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比特幣客戶端,生成錢包地址,然后在網站注冊后,就能參與交易。如果要買入,像買入股票一樣,掛出買單和買入價格,當價格合適,交易就自動完成,這位站長說,“你可以從網站中將比特幣取出,放到自己的錢包中,也可以保存在我們網站,隨時委托網站賣掉。”
一夜能漲幾百
小亮算是比較幸運的比特幣“投機者”之一,4月初,他以鬧著玩的心態試著買了一個比特幣,當時價格大概400元左右,第二天早上醒來,就是500元了,他一下興奮了,心想,“如果買得多,這樣漲下去,像我這樣的‘屌絲’豈不一夜之間就能變成‘高富帥’?”比特幣價格不斷在漲,也不斷刺激著他的神經,于是熬夜 看行情、泡論壇成了常事,“這和加班的感覺太不一樣”。后來他陸陸續續的投入了12000元,在一個比特幣不斷創下新高的深夜,他終于說服自己,賣出了全 部的比特幣,一下掙了3萬元左右,不過他感覺整個人都快虛脫了。現在回憶起來,他依然非常激動地說,“這3萬元對我來說很重要。”
而并 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么幸運,老劉就是其中一個,他在比特幣比較瘋狂的時候,以接近100多美元的價格購入,而前一段時間,比特幣顯然是走入了一個低谷,記 者找到他時,比特幣的交易價格正值67美元,兩眼熬得通紅的他嘆了一口氣,“這活絕對不是人干的啊,24小時連軸轉,基金經理也沒這么累!”不過最近比特 幣回升態勢明顯,在120美元左右的時候,他賣出了比特幣,“好歹沒虧,我得好好睡一覺!”
6000元的顯卡一口氣買了13張
與交易的巨大風險相比,不少喜歡比特幣的“技術宅”選擇了挖礦這種傳統的方式。在車庫咖啡,國內擁有最多比特幣的李笑來講述了自己早期的一段“挖礦”經歷。
2011年初,原是新東方教師的李笑來在GoogleReader訂閱中第一次了解到比特幣,隨后他詳讀了“中本聰”的設計論文,去中心化以及解決重復支付的邏輯 構想深深吸引了他。經過分析后,李笑來賣掉所有的股票轉向Mt.Gox購買比特幣。不久,比特幣從1美元上漲到了6美元,很快又攀升至20美元。李笑來發 現出手的速度遠趕不上比特幣上漲的速度,于是他想到了自己“挖礦”。
2011年7月,比特幣已上漲到25美元。李笑來決定賣掉手中四分 之三的比特幣,用賺取的差價買入更多顯卡。而當時能滿足計算能力的顯卡6000元一張,國內的各大賣家基本手中都沒有貨,后來李笑來直接到上海找到了這個 品牌顯卡的總代理。其中還有個小插曲,他問代理商:“那個顯卡在這里有多少?我全要了。”代理商查了庫房之后說:“13張。”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最終,李笑來湊到了46張顯卡,每兩張顯卡配上最廉價的機箱、CPU等組件,組成了23臺計算機,開始日夜不停地“挖礦”。問題隨之而來,強大的計算量使得 23臺機器需要2萬伏以上的工業電。為了滿足供電條件,李笑來把挖礦地點選在了北京與天津之間的某處農村,但安置好所有電腦運營的第一天就由于超負荷運轉 而被斷電。之后,斷電問題始終沒有徹底解決。李笑來歷時五個月的挖礦投入共60萬元,挖得的比特幣不足100個。最后,機器設備以不到五分之一的價格賣出,“挖礦”也不了了之。
GPU顯卡是基本配置
與李笑來專業級的配置相比,何先生就顯得“業余”了許多,不過他也一再申明自己只是兼職“挖礦”,他說,目前通過個人計算機來獲得比特幣太難了,一臺機器可能得一直開上幾年時間,才能挖到比特幣,最好是加入“礦池”。
半年前,他加入了一個“礦池”,“礦池”的作用是為各個終端細分數據包,可以通過精密的算法,將終端計算好的數據包按照比例支付相應數量的比特幣。
何先生說,雖然比特幣系統設計的算法比較復雜,但是具體到“挖礦”的操作,其實并不復雜。下載比特幣客戶端,得到一個比特幣錢包,然后再在“礦池”上注冊, 填上錢包地址,然后安裝“挖礦”軟件,點擊數據包,通過軟件讓它自動運行就可以了。“礦池”挖到比特幣后,會根據每臺電腦的計算能力自動分配比特幣到你的 錢包地址。
