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發力可穿戴設備
東莞,一個有故事的地方。至少在CCTV還沒有曝光之前,在顏色還沒有掃除之前,東莞一直以特別的服務成為了諸多人向往的地方。 而近日有消息報道說東莞準備發力智能穿戴產業,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思考,當莞式服務遇到智能穿戴設備,能否讓人向往曾經的莞式服務般的向往著智能穿戴設備。
智能穿戴設備站在今天來看,產業發展并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產業鏈也正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但尷尬的局面是消費群體似乎停留在一些科技發燒友的層面,而這個層面的用戶幾乎鐘情期沒有超過三個月的。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是可穿戴設備這個產業就是個騙局?
或許成也當屬華強北,敗也當屬華強北。而我講這句話也許不一定正確,但是至少從智能穿戴設備產業起步的階段,華強北是有貢獻的。可以說,谷歌發布智能穿戴眼鏡之前,大眾對于智能穿戴設備的認知還只停留在科幻片中,在智能穿戴設備產業中我們幾乎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人才、產業鏈、商業模式等都還不存在。大眾對于智能產品的認知停留在智能手機的層面,那時的智能手機領域可謂從硬件殺到了軟件應用,各種基于手機的APP不斷生不斷死。
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是智能穿戴設備拯救了智能手機產業。也就在兩年前,正當國內國產的智能手機在市場上殺的遍體鱗傷的時候,智能穿戴設備出現了,吸引了大量拼刺刀的力量進入了智能穿戴設備產業。這些力量以搞智能手機的方式搞智能穿戴設備,沒有槍、沒有炮,智能手機為我們造,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很大一部分的智能穿戴設備是借助于智能手機的零部件搭建的。
可以說,這也是造成了今天智能穿戴設備硬件本身總存在著一些不足的一個關鍵原因。當然正因為這股力量的挺近,迅速推進了智能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不論產品是否銷售出去,至少產業非常火爆,這也就推動了曾經專注于智能手機產業鏈上的一些廠商開始發力智能穿戴設備。各種智能穿戴設備專用的傳感器、芯片、屏幕、電池等相繼出現,整個智能穿戴設備的產業鏈正在朝著一個健康的方向挺近。
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產業鏈的完善,產品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等當前困擾的問題將迎刃而解。而當東莞在這個時刻挺進智能穿戴設備產業,如果能以莞式那種用戶至上的精神,以為用戶提供極致、激情服務的理念來發力智能穿戴設備,不能不說這將會是一個機會。
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REED”智能眼鏡深圳亮相
11月29日,第二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在主展館,一款名為“REED”的智能眼鏡亮相,這款眼鏡的核心激光頭等技術,完全是中國設計團隊的自主知識產權。
據中國設計團隊之一的,碩果設計公司設計師李丹介紹,目前智能眼鏡門檻很高,幾乎是一種壟斷資源,全球范圍內,光學模塊組只有Google與日本一家公司,REED智能眼鏡的自主設計研發,是中國設計師的驕傲。
據介紹,該產品集通話、導航、攝像、信息四大功能于一體,眨眨眼就能實現拍照上傳、收發短信、查詢路況等操作。REED采用全球最先進的微顯技術,比同類產品先進一代,運行速度比同類產品高0.8倍,電池續航達4小時,而且可更換電池。整個產品具有DIY功能,可以對產品進行不同的拆裝組合,特別是本身佩戴眼鏡的人和夏天使用墨鏡的人也可以組合使用。
據悉,REED智能眼鏡定價幾乎是Google眼鏡的三分之一,更容易讓普通消費者接受。
聯想獲得全球首張智能可穿戴設備證書
11月25日,德國萊茵TüV在北京為聯想集團頒發了全球首張智能手環產品認證證書。作為國際領先的獨立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TüV萊茵在全球率先推出可穿戴設備認證標準,希望能協助制造商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引導消費者選擇安全優質的產品,并推動可穿戴設備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Yoga 3 Pro作為2014年聯想集團主推的明星款筆記本,除了具有了更加優異的性能之外,更帶上了德國萊茵TUV的擬紙化顯示技術產品標志,這是德國萊茵TUV頒出的首例筆記本擬紙化顯示技術產品認證(Paper Looking Display)。此項技術旨在更好地保護使用者的視力健康并節約電能。
“聯想選擇與TüV萊茵合作,表明雙方共同致力于開發綠色產品的信心和決心。通過雙方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我們能夠更好地履行環境保護的義務,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部副總裁Uwe Halstenbach在頒證儀式上說。
當前,智能可穿戴這一概念炙手可熱,未來有望成為IT業界新的爆發點。有分析機構預測,201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71億美元,為迎接可穿戴設備時代的到來,各大科技企業加大可穿戴設備研發投入,紛紛推出自己的旗艦產品。作為可穿戴設備家族的先行者,智能手環備更是受媒體和潮流人士的追捧。
由于可穿戴設備時需要使用者長時間佩戴,可穿戴設備的安全與質量不可避免地成為影響其普及的重要因素。TüV萊茵依據國際標準對可穿戴設備、電池盒電源適配器的安全性進行檢測,同時無線連接、電磁兼容、有害物質的使用也在認證評估范圍內,以最大化地減少給用戶可能造成的危害。
推薦閱讀 運動是個人的,但關于運動的科技不斷取得整體進步 技術讓我們更容易監測健康狀況,而且更便宜方便,只需擁有各種各樣的健身追蹤器和智能手表這些應用程序和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4可穿戴設備行業十大新聞盤點:蘋果“逼死”小伙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qita/366.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