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正嵌入你我生活智能終端產業作為我省著力發展的高成長性產業之一,其智能穿戴領域有望迎來爆發式增。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致力于智能穿戴領域的安徽華米科技創始人黃汪說,現階段,企業將力推產品打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與國際大牌正面較量。
今年7月,省政府在《關于深入推進高成長性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中,將智能終端產業列為十大高成長性產業之一,可穿戴設備成為發展重點。此前,為推進可穿戴設備產品產業化,國家發改委已明確提出了產業技術方向。作為前沿科技和朝陽產業的智能穿戴,如今可謂正站在行業的“風口”。業內普遍認為,隨著移動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軟件市場的迅猛增長,智能穿戴市場將在今后5年迎來爆發期。
百日擁有百萬用戶產業爆發潛力初現
12月9日,在合肥市高新區創業園內,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其智能手環的功能:通過藍牙連接手機APP,實時記錄行走步數及消耗熱量,以及各項運動、睡眠等數據,并得到健康建議,而睡眠記錄不需要進行切換操作,可以自動感應并且記錄……
3個多月,100萬用戶。這是華米公司智能手環的最新銷售業績。自今年7月22日發布到11月底,由華米公司推出的“小米手環”銷售達100萬臺,牢牢占據了國內智能穿戴設備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在全球市場也位居領先地位。今年的“雙11”購物節中,小米手環在天貓網店銷量,單日就達10.3萬臺,遙遙領先其他手環品牌。
2012年4月,谷歌眼鏡發布之后,可穿戴產業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蘋果CEO蒂姆·庫克將可穿戴設備比作“蘋果樹的關鍵枝干”;在國內,華為等傳統硬件制造企業也紛紛推出智能穿戴產品……小小的可穿戴設備,已成為世界互聯網巨頭、智能終端廠商不愿錯過的一塊“大蛋糕”。根據業內知名市場調研公司Ju-niperResearch的預測,今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將超過15億美元,到2018年將達190億美元。
從我省看,1月至9月,全省信息消費規模達到1020億元,同比增長28%,創近年來新高;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業增加值增長40.6%,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貢獻率達12.6%,居全省40個行業之首。信息消費快速增長已初步顯現,包括智能終端在內的電子信息產業對工業增長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
“移動互聯網基礎條件不斷成熟,4G時代的到來,可穿戴產業將在今后5年迎來爆發期。 ”華米科技創始人黃汪表示,安徽作為著力促進信息消費和發展電子信息主導產業的大省,這一波智能穿戴熱潮無疑是相關軟件、硬件及服務產業發展的一個絕佳機遇。
智能穿戴前景看好投資機構爭相融資
12月4日,華米科技獲得高榕資本等全球知名投資機構提供的35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公司新一輪估值超過3億美元,企業身價扶搖直上。這是繼今年年初獲得小米科技等資本首輪投資后,華米科技得到的第二輪融資。
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的可穿戴產業,已經站到資本市場的“風口”上。今年以來,可穿戴設備產業鏈相關的國內A股上市公司受到資金熱捧,多數市盈率目前已高達50倍至100倍。在智能手機的創新空間逐步收窄和市場增量接近飽和的情況下,智能穿戴設備作為智能終端產業下一個熱點已被市場廣泛認同。
“作為我省智能穿戴產業的代表,華米科技新一輪融資成功,也意味著我省科技創新能力和智能穿戴產業發展潛力得到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的認可。”省經信委電子信息處副處長趙明說。
“小米、高榕等知名投資機構愿意給我們投錢,看重的就是我們的研發能力。 ”黃汪在談到華米與小米的關系時說,華米是小米硬件生態鏈中唯一專注于可穿戴設備的成員,但華米本身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小米主要在供應鏈、產品打磨與市場推廣、銷售等方面給予資源支持。
“安徽是全國重要的家電產業基地、平板顯示基地和汽車產業大省,科教、人才資源豐富,為智能穿戴等消費電子產業提供了良好發展環境,這是華米及相關兄弟企業成長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黃汪說,讓安徽智能穿戴等產品打入發達國家市場,與國際大牌正面較量,是企業的發展目標。
據了解,華米此次新一輪融資主要用來招募國際化優秀人才,擴充團隊,為后續的產品推出儲備實力并準備進入歐美市場。
布局智能家庭領域分享產業成長機遇
谷歌的智能眼鏡為大眾勾勒了可穿戴設備的第一印象,但其昂貴的售價讓一般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 “可望而不可即”。華米科技以其獨特的策略殺入,售價僅為79元的小米手環一問世,便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單就價格來說,小米手環擠掉了此前智能手環產品動輒數百上千元的價格水分,普通大眾因此也可體驗可穿戴設備的便捷和智能。 ”業內人士直言,皖產智能手環推出后,國際大牌紛紛降價,而國內許多同類生產企業,因缺少核心技術,迅速陷入價格戰,企業生存狀況堪憂,行業發展中的淘汰、并購、整合不可避免,或將為像華米這樣的優勢企業提供擴張機遇。
“讓產品擁有超高性價比是贏得消費者的關鍵。但我們并不是靠賣硬件賺錢,而將終端打造成‘超級入口’,打通軟件、硬件和服務,以增值服務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華米科技副總裁章曉軍說,與制造企業的傳統思維大相徑庭,與傳統的智能穿戴設備制造商也不同,華米公司并不是要做一個窄眾的、高利潤的智能硬件產品,小米手環的數據云端除了連接客戶之外,還將連接專業的在線醫療資源,為用戶提供方便、權威的個人健康服務,公司利潤就從與服務商的合作中分成得到。
事實上,華米正在布局視野更大的智能家庭領域。 “我們計劃把手環打造成為個人身份ID,就像一張智能身份證——可以用它來解鎖匹配過的手機、電視、電燈等所有家居智能硬件,并提供定制化服務。”章曉軍表示,讓可穿戴產品融入多種智能家庭的使用場景,使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樂趣,便能撬動發展空間更大的智能家庭市場。智能路由器、智能攝像頭、智能燈泡、智能插座等相關企業,都可分享產業成長機遇。
不顯山、不露水,皖企已然成為國內智能穿戴領域的“領跑者”。
推薦閱讀
2010 年科技公司 Parrot 推出了 AR.Drone,這款基于 iPhone 控制的無人機風靡一時,如今無人機市場大熱,他們又推出了新款無人機 Bebop,這款產品無論是性能還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qita/315.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