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本文作者@軒子,是第一批進入獨輪車行業的從業者。本文主要探討當下電動平衡車廠商發布的新產品特性,以此來窺探行業的未來發展。
平衡(電動)車行業進入新的一年,有很多朋友通過私信問我,還有沒有關于國內廠家新的內部消息,鄙人不才,內部消息打聽到的并不多。所以很長時間沒有再對這個行業更新擴展,不知道該怎樣給大家一個交代。思前想后,決定就從這一年各個廠家發布的一些新產品入手,通過他們新產品的一些特性來窺視產業未來發展的可能。
1、九號(ninebot)&小米
獲得小米領投的8000W美金之后,九號經過長時間的研發,終于于雙11之前發布了全新的雙輪平衡車。并且細心的朋友應該可以看到,這輛被小米稱為“年輕人新的次世代玩具”的平衡車,首發放在了小米的官網預約以及購買。而沒有放在九號自己的官網上。由此可見小米對其的關注程度,想要憑借自身巨大的影響力為全新的九號平衡車開路。

事實證明,在雙11當天的銷量數據上看(以九號官方微信號為準),九號也站穩了平衡車行業的銷售冠軍,雙11當天共賣出了19393臺,銷售額為3901萬。很多朋友可能并不了解這個概念,19000臺對于手機銷量來說,簡直低得可笑,但在平衡車行業內,這個數字在單日銷量中已經是非常出色了。(編者注:值得提醒,雙十一的銷量也可能是各大商家低沉了一整年后的暴發)
接下來我們說說他的新產品,令我非常不解的是,全新的車子并沒有采取九號以前型號中的命名方法,而是直接稱作“九號平衡車”。對于這種做法的猜測可能是,在整個小米生態鏈中,已經把這款車子作為以后要推廣的重點,將它納入了小米自家的產品線之中。而小米官方只有這一款平衡車在銷售,因此省略掉型號,而直接叫做九號平衡車,對消費者來說也起到了易記憶易接受的作用。新車子的重量下降到了12.8KG,這在以前的雙輪平衡車中是不可想象的。續航22km,速度16km/h,車燈的加入,這些都是標準的數據。
另外可以通過藍牙連接手機,進行遙控,解鎖等炫酷的操作,以及收集記錄你的駕駛習慣,這些微小的細節都做到了應有盡有。最重要的是價格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1999元,這在以前的雙輪車中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也印證了我在前一次更新中對于小米會將價格壓下來的預言:有小米在九號的背后不斷推波助瀾,有理由讓人相信,未來九號的發展一定還會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2、solowheel
這是一家在中國十分尷尬的公司。新的一年之中并沒有發布新產品。價格依然居高不下,一直處于秘密研發中,令無數平衡車玩家心曠神怡的“環軌”(ORBIT環軌 - SoloWheel中國)依然還是不見蹤影。公司的主業已經逐漸蛻變成為和別家獨輪車廠商打官司,以及吃專利費。沒辦法,誰讓美帝總是掌握核心科技。就是牛。

3、ips
老牌廠家了。新的一年在京東上眾籌了一款名叫“zero”的獨輪車。說是眾籌,其實也就是宣傳推廣而已。號稱要回歸初心,從零開始。
理念還是不錯,情懷也有。但筆者詳細地閱讀了此產品的參數和特性之后,并沒有發現什么驚人的亮點。至于官方推出的“橙色”坦克系列,似乎都有科技以換殼為本的嫌疑。

但是最令筆者覺得有趣的是:IPS的產品線有了一些改進。
這個首先要從這家公司很奇怪的架構來說。IPS是主品牌,在旗下還有兩個子品牌分別叫做禧瑪和卡呼那。禧瑪在之前的一次更新中筆者提到過,主要有兩款產品,分別是洛子和馬卡魯。而卡呼那旗下有一款產品叫做凱虎。(暈了是吧。)并且這兩個子品牌,禧瑪在IPS的網店有售,而凱虎卻并沒有。不知道公司內部是怎么協調的。
下來筆者要重點說一下這兩家子品牌的產品。
首先是禧瑪洛子,在前一次更新中已經提到過它4999的價格成為了自己的殺手,果不其然各個網店的銷售數據十分慘淡。
而另一款產品馬卡魯,除非是行業資深的從業者,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它是一款帶座位的獨輪車,設計倒是比較好看,而且是全金屬車身,續航更是能達到驚人的45KM(普通車子的兩倍之多),著實可怕。但8000多的售價更是匪夷所思。由此可見其銷量還不如前款的洛子。
接下來是凱虎這輛車子,超寬胎,是普通平衡車輪胎的兩倍多寬度,自然左右也是平衡的,非常容易學習,而且有拉桿設計。筆者一直認為平衡車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學習成本的難易程度,它直接決定了用戶的購買行為。從這個角度來講,IPS凱虎是一輛絕對要主推的車子,但十分令人不解的是,IPS內部并沒有把它放在公司主要的計劃之內,甚至還有不斷被邊緣化的傾向。
所以一個公司能不能做出好的產品是決定一個公司命運的關鍵所在,而如何去營銷,運用何種產品策略更是關鍵中的關鍵。顯然IPS在這點上,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4、airwheel
今年之內愛爾威發布了兩款新車,分別是S6和電動滑板車Z3,前者在淘寶上進行了眾籌,后者則是在京東上。可見愛爾威公司的市場部頭腦還是比較靈活的。

