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張書樂)普及移動支付的理念絕非一朝一夕,而第三方支付的突圍之路卻是時不我待,繼續深耕責任田取其專,還是不斷釋放觸角開辟新藍海取其廣,對于財力并非足夠雄厚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很難成為兼而有之的多選題……

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還卡帳,只需要鍵盤上輕輕一點,水費、電費、煤氣費,都可以直接用第三方支付結清,正當人們把第三方支付當作互聯網付款的最佳途徑和代名詞之時,第三方支付已經悄然落到了地面之上, 開始從網絡走向生活之中,可問題是,這不是軟著陸,而是撞擊了層層天花板后的硬著陸。
互聯網支付碰上天花板
準確來說,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國內外各大銀行簽約,并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它通過與銀行的商業合作,以銀行的支付結算功能為基礎,向政府、企業、事業單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戶的個性化支付結算與增值服務。
根據易觀智庫EnfoDesk《2012Q2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數據報告顯示,2012年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456.6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3%,同比增長105.1%。
第三方支付正以極其迅猛的姿態成長。同時也將第三方支付的戰場燒的通紅。截至目前,央行共頒發了197張支付牌照,而由于電子商務的興盛,第三方支付的強大也與日俱增。因為它就是一個保護傘,讓消費者在對網店沒有充足信任感之前,通過可以信任的“中間人”第三方支付進行交易,確保了網上資金的安全。
“如果沒有第三方支付,我絕對不敢直接通過網上銀行直接付款給網店”網購達人曾麗云表示:“我已經注冊了支付寶、財付通、盛付通等十來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用戶,用來針對不同的網購需求使用。”
筆者同時也對數十位有網購經驗的網民進行了調差,全部都有過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經驗,并對其安全性和便捷性都持肯定態度。
互聯網支付特別是電商支付在第三方支付的崛起上居功至偉,但經過幾年的發展,天花板已經清晰可見了。根據iResearch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9418億元,同比增長53%,環比增速下降至7.5%。
艾瑞對于增速放緩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從重點行業角度看,互聯網支付應用最廣泛的網絡購物市場增速下滑明顯,網絡游戲市場則已明顯進入成熟期,而航空領域增速雖有一定的提升,但難以維持整體行業的較大增幅;其次,從行業滲透的層面看,以網購、航空、網游為代表的傳統優勢領域滲透率已明顯見頂,難以再提供較大的增量支撐;第三,從橫向拓展的角度看,以制造、物流、直銷、傳統金融電商化為代表的其他行業雖然空間廣闊,但遭遇國民經濟整體的增速下滑,拓展難度加大,尤其在B2B支付領域尤為明顯。
第三方支付必須突圍,突圍的路線也早已選定,從天上落回地面。

實體支付遇上規模天花板
第一戰就是銀行卡收單業務。
銀行卡收單業務就是消費者在商戶通過POS機刷卡消費后,商戶和收單機構、發卡行再進行結算。收單機構從商戶那邊得到交易單據和交易數據,扣除按費率計算出的費用后,再打款給商戶。收單業務的利潤主要來源于結算手續費。
自去年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來,支付寶、匯付天下、拉卡拉等多家公司開始布局POS收單業務,成為第三方支付公司競爭的新焦點。
支付寶2012年3月宣布3年內投入3億元進軍貨到付款市場,并將為線下支付提供3萬臺POS終端。匯付天下2月份也開始涉足POS機收單業務,已經布局了數萬臺的POS機,預計年底將突破10萬臺。此外,拉卡拉也在數月內發展了近4萬臺POS終端。
但問題是,POS終端一直是商業銀行和銀聯的責任田。就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現狀來看,盡管有了以萬為單位的用戶基數,可這些大多普遍集中在中小商戶之中,很難形成規模效應。
同時政策的瓶頸也讓第三方支付感受到了寒意。
6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銀行發布《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從其中相關規定來看,商戶安裝POS機的準入門檻將提高:今后銀行卡同一特定商戶簽約的收單機構為一家,每個收銀柜臺只能擺放一臺可聯網通用的受理終端,上述規定也就是業內常說的“一戶一行、一柜一機”,其嚴格程度超過了業內預期。
對此,銀行業普遍表示歡迎,“這可以為已經站住陣腳的銀行收單業務樹立一塊獨家的牌子”一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工作人員稱:“可對于剛剛進入這個市場的第三方支付來說,限制太多、規定太細,一戶一行、一柜一機的限定,讓第三方支付在新市場上舉步維艱,特別是在刷卡還沒有真正成為二三線城市消費者的普遍習慣的當下。”
更關鍵的是,POS收單業務也許很快就成為了夕陽產業。盡管目前中國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依然超過50%,但在普及度更高的美國,POS收單業務早就是微利時代,特別是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的雙重擠壓之下。
還剛剛落地,就撞上了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天花板,第三方支付的突圍之路注定舉步維艱。
但落地戰法依然存在,只需要開商業銀行和銀聯的傳統領地,開鑿藍海……

移動支付遇上宣教天花板
第三方支付的最大優勢在于互聯網支付,而如果和實體支付融合在一起,最佳的突圍口在將兩者優勢合而為一的移動支付上。
為此,第三方支付全力以赴,并以剛剛崛起的二維碼作為其進攻的撬棒,這是第三方支付的獨門秘籍,足以繞開銀聯。
近日,支付寶與分眾傳媒、聚劃算三方合作推出“悅享拍”服務。消費者可通過裝有支付寶客戶端的手機拍攝二維碼,在分眾傳媒的顯示屏前購買聚劃算上的商品和服務。聚劃算資深總監程煒文表示,利用支付寶的二維碼支付方案,3年之內有望開啟一個千億元量級的市場。他強調,這次是一種全新模式的嘗試,如果成功的話,未來在報紙、電視等媒介上都會有商品的二維碼。
推薦閱讀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在1997年拍攝的電影《第五元素》中,曾經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所有汽車都由電腦網絡控制,精確并高速地行駛在互不干擾的各層空間上,每個人只需做一件事,就是告訴你的汽車,你想去哪兒。 雖然這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撞上天花板 第三方支付呱呱落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30123/25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