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提到移動支付,我們想到的是NFC近場通訊、iPhone 5和Passbook、谷歌(微博)錢包、Square和PayPal等關鍵詞。移動支付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何時我們才能真正結束錢包支付時代實現便捷的無縫數字支付呢?答案也許不令人滿意,因為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
也許目前的你智能手機功能已經很強大,能夠處理支付、刷卡、會員卡支付、身份驗證,但是,移動支付基礎架構部署至少得需要十年才能完成。
應用內支付平臺ZooZ首席執行官Oren Levy 認為,“要等到所有場所和商家都接受智能支付,消費者錢包支付時代才能完全結束。否則,你可能會遇到有些商家不接受移動支付的情況。實現全部商家支持智能手機支付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調查機構Forrester Research預測,到2016年美國消費者中將只有1/4擁有支持NFC近場通訊支付的手機。必須要等到大部分消費者都擁有支持NFC支付的手機后,商家才可能有動力建設基礎終端設備以支持智能手機支付。這就是數字支付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
在信用卡公司Visa的推動下,美國商家正開始升級舊有POS系統終端機設備,以支持無接觸式支付。這項工程需要3到5年時間,不過Gartner 分析師Mark Hung表示,其實說需要10年時間可能更加現實。他認為,“要完成這個項目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不可能在它們設定限期內完成。”
除了基礎設施部署問題,智能手機支付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決。各大平臺的激烈競爭讓事情更為復雜,各家都推出了自己獨立的支付系統,比如谷歌錢包、AT&T、T-Mobile 和Verizon三家合力打造的Isis、PayPal和蘋果的數字支付計劃互不相同,就像如今商家各不相同的信用卡支付系統一樣,可能一家零售商只接受美國運通卡,而另一家則只支持Visa和萬事達卡,讓消費者得隨身攜帶多張不同的卡和現金。
此外,銀行和進入這個金融生態系統的新興硬件、軟件制造商必須解決生成的交易處理費用分攤比例問題。對于移動支付中產生的消費者數據必須達成統一的共識。通過智能手機支付產生的數據可讓信用卡公司、設備制造商和零售商了解消費者購物習慣和喜好,從而獲得收益。
根據David Wolman所著《貨幣的終結》一書中所說,熱愛科技的日本和韓國人可能比美國更早終結錢包結賬時代,甚至加拿大也比美國更早實現這一目標。
不過,即使還要等待10年時間才可能完全終結錢包付賬時代,目前來看,還是有一些可以讓我們錢包變得更輕薄的跡象。比如Coupon Sherpa and Fandango這樣的應用以及即將發布iOS Passbook功能將為我們提供數字版優惠券、登機牌和電影票。支持NFC近場通訊和智能手機的通行服務也開始獲得發展動力,美國新澤西州已經把谷歌錢包運用到公共交通系統中,舊金山開始在有軌大眾捷運交通系統BART中應用基于手機的通行技術。由于NFC近場通訊技術有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特點,未來18個月內美國將在更多地區的交通系統中使用此技術。
智能手機還可以代替個人身份證。Hung表示,“事實上,用智能手機替代個人身份證的技術早已出現。”但是,至少要等10年政府才會開始實施身份證數字化的計劃。智能手機還可以代替鑰匙。自從2009年以來,Viper SmartStart一直致力于開發應用,讓人們通過智能手機遠程控制啟動汽車引擎、關閉車窗、開啟后車窗箱等功能,同時還有很多汽車制造商正在打造更加友好的以智能手機操控汽車的功能。此外,在接入互聯網連接和安裝電子鎖的情況下,人們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遠程關閉房門。
你的電子錢包和鑰匙不會產生電量損耗。內置在手機中的NFC近場通訊芯片無需能耗。當你把它對準讀取器,就會生成一種磁場,即使在沒有電的情況下,也可以讓芯片產生充足電量完成交易和數據傳輸。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最科技)隨著三星Nexus S智能手機運行谷歌錢包支付應用,NFC(近距離無線通信) , iPhone 5和電子存折, 谷歌錢包,Square,貝寶,在移動支付和移動傳遞技術領域,每天都會帶來新進步的消息。在這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手機支付時代來臨 普及還需十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907/8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