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市場,廠商的各種營銷策略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以小天才智能手表為例,小天才智能手表其渠道能力之強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與同屬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一樣,小天才智能手表的柜臺遍布縣鄉市場,幾乎學校旁邊的文具店中總能看到一兩臺五顏六色的小天才手表。這種精準且深入終端消費群體的的市場分發策略使得小天才的銷量一直都遙遙領先。據市場數據顯示,小天才智能手表在去年9月的開學季月銷量便高達20萬。
兒童智能手表的火熱甚至在影響著手機供應鏈。兒童智能手表的銷量驟增也使得智能機時代則被打入冷宮的顯示屏瞬間又贏回了市場,功能機時代使用廣泛的小屏到了今天起死回生,仍然擁有用武之地。
可穿戴仍需革新,現有產品仍然存在邏輯漏洞
兒童可穿戴市場的火熱其實并不是兒童可穿戴產品的成功所造就的,正如前文所說,一個復雜的社會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家庭因素所主導的特殊市場。
可穿戴設備的雞肋屬性不必多說,兒童手表影響課堂注意力也早已路人皆知。從產品邏輯上來看,多數兒童可穿戴設備存在嚴重的邏輯漏洞。從兒童可穿戴設備最根本的一些賣點來看,這些賣點很可能就是不成立的。
所謂的兒童手表和兒童跑鞋等可穿戴設備其實從防丟的角度來看,并不成立。若是日常監視兒童行蹤還好,若是遭遇極端特殊情況,犯罪分子若稍有常識,很可能會將兒童身上的手表等可定位設備遺棄,兒童可穿戴設備將無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兒童可穿戴設備隨著兒童年歲的增長,很可能會造成兒童心理的逆反效應——家長為兒童配上這些設備的目的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隨時了解兒童行蹤,但兒童稍長后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很可能會對這類設備產生抵觸心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手機是兒童可穿戴設備有著的控制器,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通訊被不法分子破解,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危險程度。
兒童可穿戴設備縱使火熱,但作為可穿戴設備的一個分支,其實從根本上來看,還是逃離不了可穿戴設備發展的大瓶頸。無論是兒童可穿戴設備還是廣義的可穿戴設備,其瓶頸所在可能還是如今的5G wifi以及物聯網技術甚至是曲面屏技術或是虛擬VR、增強VR技術。在這些前沿技術的組合推動下,可穿戴設備需要從資本層面到產業鏈到終端廠商到平臺與軟件廠商等各方大力推動下,可能才能迎來真正的黃金時代。
兒童可穿戴設備如今的邏輯漏洞或是技術困境并不代表這個行業沒有未來。諸多兒童手表、兒童跑鞋并非不好,而是存在弊端。其實朝場景化、教育化等層面發展可能還會有一些更好的嘗試,寓教于樂、引入場景的方法可能是當前技術難以突破的情況下最應該嘗試的做法。
推薦閱讀
可穿戴設備 近日,一支來自荷蘭的創業團隊利用Gear VR在阿姆斯特丹(荷蘭最大城市)開了一家電影院,名為VR Cinema。該團隊表示,除了阿姆斯特丹,將來還會在柏林>>>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qita/1226.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