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產品】 2017年5月18日 編輯:葉子 VR這個名詞,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聽說過。隨著越來越多的VR線下體驗店出現在我們身邊,大家可能已經習慣了幾個人帶著頭盔在一個空凈里面搖頭晃腦。
雖然外人看起來很怪異,但是每個體驗過的人都覺得很鵝妹子嚶!

每次聽人說,VR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你可能也會很想去試試看。不過可能因為不了解,或者覺得貴,也有可能只是因為你喜歡在別人面前玩,你始終沒能向VR踏出第一步。

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呀!
所以今天我專門向智黑投稿了這篇文章,想要帶你了解VR頭顯的方方面面,前世今生,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挑選一款VR頭顯。
Let's Go!
1、那個小盒子是什么鬼?它從哪里來?
最開始,你可能會問:VR到底是什么呢?
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創建和體驗虛擬現實的仿真系統。只需要戴上VR頭顯,就可以進入虛擬現實的世界,比如太空、海底等平時我們去不了的地方,給你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本質上,VR頭顯就是一個顯示器。不過,這是一個帶有各種傳感器的高級顯示器。頭顯左右眼屏幕分別顯示左右眼的圖像,人眼獲取這種帶有差異的信息后,會在腦海中產生立體感,從而讓自己覺得周圍的環境發生了變化。

VR設備的前世今生
其實,早在1957年,VR這個名字已經出現了。第一臺VR,是由莫爾頓·海利希發明的Sensorama。其本質上是一個個人版的“4D電影院”。

但是,真正把VR設備量產化的公司,是任天堂。1995年,Game Boy的設計者橫井軍平主導設計開發了Virtual Boy,試圖用來取代SFC。

然而,Virtual Boy卻成為了任天堂游戲史上最慘痛的一次失敗,因它太過超前了。而且奇怪的紅黑畫面,經常出現故障,讓這臺游戲機根本沒法得到市場的認可,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收場。

2012年,注定是VR崛起的一年。Oculus在國外的Kickstarter上開啟眾籌后十分火爆,它得到了用戶與業界爆炸性關注。再后來,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Oculus,當時轟動了整個世界互聯網。從此VR從極少數人才知道的名詞,一躍成為科技界的新寵兒。

(Oculus 初代產品 DK1)
2、VR我也有,也就十幾塊錢
當然不可能只有十幾塊錢,那個紙片手機盒子只能讓你感到頭暈惡心,完全不能體驗到VR的樂趣。
現在,在市面流行的VR頭顯分為三種,外接式頭顯、一體式頭顯、手機盒子。我們先來說說——
外接式頭顯
所謂的外接式頭顯,就是依靠外接主機,讓主機作為運行和存儲的“大腦”,本身只具備和顯示相關功能的設備。它是目前市面上技術含量最高、沉浸感最強、使用體驗最佳的產品類型。
比如HTC Vive、Oculus Rift、 PlayStation VR、3Glasse、蟻視頭盔、大朋頭盔、小派VR等,這些都是外接式頭顯的代表作。

(目前TOP1:HTC vive)
第二種是一體式頭顯
一體機是指,本身包含了運行存儲的能力、顯示能力和定位能力的VR設備。一體機是最先在國內興起的,第一批廠商也是國內廠商,可以說是帶有中國特色的一體機。
不過目前國外,高通也發布了自己的第一個一體機。國內知名的一體機有大朋 M2 Pro、微鯨X1、PICO VR等。

(高通在去年CES公布的VR一體機——VRDK)
第三種可能大家見得多了——VR手機盒子
頭戴手機盒子是指以手機為運算、顯示、儲存設備,自身僅提供簡單光學功能的產品。有很便宜很便宜的手機盒子,但是體驗都不太好。不對也有體驗很好的產品,下面我們詳細說。

(最早的消費級VR盒子——谷歌紙盒 cardboard)
3、6000塊的VR和60塊的VR
我經常也會被身邊的朋友問到:“6000塊的VR和60塊的VR看上起沒什么不一樣呀?”如果你也有這個疑問,就請繼續看下去吧~(笑)
接下來就是劃重點的時候了!(敲黑板)
我們購買VR頭盔的時候,都應該怎么挑選呢?如果你也很懵逼的話,看完我給你畫的這些重點,你也能變成VR老司機。

