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智能玩具給用戶的隱私安全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風險。業界正不斷加大物聯網安保技術的研發力度,這必將惠及物聯網玩具。不過,在強力有效的安全保障技術出現之前,消費者在購買物聯網玩具時還需謹慎。

可愛與可怖并存物聯網玩具亟待加強安全保障
玩具往往給人以美觀可愛、安全無害之感,讓人以放松的心態投入到娛樂與游戲中。有些玩具卻是天使與魔鬼的集合體。如果你看過《死寂》、《安娜貝爾》之類的驚悚片,想必會對其中詭異的腹語木偶、布娃娃留有深刻印象。不過,這些終究是電影虛構,一番心跳加速之后便會漸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然而,現實中也的確有一些可愛與可怖并存的玩具。它們并不是電影中那樣年代久遠的遺留物,隱藏著古老的秘密與怨靈,恰恰相反,這類玩具誕生未久,它們的“恐怖”元素主要來自于科技和人本身——物聯網智能玩具給用戶的隱私安全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風險。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不少年輕父母難以長久陪伴孩子,而物聯網玩具則為他們提供了一雙“千里眼”。只要將玩具聯網,并放置在孩子周圍,身在單位的父母便可隨時查看孩子在家的動態,與之溝通。這類玩具甚至可以幫助父母監督保姆的工作,避免虐童事件的發生。此外,當孩子走出家門、遠離了常規活動范圍,玩具可及時發出警報通知父母。
集成了強大人工智能系統和豐富數據庫的物聯網玩具不僅可以充當半個保姆,還可以做孩子的好老師、好伙伴,根據使用者年齡推出不同的課程和游戲,寓教于樂,與兒童實現有趣的對話與交流。又加之此類產品往往被賦予可愛呆萌的造型,因此深受兒童喜愛、家長歡迎,近年來逐漸成為玩具產業的新藍海。
不過,家長在積極擁抱物聯網玩具時,應當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物聯網產業普遍存在且尚未解決的安全問題,也同樣潛伏在這些玩具身上。而玩具一旦被黑客悄悄攻擊,孩子乃至整個家庭的隱私便面臨泄露的危險,這甚至會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兒童)的人身安全造成負面影響。
2015年,玩具廠商偉易達的數據庫被黑客入侵,640萬份兒童個人資料遭到泄露;今年2月,玩具廠商“創世紀玩具”生產的“凱拉”娃娃被德國政府緊急叫停銷售,原因就在于這款智能玩具可能通過物聯網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侵犯使用者的隱私……本來,物聯網玩具的遠程監控功能是為了保護兒童的安全,但當監控孩子的人不只是家長時,安全衛士就瞬間變成了犯罪分子的幫兇。
此外,兒童智能手表、手環等可穿戴產品,也與玩具一樣可能把兒童的隱私和行蹤暴露給物聯網黑客。甚至,成人隱私也會遭物聯網玩具外泄。2016年,加拿大標準創新公司就因通過性愛玩具秘密搜集用戶行為數據而被消費者集體起訴;而德國多家成人玩具制造商推出的可通過藍牙連上手機或計算機的產品,允許用戶遠程操作,也意味著黑客能夠入侵網絡并對訊號進行干擾。
安全問題解決不好,物聯網時代永遠不會來臨。當前業界已然認識到這一點,不斷加大物聯網安保技術的研發力度,這必將惠及物聯網智能玩具。不過在強力有效的安保技術出現之前,消費者在購買物聯網玩具時還需謹慎。明確玩具是否必須聯網、用戶必須上傳哪些信息、設備默認密碼能否更改以及仔細閱讀使用說明等會讓用戶避開不少潛在的風險。
推薦閱讀
今年我們在成人智能睡眠健康產品之外,新推出了一款針對兒童的助眠燈,市場反饋還挺不錯。”近日,深圳一位企業主黃錦鋒在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新的產品策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可愛與可怖并存 智能玩具亟待加強安全保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wanju/2261.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