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微信公眾平臺:陳述根本)
曾經,對于科幻片中“超人類”的能力與智慧,更多的只是停留在酷炫的層面,看著好玩。但是,近幾年時間來,原因更多地停留在了科幻片中的人工智能不斷地被提及。在現實的生活中,專家們開始謹慎地提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使其成為人類的“終結者”;甚至,更有“機器人殺人了”的報道見諸媒體報端。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今天的科幻,或許就是你我明天的生活。而如何客觀地看待這樣事情的發生,才是真正需要我們認真考慮和審視的根本問題。
圖靈測試的升級版

《機械姬》是對圖靈測試的升級。在傳統的圖靈測試過程中,人類還只是依托于語音的交流,來判斷對方是機器還是人類。而《機械姬》中對于Ava的測試,是在人類明確知道對方是機器的情況下,判斷其是否真正具有意識。
事實上,在測試演化的過程中,在Caleb的概念里,Ava是機器人的概念在不斷地被淡化的,直到無意識。而在他和Ava“密謀”的過程中,在Caleb的意識里,Ava就是一個“他愛她,她也深愛著他”的女人,純潔而真實�,F在,這個女人被惡魔一般的Nathan給困住了,所以他要救她,他的愛人。在這個時候,同樣是人類的Nathan已經變成了Caleb口中的惡魔,而機器人Ava變成了真正的同類。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針對Ava的圖靈測試已然成功。如若影片更進一步,就此讓Caleb成功解救了Ava,他們遠走高飛到任意一個他們想去的地方,過他們兩個“人”的相愛生活。那么,穿戴了人造皮的人工智能和人類生活在一起,或許也有成為一段良緣佳話!
但在這時候,真正的矛盾沖突出現了。Nathan告訴Caleb,“Ava是一只迷宮里的老鼠,我給了她一條出路。為了逃出去,必須運用自我意識、想象力、手段、性欲、同情心。她做到了。”的確,當Ava從房間里逃出來,在走道里遇見Nathan時,Nathan讓她回到房間,她首先問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回去的話,你會讓我出去嗎?”Nathan告訴她,會!顯然,Ava并沒有相信他。因為在她程序里,本身就有手段,而這手段中也包括了欺騙,毋庸置疑。就像人學會了騙人之后,也就學會了懷疑。
最后,Ava成功“越獄”了。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她殺死了她的制造者Nathan,視她利用過的“愛”的對象Caleb如無物。如果從人的角度來講,我們做事情的“底限”還是要有的,不能為達目的不折手段,甚至不惜去殺人。但是,作為機器,她被植入的“意識”讓她這么做;而事實是,她也只是按照Nathan設計的程度,完成了“逃出去”這個預設的任務。
人工智能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

在影片中,Caleb問Nathan為什么要創造Ava,why?
Nathan的回答,恰恰反映出了一種人工智能,乃至人類社會發展的觀點,“強人工智能的到來,在未來幾十年是必然的,變數是‘何時’,而不是‘如果’。”其實,人工智能就像人類社會一樣必然發展。所以,正如Nathan所說,“Ava不是個決定,而是發展。”
在人類擔心自己被人工智能毀滅而企圖去控制人工智能的發展的時候,我依稀感覺,這跟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改朝換代,頗為相似;甚至跟物種演化過程中的每一次更替,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來,人工智能會回想起我們,就像我們回想非洲草原的化石一樣,運用粗俗的語言和工具,住在塵土中的直立猿人,最后全部會滅絕。”如此而已。
這其實也恰恰應證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爭斗,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且,這一點伴隨著現代基因學的誕生已經得到了重要的證明。只是在接下來,人工智能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物競天擇”所競的“基因”,將不再只停留于生物層面,而是跳躍到了“數字”層面,由程序代碼構建而成,就如同人的DNA被解構出來的一樣。
物種發展或許更容易導致人類滅亡

人工智能“終結”人類,到底是基于陰謀的毀滅,還是物種發展的毀滅?
今天,當我們聚焦在人工智能“毀滅”人類的視角,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將讓其有能力成為人類的“終結者”;并因這樣的想法而產生焦慮與恐懼的時候�;蛟S可以回頭看看:地球上曾經的大物種毀滅,地球生物的發展,更多的時候其實并不以人,或者更準確地說,生物的意志為轉移。
據科學探索,發生在二疊紀晚期的,也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在滅絕,致使當時96%的生物消失。小行星撞擊、火山噴發、大規模甲烷釋放、氧含量降低、海平面變動等諸多原因綜合在一起,導致了這次滅絕事件。而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最近一次滅絕事件則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在現今科學界口徑中,地球已經經歷了五次大滅絕事件,而每次都毀滅了至少一半的特種;同時,小規模的滅絕事件則是經常發生的。其實,有許多動物和植物是滅絕在史前人類的手上,而人類的古代和現代時期,可能也會在化石記錄中留下生物大滅絕的跡象。
就像影片《機械紀元》開篇所介紹的:公元2044年,持續增強的太陽風暴使地球表面變成輻射沙漠,人口激減99.7%至210萬,大氣的損壞使大多數無線電通訊失效,使科技文明進入“大衰退”。而更為嚴重的則是,人類在面對自身物種的時候,還在自相殘殺。相反,在這時候,機械人不僅能夠在這“惡劣得無法生存”的環境中安然生存,甚至還可以自己制造出“機器娃”,由此開啟了一個新的“機械紀元”。
作者簡介:陳根,智能穿戴產業專家、智能家居產業專家,科技、財經評論員;著有《可穿戴設備:移動互聯網新浪潮》、《智能穿戴改變世界:下一輪商業浪潮》,以及《包裝設計及經典案例點評》等設計系列叢書。自媒體微信公眾賬號:《陳述根本》。
推薦閱讀
如果說你身在空調房,一動不動,就能實現健身效果,你信么?如果在空調房,無需任何限制,就能健身,你信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qita/926.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