第一個要看的東西,就是延遲
延遲容易導致暈動癥的產生,不能讓我們愉快地玩耍。暈動癥簡單點說就是暈車暈船,為什么有些人玩VR會暈,就是暈動癥的鍋。雖然暈車暈船因人而異,但是設備本身不好的話,也會導致眩暈哦。
那么我就從延遲的問題開始講吧。延遲基本上是因為3種原因
VR頭顯本身傳感器的延遲,一般好的VR頭顯會搭載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等各種傳感器。
VR頭顯顯示屏材質的延遲。現在的頭顯屏幕主要分為LCD屏和OLED屏幕,OLED的延遲只有LCD的十分之一,甚至可能還會更低。所以我們可以看看VR設備是否采用的是OLED屏幕。

(今年的iPhone8也基本上確定是OLED屏幕)
VR連接主體的圖像處理速度。這個很好理解,簡單點說就是你的電腦、手機或者一體機的內部配置越高級,你跑應用的延遲就越低。
VR頭顯的延遲線是20ms,只要這款VR設備的延遲低于20ms就算過關了,當然了,越低越好。
第二個我們要注意的參數分辨率
這個其實就是顯示器的分辨率,數值越高看得越清楚。現在的主流都是2k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分辨率是左右眼相加。
第三個是視場角
也就是FOV。經常玩游戲的朋友應該會更熟悉另外一個名字:視野范圍。
簡單來講,就是在你不轉動頭部,只轉到眼球的情況下能看到的范圍。我們人類正常是在120°。所以對于外接式頭顯和一體機來講,最佳的視場角是在120°。當然這是理想情況,目前的在售的設備還沒能達到120°。不過最低也要在100°。手機盒子的話,不存在視場角的概念,因為你能看到多少完全是由你的手機屏幕決定的。

第四個是刷新率
對硬件有研究的朋友肯定也相當熟悉了。簡單點說就是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刷新率越高,所顯示的畫面穩定性就越好。60hz的意思就是顯示器每秒刷新60次。現在主流的VR頭顯的刷新率只有2個數字。及格線是60hz,高端線是90hz,大家記住這兩個數字就好。
最后就是關于內容的獲取
你們也不想買個設備回家沒東西玩吃塵吧。雖然每家都說自己的內容平臺內容有多豐富,但是,買外接式頭顯的時候,一定要看是否能夠適配steam平臺。因為所有最新最好玩的VR內容,都是從steam平臺開始的。
一體機和手機盒子的話,就只能看各家的內容平臺了。

這里我會給出一個外接式頭顯的理想PC配置清單給大家參考一下。

4、說了這么多,買哪個好?
其實你只想吃魚,不想學會釣魚的話,你也可以只看這部分。
3種VR設備類型,我都會為大家推薦一到兩款。這是我對比下來,覺得是同類型里面,最頂尖、最好用的VR設備。
首先是外接式頭顯
HTC的Vive,目前業界公認的最好最優秀最有沉浸感最能互動的VR頭顯,沒有之一。雖然貴,但是貴得有價值。和steam深度合作,你可以用vive第一時間玩到最新最好的內容。JD售價6888元。

索尼的PSVR,雖然沒有vive 的體驗優秀,但重點是內容超豐盛、前段時間大火的生化危機7 VR版就是PSVR的。接下里很多PS4上面的大作都會同步推出VR版。而且相對比較便宜,PSVR+PS4 PRO總比vive+PC主機花的錢少。

一體機
大朋的M2 PRO,綜合對比后,目前還是大朋的一體機體驗做得最好。背靠大朋的自有平臺,內容數量也能有所保障。

手機盒子
如果你是三星手機的話,請不要猶豫,買一個Gear VR吧,只要300以內!!!朋友,300元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呀!而且Gear vr是目前手機盒子里面體驗最好的一個。

小米用戶的話,可以考慮小米VR眼鏡。手柄定位精準,感覺可完全不同于普通的游戲手柄哦。

老實說,想讓自己真的有沉浸感、有身處虛擬世界的感覺的話。我個人建議,最好的選擇還是外接式頭顯。
而且如果你還沒有體驗過VR的話,強烈建議你去線下VR體驗店好好試一試,最好就是去高端體驗店,好好感受一下HTC VIVE。別人再怎么說都沒有用,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一次,才能知道VR的魅力。
如您有相關疑問,請在新聞下方進行提問,小編葉子會及時回復您,如果您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被采納后樂購科技會刊登和注明。(完)
推薦閱讀
事實上,微軟最新展示的View Mixed Reality是一個內建在Win10操作系統中的AR相機程序,它可以通過攝像頭(后置)和處理器輕松生成混合虛擬3D物體和現實場景的圖像,并顯示在顯示屏上。我們需要的就是一臺帶有攝像頭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入門到老司機,VR頭顯全面剖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vr/2033.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