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智能眼鏡】 2017年4月26日 編輯:葉子 因為詞匯量不足,很多人無奈放棄英文原著或原聲電影。

“智能識詞眼鏡”成為上海交大首屆“源創杯”顛覆性技術創新創意大賽17件優勝作品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二姑娘閻旭為此設計了一款智能眼鏡,能自動識別出障礙詞匯,顯示出相應的中文含義,有望改變上述困境。
4月24日,上海交大首屆“源創杯”顛覆性技術創新創意大賽舉行頒獎典禮,澎湃新聞記者從典禮上獲悉。這款尚在設計階段的“智能識詞眼鏡”成為17件優勝作品之一。
設計上,該眼鏡結合了在線詞典、語料庫和眼動技術。其外觀與普通眼鏡無異,只是在鏡片上加入了眼球軌跡追蹤系統,實時監測讀者注視點的變化。
閻旭說,如果讀者在某個單詞上目光停留過長,就說明不熟悉該單詞,這時鏡片上的掃描框就會自動定位到該單詞并進行識別,同時傳輸到在線詞典或語料庫,自動查詢單詞釋義,再投射在鏡片上。




上交大外語系學生設計的智能眼鏡
該想法源自閆旭自己學英語被生詞困擾的經歷,設計中也受了眼動儀實驗課的啟發。
適逢去年8月上海交大舉辦首屆“源創杯”顛覆性技術創新創意大賽,閆旭遞交的這份設計,經幾輪評審,從321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17件優勝品之一。
而作為賽事一部分,大賽組委會還特地找到上交大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系呂寶糧教授及張麗清教授輔導“智能眼鏡”項目。
張麗清一對一指導了閻旭,為她講解相關技術發展現狀以及項目的優化方案。上海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觀察團后續也將安排創業導師,為提案未來的實際性發展提供跟蹤性的支持。
目前,這款尚在設計階段的“智能識詞眼鏡”面臨如何將各項技術整合到鏡片上等難題,距離面世尚有一段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交大舉辦的“源創杯”賽事中,提案者既有長期從事專業領域研究的教師,也有新進入校的大一學生。
盡管很多設計沒有實體作品面世,但不同于一般的科創比賽,上交大舉辦的這項技術大賽,強調的正是前瞻性和顛覆性。
顛覆”的具體指標是什么?有賽事專家認為,顛覆是前所未有的全新概念,也有專家認為,顛覆可以是用非傳統的方式使用現有的技術,使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簡單化。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孟光表示,顛覆性技術和顛覆式創新的特點是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顛覆性技術改變世界的巨大作用已經受到全球廣泛關注,中國必須要高度關注。
如您有相關疑問,請在新聞下方進行提問,小編葉子會及時回復您,如果您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被采納后樂購科技會刊登和注明。(完)
推薦閱讀
依視路董事長薩格尼里斯在并購案發布后說,透過強強合并,新公司將整合旗下研發人員、鏡框設計人員并整合兩家公司的強項。依視路正在生產具備臉部識別功能的鏡片,Luxottica則在研發石墨烯(Graphene)等輕質材料。>>>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yanjing/1986.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