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網易、蘇寧在內的95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身份證”。至此,通過4次發放,全國共有196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獲得“通行證”。
目前,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正步入發展快車道。據統計,2008年年初第三方交易市場規模為454.7億元,目前已經超過了5000億元,4年間增幅超過10倍,用戶數也從2.54億增加到11.42億,成為和普通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
作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后進入者,電信運營企業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獲得一席之地?縱觀整個互聯網領域,很多實力雄厚的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意識到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經不能保持高速增長,必須有效地借助外部力量。因此,紛紛推出能力開放平臺,依托自身優勢盡可能地聚攏行業資源獲得新的發展動力。目前,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積極進行支付能力開放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能力開放對象主要包括面向商(用)戶和開發者兩個層面。相對于普通互聯網企業來說,支付型企業天然具備可用于開放的資源和能力,外部商戶對支付服務的可獲得性相對較多。因此,如何進行商(用)戶拓展是第三方支付企業能力開放的重中之重。
那么,對于已經進入支付市場的運營商而言,支付能力要不要像第三方支付公司一樣開放運營呢?目前國內電信運營商也在積極布局第三方支付業務,推出了包括手機支付、手機錢包、通信賬戶支付等多款差異化的支付產品,其中手機支付是主要切入點。專家表示,剛剛進入支付市場的電信運營企業開放支付能力有助于其更有效地拓展支付市場。
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相比,電信運營企業進行支付能力開放,劣勢主要是進入行業晚、產品知名度低、運營經驗欠缺,優勢主要在于龐大的用戶基礎、對用戶手機終端資源和移動通信網絡的掌控力度有利于支付能力開放的推廣。因此,運營商的支付能力開放應以建立網絡化、規范化、流程化的移動互聯網,以及互聯網商戶、應用支付受理、對接、調測流程和標準接口為目標,以提供話費代收、代扣代收、交易擔保的平臺服務能力及相關的服務接口為手段,實現支付能力的快速市場進入。筆者認為,電信運營企業可采取以下開放策略:立足于客戶資源提供基于手機客戶端和通信賬戶的支付能力,選擇新興垂直領域,如手機理財、電子票務、精品團購、優惠券等,優先考慮面向自有產品(服務)和非即時轉化小額商品開放;立足于終端資源提供支付能力,開放基于自有賬戶、智能卡(SIM/UIM)空間合作與出租的支付能力;立足于行業運營優勢,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并結合自有資源和合作資源實現支付能力集成提供。開放的能力種類應包括:手機客戶端支付能力、Web支付能力、WAP支付能力、語音支付能力、話費代收支付能力、銀行卡代扣支付能力等。
基于上述分析,運營商支付能力的開放技術架構應是多媒介支付能力的開放架構:發揮目前多媒介、多賬戶支付手段,向內與運營商統一能力開放平臺對接,向外支持商戶、應用平臺規�;尤�,同時支持應用開發者平臺標準化接入。
因此,支付能力平臺和最終使用需要通過一個能力開放管理平臺來進行對接。一方面,該平臺為運營級支付能力的需求方提供集約運營的管理能力,形成邏輯一體、物理分散的綜合平臺;另一方面,面向能力使用方提供體驗一致、簡潔方便的業務界面,一站式的在線合作服務門戶和互聯網業界通用的標準化API接口。能力使用方通過管理平臺完成支付能力的申請、使用,能力提供平臺通過管理平臺實現具體能力類型的上線、更新,同時按照管理平臺的要求標準化能力接口,也可以通過管理平臺實現對最終使用方的初步篩選和風險控制。
統一的支付能力開放接口包括兩類:面向合作商戶、應用平臺、應用開發者平臺的能力調用接口和面向能力開放管理平臺的管理接口。其中管理接口主要負責能力平臺的接入管理和能力使用方的接入管理,包括申請、審核等管理流程的實現。能力使用方在調用支付能力接口時需通過能力開放管理平臺的重定向訪問模式及代理訪問模式等兩種接口調用請求路由分發機制來實現。這兩種接口均同時支持HTTP和HTTPS協議實現,以實現接口的標準化,降低支付能力使用方的進入門檻。
推薦閱讀
第三方支付公司匯付天下有限公司宣布與騰訊集團達成合作,為騰訊提供手機支付服務。這是繼匯付天下就移動支付與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電商巨頭達成合作后,在互聯網綜合服務領域應用的再拓展。 隨著互聯網應用在手機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運營商支付能力要不要開放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711/7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