他目前的配置是兩個顯卡,一個是電腦的集成顯卡,另一個是GPU顯卡,集成顯卡就用來看電影玩游戲,而GPU顯卡則用來參與 “礦池挖礦”,“一邊看電影一邊挖礦,兩個都不影響。”何先生說,他只是把這個當作一個游戲,能挖到最好,沒挖到也不耽擱自己做事,現在每次分錢還都是 0.01比特幣為單位,他估計再過一段時間,就只能用0.001比特幣為單位了。
比特幣,真能當錢花嗎
在世界范圍內,總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真正為比特幣中的設計理念而著迷,甚至干出過許多驚天駭俗的行為,他們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獲得更多的比特幣,而至于這些比特幣所對應的現金價值卻毫不關心。對他們而言,比特幣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一種工具。
沒把比特幣看作錢
在車庫咖啡的比特幣經驗交流會上,李笑來說,當他嘗試挖礦失利后,他又回到通過交易來增加比特幣持有量,他把炒股票的經驗運用到了交易比特幣上。當時,正值 比特幣的價格向下波動,他用美國賬戶大量買入比特幣,待微漲后賣出,下跌時再次買入,通過不斷的高拋低吸,他的比特幣數量也越來越多。他說,那時候的目標 是擁有這個經濟規模的萬分之一,就是2100個比特幣。“2011年底,比特幣占我個人資產的四分之一。現在已是我現實資產的30倍。”不過他說,他并沒 有把比特幣當做錢來看。
李笑來說,當2011年他花一輛奧迪Q5的錢來“挖礦”的時候,有人說他是瘋子,他并不以為然。后來了解到,比 他更瘋的是瑞典“海盜黨”的領導人瑞克德·法爾克維格(RickardFalkvinge),法爾克維格是比特幣的忠實擁躉,變賣了全部家產購入比特 幣,甚至為此還打了很多欠條。李笑來說:有他的存在,多少讓我有點欣慰。”李笑來曾與他多次郵件往來,探討比特幣的一些問題。兩人均認為,很多人誤讀了比 特幣的匿名屬性。實際上,洗錢交易、灰色交易使用比特幣并不盛行。“比特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中大起大落,用比特幣洗錢的成本太高。”
希望用比特幣購買房子
對長鋏來說,比特幣就是一場科幻色彩的社會學實驗。因其科幻作家的身份,他對那些具劃時代意義的科技創新十分敏感。他指出,比特幣并不是憑空誕生的,其發明者“中本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向記者介紹了比特幣思想的發展歷程,千百年來,如何用最科學的方式來對財富進行計價,并以最經濟的方式來交易,是一個歷史難題。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 德曼看來,太平洋小島雅浦島居民用在石幣上作記號的方式來交易,與美聯儲將黃金儲備賬單從一個抽屜移到另一個抽屜,本質并無不同。為此他產生一個偉大的靈 感:可以用計算機技術(數學)來建立比國家信用更可靠的貨幣體系。弗里德曼構思了一個自動化裝置,可以按程序來發行貨幣,從而避免各國央行無限制的開動他 們的印刷機。可是,怎么來實現這一設想?怎樣去制造不可偽造的貨幣呢?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5月2日早間消息,eBay CEO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本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家電子商務巨頭正在探索各種方式,希望將比特幣整合到PayPal支付網絡中。 “這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所以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比特>>>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瘋狂的比特幣:支付就像發微博未來能買房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30505/26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