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民生工程水平,蜀山區積極應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優勢,立足“大數據+醫療”建設,在診療體系建設、“智慧醫療”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統籌推進智慧醫療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開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新模式。
搭建“指尖醫生”平臺,實現下班不下線。開發適宜的微信小程序,構建微服務框架,將家庭醫生線上簽約、醫聯體專家預約坐診、健康知識互動問答、微視頻、微直播等納入便民服務菜單,多元化的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借助平臺定期向居民發送健康教育內容,開通互聯網綠色轉診通道,為居民診療提供極大便利;居民通過掃描平臺微信公眾號,選擇服務項目,在線與專屬醫生進行溝通,輕松實現健康自我管理。醫生通過在線回復,實時掌握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個性化管理;初步構筑覆蓋基層診療全過程的智慧支付體系,實現移動支付在本醫療衛生機構各類支付場景的應用,減少患者、家屬攜帶現金就醫,醫院找補零錢等麻煩。
建立智能電子檔案,實現數據“一鍵查詢”。2017年8月份,在全省率先實現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開放,通過專項微信公眾號,簽訂“家庭醫生服務協議”并完成實名“簽約認證”,手指點一點就能可以查閱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省衛計委統一配送健康一體機,利用身份證可以自動生成或讀取居民個人信息,體檢數值實時上傳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系統內,方便家庭醫生進行查看和管理;通過遠程醫療服務、上門零距離服務等,徹底打通“線下”健康醫療通道。蜀山區目前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共有8.74萬,納入健康管理服務的有7.23萬、健康管理率82.8%,家庭醫生簽約6.56萬、簽約率75.1%。
提高智能服務效率,監護居民健康。針對慢性病患者,通過標準化的穿戴設備,如新型的血壓儀,居民在家中自行測量血壓,通過AI智能管理技術將數據實時上傳,異常值直接預警到家庭醫生手機或智能平臺上,實現24小時全天候監測;攜手科大訊飛公司聯合開發“家庭醫生語音小助手”,通過智能語音隨訪系統,為居民需求提供預約體檢、慢性病隨訪、健康指導等服務,省去人工一個一個打電話的繁瑣步驟,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依托健康小屋,設立家庭醫生工作室,蜀山區投入200萬元為基層衛生機構配備遠程視頻、DR、動態心電圖等設備,現場診療時通過遠程平臺邀請三甲醫院專家實時遠程會診,將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到基層衛生機構。
成立婦幼保健醫聯體,落實分級診療。2018年3月,蜀山區在全省率先成立社區婦幼保健醫聯體,牽手省婦幼保健院等專科醫院,構建創新城市醫聯體緊密型合作框架,通過醫療大數據分析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發病原因、預防手段等,為社區衛生服務找準方向,逐步實現“治病診療”到“預防保健”、“家庭式診療”到“醫院式服務”的雙向升級,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落實;婦保、兒保醫生為轄區孕產婦和0—6歲兒童按照第三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要求開展服務后,將體檢信息錄入到“婦幼衛生信息平臺”中,平臺自動進行服務卷兌換統計,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婦幼保健項目工作進一步規范,加強資金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推薦閱讀
旗下擁有醫療服務、醫藥工業以及創新創投業務的北大醫療產業集團,近日與騰訊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將利用各自不同的優勢,共同將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打造成智慧醫療的標桿范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yiliao/2354.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