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目前廚余垃圾處理器的使用仍需要用戶看管,也并非所有廚余垃圾都可以進行處理。有市場觀察人士表示,目前皮革、繩子、羽毛、頭發、老芹菜、百潔布等絲狀高纖維垃圾,土豆片、魚鱗等較輕的垃圾,貝殼等已形成沉淀的垃圾均不宜使用廚余垃圾處理器進行處理。
三是廚余垃圾處理器可能會引發管道堵塞的風險,包括日本、奧地利、荷蘭等國家也對這類產品的使用有所限制。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相比歐美國家,中國餐飲習慣的多元化更加考驗廚余垃圾處理器的使用效果,而輿論擔心的老舊小區管道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問題,國內近些年已經有了一些改善,不會對廚余垃圾處理器的使用產生不利影響。
四是廚余垃圾處理器可能存在的安全、節水節電等問題。GfK中怡康相關分析人士向中國家電網表示,目前廚余垃圾處理器的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使用過程中要同時涉及用電和用水的問題,由于其在通電使用時要與水直接接觸,在高速運行時產生振動,因此電氣安全與否就顯得尤為重要,垃圾處理器研磨的振動和噪音、是否費水費電也同樣需要考慮。
五是針對廚余垃圾處理器的相關規范標準仍然缺乏,國家標準只有GB 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49-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廢棄食物處理器的特殊要求》、GB/T 22802-2008《家用廢棄食物處理器標準》、GB 21551.1-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通則》、GB 21551.2-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等,且這些國標的發布時間為2005年至2010年,距今已有十年以上的時間。考慮到這些國標在發布時,廚余垃圾處理器尚未被大眾市場所認知,在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產生約束力和長期推動技術功能的升級進步等方面,可能會越來越難發揮其效果。
另外,一些品牌在宣傳廚余垃圾處理器時會聲稱自己的產品是“二級研磨”、“四級研磨”,但研磨等級同樣也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可以參照,更多的還是依靠品牌自主制定的標準,無疑會給消費者選購產品時帶來疑惑。未來,廚余垃圾處理器也需要更多功能和技術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來規范產品質量和品牌宣傳,確保消費者購買后的使用體驗,從而促進行業的長期且良性的發展。
推薦閱讀
世上第一臺集成灶誕生于2003年,但是真正火起來卻是在2016年前后。說到集成灶,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凈油煙率高,的確,這是集成灶與傳統灶最大的區別之一,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廚余垃圾處理器發展“冰與火”:規模持續走高,但五類問題仍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jcz/jczcs/87.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