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2017年6月14日 編輯:葉子
在智能家居市場,一場大戰早已打響。而在三星、蘋果、谷歌、微軟等巨頭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企業,甚至中小微企業也紛紛加入了戰局。一場廝殺,已無法避免。
一
蘋果發布第一款人工智能產品,四大科技巨頭的PK戰再次打響
一談起智能家居,大多數人在腦海里第一時間都會浮現國外四大巨頭的身影——三星、蘋果、谷歌、微軟,它們都在近幾年的智能家居市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就在近日,蘋果發布了第一款屬于自己的、并且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產品——HomePod,能夠使不同的音箱之間實現實時的互聯互通。自此,蘋果似乎不再滿足于在幕后打造“HomeKit”智能家居生態圈,而是再度走向了臺前。
與此同時,智能音箱再一次被冠上了“智能家居入口”的名號。不過,在智能音箱憑借語音交互的優勢日益受到巨頭們的優待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智能家居單品化入口級產品的發展與迭代歷程。
從單一化到多樣化,智能家居入口經歷了三次轉移與升級
1984年1月,一座由舊金融大廈改建而來的大樓在當時的美國康涅狄格州剛剛建成,由于樓內的建筑設備均實現了綜合管理自動化等原因,它后來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座“智能大廈”,而它就是“智能家居”概念誕生的靈感來源。
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后,智能家居變換出了多種“身份”。據億歐觀察,近年來,智能家居的“入口”以及“表現形式”也經歷了從單一化到多樣化過渡的三次轉移與升級歷程:
第一、以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為代表,重智能家居入口備受傳統家電廠商的青睞。
隨著智能化成為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業務著力點,傳統家電企業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轉型升級的道路。而在他們的產品模式上,既有“重”、也有“輕”,多個智能家居單品紛紛被冠以“入口”的名號。
通過打造智能家居實體入口,傳統家電企業從智能電視和智能空調切入,還研發了多種相關聯的智能系統,意在打造WiFi智能家居開放平臺。
第二、比起傳統家電企業,更多創業公司從更簡單、便捷的“輕智能家居入口”著手,比如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等等。
2012年6月,貝爾金(Belkin)推出了一款智能家庭自動化設備——WeMo,它是一種便于操作且即插即用的自動化設備,由家用遙控開關和動作傳感器兩個產品組成,可實現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來遙控家用電器。WeMo也被稱為國內外智能插座的“鼻祖”。
與重智能家居入口相比,輕智能家居產品相對而言具有操作便捷、易上手的優勢,并能夠以低價的特點滿足用戶多樣的功能性需求,這種產品也成為近年來國內不少創業公司主推的商品之一。
第三、在控制方式上,智能家居產品正逐步從手機App端控制轉向“語音交互”。從2014年起,“入口論”就像一塊巨頭,被人投擲到智能家居行業里,在原本平靜的湖面上擊起了千層浪花。
不過,在語音交互進入市場之前,智能手機仍然是智能家居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幾乎所有的智能家居生產商都推出了自己的APP。這既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同時也使這種模式“過重”,無法滿足越來越“簡便”的智能化操作需求。
但在近年來,隨著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行業的地位獲得了逐步提升,智能家居“入口”論繼電視、路由、中控、智能攝像頭、冰箱、空氣檢測器等產品之后,再度迎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改變將在很大程度上“顛覆”原有的人與產品之間的交互方式。
二
看中“語音交互”,巨頭紛紛混戰智能音箱市場
從長期來看,過重的移動端及“手機端”已經無法再滿足用戶的全方位需求,相比之下,語音交付領域無疑是一塊值得攻占的市場。從國際市場上的智能音箱產品上看,語音交付在智能音箱領域早已被運用多時。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亞馬遜已推出了Echo音箱,谷歌有Google Home,微軟也已經宣布與哈曼卡頓合作,要將Cortana智能助手集成至智能音箱。與此同時,Facebook也在2016年5月宣布收購沉浸式音響公司TwoBigEar。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的Echo、谷歌的Google Home均被賦予語音交互能力,前者的語音服務助手是Alexa,Google Home的背后是Google Assistant。而蘋果更不必說,其HomePod音箱也是依賴Siri進行語音操控。那么,為什么說智能音箱為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呢?關鍵或許在于語音交互。
這其中的邏輯在于,巨頭們希望能以語音為突破口,把“音箱”作為中樞,通過智能音箱和語音技術,以此來搭建智能家居生態體系。蘋果升級了語音助手Siri,以及各種產品服務嵌入AI技術就是一個例證。
既然提到了蘋果,那么就不能不提到同樣積極布局智能家居行業的谷歌、三星和微軟了。這四家科技巨頭在過去的幾年里均被看做是智能家居行業的爭霸者。而這一場爭霸賽,參賽者似乎各有千秋,勝負難分。
三
談生態、拓單品,四大巨頭已在智能家居領域展開激烈廝殺
微軟:布局電視、操作系統,雖是早起的鳥兒優勢但并不明顯
在三星、谷歌、微軟、蘋果這四大科技巨頭中,最先布局智能家居的無疑是嗅覺敏銳的微軟了。微軟曾在1999年耗資十多億美元在全球力推“維納斯計劃”,使電視機具備上網功能,向信息家電領域邁進,在知乎上有人稱它為一種云計算產品。不過,這一計劃最終無疾而終。
