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一直在鼓吹“智能交通”,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所謂的“智能交通”不是走心,而更多的是依靠設備區約束其他人的行為,比如如今用于預防“碰瓷“的“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到底有多火?
相比國外法律法規的強制規定,中國對”行車記錄儀”并沒有強制性安裝。2003年《汽車行駛記錄儀國家標準(GB/T19056—2003)》頒布以后,也只是要求校車,公交車安裝行車記錄儀,私家車沒有這樣的硬性規定。但是隨著“碰瓷”事故的屢發,車主們越來越有自發維權意識,所以近幾年“行車記錄儀”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迅猛。據統計,如今90%的車主都會給自己愛車裝上”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到底有多牛?
行車記錄儀,等同于“汽車黑匣子”。它基本能將車輛行駛途中的影像及聲音完全紀錄。這樣就能實現:
第一,事故記錄,避免多方爭執,有理說不清。
第二,對付“碰瓷帝”,老子有秘密武器。
第三,事故保險認定時,能提供很好的憑證。
第四,記錄你一路美好的風光。

行車記錄儀為什么不標配?
很多車主都認為,行車記錄儀這么好用的東西,為什么不標配?其實挺兄認為,只是時候未到!未來行車記錄儀肯定會像“導航系統”一樣成為選裝,但是需要時間,至少目前“標配”還有如下困難:

第一,成本升高。以大眾高爾夫為例,年銷量20W輛,每臺新車記錄儀成本500元,那成本需要增加10億元。那就糾結了,整車價格漲多少才能彌補利潤,同時又不被罵黑心!
第二,供應商選擇困難癥。目前國內行車記錄儀市場魚龍混雜,質量可靠性有保障的屈指可數。
第三,質量可靠性如何保證?行車記錄儀不像其他汽車配件,這涉及到交通事故法規項,嚴格意義上不允許出故障。如果恰巧出現交通事故時,行車記錄儀也“秀逗”了,那廠家需要負主要責任。
所以如果你是主機廠,這三方面的困難,其實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行車記錄儀市場的雜亂無章,該如何選擇?
雖然目前國內行車記錄儀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但是實際上行車記錄儀目前的發展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產品宣傳失真。很多廠家過度宣傳自己的產品,比如動輒所謂1200萬像素的分辨率基本失實、畫面清晰度遠沒有達到1080P高清解析度。所以選擇行車記錄儀,一定要找專業品牌行車記錄儀,其推出的行車記錄儀的可信度就高很多,建議購買前,一定要實測行車記錄儀的清晰度和廣角,確定真的如商家宣傳的一樣,再購買。
第二,品牌效應缺乏。十個車主有九個說不出自己行車記錄儀的牌子是什么。目前這市場內,大部分是相互抄襲、仿制,完全沒有創新意識和專利技術保證,同代理商隨便絲印上一個自己所起的名字,于是就成了某“品牌”產品。而實際上,入行稍早,品牌意識交強的,也就那么幾家。

第三,儀器標準缺失。目前國家對行車記錄儀出廠標準的界定還是一片空白。到底應該從攝像頭調校角度,還是從夜視清晰度,或者從抗顛簸的能力去評價,各說風云,行業內還沒有統一的標準。
第四,行業監管缺位。標準缺失和監管缺位是一位雙胞胎。目前行車記錄儀的售后保障問題最為突出。雖然大多數廠家提供1年的保修,但是在車主權益受損時,維權渠道不透明還是成為最大絆腳石。特別目前大部分車主都在電商購買行車記錄儀,服務體系不健全,機構運營不正規,所以三包政策的實施更是難上加難。
推薦閱讀
越來越多車主意識到購買《行車記錄儀》的重要性,但是你真的會買嗎? 東莞百業汽配城一家專賣行車記錄儀的店主陳先生告訴記者,打人事件成了行車記錄儀的免費廣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99%車主選裝這設備,可10個有9個不知裝的是啥品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gps/1118.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