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500家智能可穿戴企業中,寶安約有200家,產業聚合程度高。與此同時,寶安的機器人(含自動化設備)年產值過千萬的企業有20家。如何站在更高的層面支撐這兩大行業的發展?記者昨日從區領導與企業的座談會上獲悉,寶安將全力打造可穿戴設備、機器人行業集聚的新型創新園區,逐步建設可穿戴設備、大數據與云計算、機器人行業專業性載體,突出引導產業上下游企業與資源在園區中的集聚發展。
可穿戴設備產業
力爭5年業產值達1000億元
憑借優質的研發生產配套能力,目前,寶安參與智能可穿戴產業鏈的企業約有200家,直接從事可穿戴終端設備生產的企業約有100家,每周仍有2至3家轉型或新成立企業投身到智能可穿戴產品的開發應用與產品生產。
區內可穿戴終端設備產品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手鐲、智能眼鏡、智能電子血壓計等。區內在該行業發展較好的代表企業主要有奮達科技、三諾電子、哈波智能、揚瑞科技等,均已自主開發出終端設備及數據管理軟件。哈波智能、奮達科技等企業,可穿戴產品的年銷售額已突破3000萬元。據悉,全市可穿戴產品大部分由寶安區企業提供生產,產值占深圳該行業60%以上。行業預計2014年寶安區智能可穿戴產業產值將達到10億元。
在產業快速起步的同時,寶安企業已逐步形成了協同發展的意識,寶安智能穿戴行業協會經批準已于10月底正式組建。協會的成立,將有利于把可穿戴設備上中下游各類企業聯合起來,共同謀劃產業發展課題,匯集共性問題,以協同開拓的方式營造產業鏈聚合發展的模式與氛圍。目前,協會已提出可穿戴產業未來的發展目標,即“百千萬計劃”:力爭通過5年時間,在全區可穿戴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開發可穿戴產品100個,實現智能穿戴產業產值1000億元,培養培訓10000名智能穿戴技術人才,讓可穿戴產業真正成為寶安區經濟新的增長點。
機器人產業
以機器人裝備助力轉型升級
目前,寶安從事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企業約60家,企業產品涵蓋工業機器人、工業機械手臂、自動化生產成套設備、自動搬運設備以及相關功能部件等。其中機器人(含自動化設備)年產值過千萬的企業有20家,年產值過億的企業有7家。眾多企業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領先地位,代表性企業包括生產光學檢測工業機器人的中源科技、生產線路板自動化設備的勁拓公司、生產氣動元件和夾具的恒拓高公司、生產鋰電池自動卷繞機的吉陽自動化、生產多軸聯動控制系統的大富科技、生產自動化設備的日東電子等等。
針對行業龍頭企業發展的短板,寶安區提出將加大力度支持企業開展核心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解決各類復雜應用場景的系統集成創新能力,重點支持伺服系統、控制器、核心算法等關鍵核心部件的開發研制,爭取引進或培育行業龍頭。推動企業與本市在工業機器人方面具有專業優勢的高校院所深化合作,加強產學研合作的集體攻關,快速解決應用技術難題和院校資源的成果轉化問題。
此外,將借助本區電子信息企業數量眾多的基礎加快推進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與產業化。通過采取技改補貼、實施科技應用示范、開展產品推介等方式,加快推進機器人生產企業與傳統生產型企業進行對接,大力提高傳統生產型企業自動化程度,推動全區產業轉型升級。
全區參與到智能可穿戴產業鏈的企業約有200家,直接從事可穿戴終端設備生產的企業約100家,產值占深圳該行業60%以上。預計2014年全區智能可穿戴產業產值將達到10億元。
全區從事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企業數量約60家,機器人(含自動化設備)年產值過千萬的企業有20家,年產值過億企業有7家。
目標
打造兩大行業集聚園區
如何推進兩大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寶安將圍繞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等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深化產學研合作,組建由企業主導、科研機構、高校積極參與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行業聯盟促進兩個高新技術行業拓寬發展思維,深化產業合作,營造產業開放式合作與發展格局。支持可穿戴設備、機器人企業承擔國家、省、市科技攻關項目,開展產業技術攻關項目,參與制定技術標準,提升企業的核心創新能力。此外,重點支持區內現有已具備一定規模的可穿戴設備、機器人(智能裝備)企業加快發展,力爭在細分市場上培育出領先企業。
推薦閱讀
網易數碼12月17日消息,可穿戴設備的出現對于喜歡跑步的人來說是個小小的福音,因為這意味著終于能為枯燥的跑步增加一些樂趣了。通過智能手表、健身手環以及配套的應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寶安打造產業集聚創新園區 力爭可穿戴5年1000億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qita/332.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