先說說S6這款車子,帶座位的雙輪車,可以支持坐行和站著騎行。除了帶座位之外,外觀和形態基本上與九號新的平衡車無異。看來兩家廠商都看重了在縮小版本的雙輪車上做文章。另外,還支持藍牙操控,gps定位等常用功能。
接下來的電動滑板車Z3是今年愛爾威的一個全新嘗試。雖然說是全新嘗試,但電動滑板車這種產品形態卻由來已久,早于平衡車的出現。是一種普通人比較容易接受的產品形態,而且基本上沒有任何學習成本,上手即用。Z3的最大亮點在于可隨時拆卸更換電池,這就極大地保證了其在戶外的續航能力。
通過上述這兩件新品,我們可以看出愛爾威在創新上的腳步還是沒有停頓。嘗試了新的產品線之余,對原有的產品進行了可控范圍內的調整,更多的在產品易學性方面有了長足的思考和進步。
5、樂行
樂行這家公司一直在業內不溫不火,穩扎穩打。而且團隊非常年輕,具有很好的創新潛力可挖。今年也帶來了兩款新品L6和V5。

前者的L6是一款輕量型的電動滑板車,有多種顏色可選擇。這條產品線的增加,我相信樂行也是和其他友商一樣,開始看重產品易學性這個關鍵點。
后者的V5是一款傳統的獨輪車升級產品,主打自定義外觀這個概念。我們從它的官網宣傳視頻來看,就能夠了解這款車子主要是為一些喜歡DIY車子外殼的玩家準備。它可以支持你將車子的外殼DIY為幾十種不同的卡通圖案,例如海賊王。抓住了當下年輕人喜歡特立獨行的精神追求。
寫在后面
以上就是近一年來,各大廠家發布新產品的一些介紹和筆者對于它們的看法。略顯淺薄,還請大家見諒。最后筆者再說一些自己對于行業發展的看法。
上面的文章中,筆者不斷穿插著提及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產品的易學性,也就是用戶的學習成本問題。這一點是筆者從業幾年來最為看重的,也是近一年來各大廠商都開始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九號的新品是小雙輪車,IPS的子產品有帶座位和超寬胎兩種形態,愛爾威的帶座位的小雙輪和電動滑板車,樂行的輕量化電動滑板車,這些產品的推出都印證了筆者的觀點。在這個新興的行業中,究竟什么才是產品最重要的特性,究竟是什么問題一直阻礙了平衡車行業的普及。這個問題在近一年中得到了顯而易見的回答。
前一次更新中筆者提到過一個例子,很多新用戶都非常喜歡平衡車這種新興產品,抱著很大的希望來旗艦店或者體驗店進行購買。但在試駕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整天,甚至連續幾天都無法學會的情景。如果換做是你,會花幾千塊錢買一個自己根本學不會的東西嗎?誰會傻到買一個沒有用的東西拿回家。因為特殊的產品特性,就決定了如果用戶無法學會騎行,這件產品將會對用戶來說毫無價值。不光是實體店的銷售,網店的銷售中也是經常存在這種問題,在7天無條件退貨中,不斷有用戶因為無法學會騎行而放棄購買,申請退款。
所以筆者堅定地認為,這個行業的明天在于雙輪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而獨輪車必然會因為其巨大的學習成本,無法得到普及,起碼在短時期之內。
這個行業的產品形態無外乎獨輪,雙輪,滑板三種形態。誰能夠抓住用戶最核心的關切和痛點,誰就能夠不斷發展壯大。不論大小雙輪,還是電動滑板,還是有無座位或者是超寬胎,都是各個廠家不斷對用戶習慣的思考和改進。
最后還是老生常談,希望國家政策繼續鼓勵新能源的廣泛應用,相關法律法規繼續完善。年輕人也別老想著賺錢買車,多多關注平衡車行業,低碳環保出行,一起告別霧霾天。
推薦閱讀
雖然老狼并沒有找到任何官方的資料說明禁止進口,但是就目前的形式來看,確實在這段時間進口自平衡車通關希望渺茫,因為TS目前的處理任務顯然已經超負荷,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為什么獨輪車市場變得越來越尷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n/che/1121.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