情形。
能源結構優化的大趨勢,將帶來清潔能源技術革命的戰略大機遇,包括新能源、新能源車、儲能等。
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 50%。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發電側,需要新型電力系統與之相匹配,為消納風電、光伏創造更好條件,這將催生巨大的新基建需求。
四、怎樣把握這些機會?
“碳達峰”和“碳中和”愿景有望加速傳統行業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 系,低碳環保的先進工藝迎來加速應用。有望加速傳統高耗能行業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轉型升級,新建項目將采取更加先進的減排環保工藝,現存產能也將通過技改 實現低碳生產。
2021 年 2 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 意見》,目標到 2025 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 步形成;到 2035 年點產品,重點行業、重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想要很好地把握這些機會,首先要組建一個非常專業的碳排放管理團隊,并把脫碳的風險轉化為機遇,把碳減排的成本轉化為碳資產,讓減碳的工作變成企業擴大利潤池的動作。
推薦閱讀
預算22億元 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城市生態水環境治理PPP項目資格預審公告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9月30日,江蘇省泰州市政府采購網發布了泰州市海陵區城市生態水環境治理PPP項目資格預審公告,項目屬于新建+存量項目,主要投資內容包含雨污分流改造及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限電”看雙碳時代的趨勢性機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engyuan/fengneng/31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