2012年,微軟開始謀劃智能家居專用操作HomeOS系統,并推出了HomeStore,用戶可實現通過手機軟件對家庭設備進行智能管理。此外,微軟又打造了“Xbox客廳娛樂中心”,還借收購諾基亞完善其在智能手機上的布局。
2015年,微軟Windows 10還發布了一個秘密武器——智能家居控制平臺Alljoyn;并于2016年與哈曼卡頓達成生成智能音箱應用層面的合作。不過可惜的是,在移動端方面,較早出發的微軟卻并沒有取得一個有利的位置。
蘋果:以HomeKit智能家居生態圈為核心,并推出智能化單品
2014年6月,蘋果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打響了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的第一槍。目前,蘋果已能夠實現用iOS系統將所有蘋果設備打通,比如Apple TV也開始支持HomeKit與智能語音系統Siri搜臺。
另一方面,HomeKit也是一個開放的API,能夠實現對合作者的各類設備的兼容。同時,用戶也能用Siri對它們進行操控。這種平臺化的優勢也推動了不少硬件廠商加入HomeKit陣營。此外,蘋果還在前不久推出智能單品HomePod,也就是說,它的野心已經不再“局限”于構建智能家居生態了。
三星:軟硬件全產業鏈能力過硬,有望快速布局整體智能家居市場
從產品鏈上看,韓國科技巨頭三星早已推出了智能電視、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智能電燈等產品,它也因自身的軟硬件全產業鏈能力而占據了部分優勢。從收購方面上看,三星的力度并不比其他巨頭小。
2014年8月,三星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物聯網公司SmartThings。這家公司的特點在于所有基于平臺連接的家居設備應用都能實現互聯互通,這將有效促進三星的智能家居應用平臺建設。
而在去年10月,三星宣布將收購美國機器學習虛擬助手初創公司Viv Labs Inc.,意在增強其在人工智能與服務上的能力,而這家公司由“Siri之父”戴格·吉特勞斯創辦。
結合三星的產品鏈以及硬件、渠道和市場綜合能力來看,三星被并列為智能家居四大巨頭之列并不是偶然,甚至可以說,其智能家居領域的整體布局與其他幾位巨頭相比還略為領先。
谷歌:單品與平臺兩手抓,在智能化方向上多點布局
近年來,谷歌最引入注目的動作就是通過Andrid構建智能家居生態聯盟,它擁有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和移動操作系統。
在智能家居的發展方向上,它把單品與平臺兩手一起抓,并于2014年以32億美元收購了恒溫器制造商Nest,還收購了兩家創業公司——WiFi攝像頭廠商Dropcam和智能家居平臺開發商Revolv。
另外,谷歌還向智能穿戴及智能汽車等方向進行了延伸,比如Google Glass、Andrid Wear等,還發布了兩款智能手機——Pixel和Pixel XL。而被賦予語音交互能力的Google Home也是它主打的智能家居單品之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谷歌的Andrid生態圈還有待進化。
四
國內智能家居跟隨者眾多,市場容量巨大
從上述四家科技巨頭的布局來看,微軟主打單品+系統,蘋果的優勢在于開放性的平臺及協議,不過其新音箱系列的產品也備受矚目;三星軟硬件單品、平臺、產業鏈等綜合能力排名靠前,谷歌則一手抓單品、一手抓平臺。四家公司在業務上各有差異,目前暫時難分高下。
作為國外具有代表性的四家科技公司,他們也成為了國內外中小微企業發力智能家居市場的藍本。
從當前的國內市場來看,以海爾、美的、長虹、TCL、格力為代表的傳統家電廠商,以及包括小米、京東、騰訊、百度、阿里在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以及歐瑞博、安居寶、南京物聯等智能家居品牌也逐漸被消費者所了解,甚至熟知。
據統計,我國2015年的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431億元,同比增長41.80%;2016年為660億元,同比增長53.10%;2017年總市場規模預計為988億元,同比增長49.60%。從數據上看,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增長速度上,我國的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都在全球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不難看出,國內的智能家居的市場正一步一步地擴大。假以時日,國內也會涌現出不少智能家居的巨頭,而這種正向的發展趨勢也同樣需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盡管智能家居行業還存在價格不夠親民、同質化現象嚴重、普及程度不高、“偽智能”橫行等諸多痛點,但不容否認的是,智能家居行業正從無線遙控、電腦控制、集中控制、家電控制、智能照明、智能影音、智能安防、電動窗簾、遠程控制、場景控制等場景逐步改變人們的傳統家居生活習慣。
因此,活在21世紀技術改革及創新時期的我們必須意識到,智能家居的大潮正在向我們涌來,并將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而總有一天,圍繞著住宅展開的家居智能化將占據人們家庭生活的每個場景。到那時,真正的智能化不再只是一種美好的期盼,而將成為可能。
如您有相關疑問,請在新聞下方進行提問,小編葉子會及時回復您,如果您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被采納后樂購科技會刊登和注明。(完)
推薦閱讀
科技融于生活,智能技術創新應用應該實現到日常生活中。OCF(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作為一家在制訂互聯設備互通規范方面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組織聯盟,匯集來自不同市場的企業,如汽車、消費電子產品、企業、醫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jiaju/2134.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