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日前公布了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結果,包括網易支付平臺網易寶、蘇寧易付寶在內的95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領證”。至此,央行共發放196張第三方支付牌照。
本次支付牌照所覆蓋業務范圍主要是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及移動電話支付。包括北京數碼視訊在內的四家數字電視支付公司獲牌,這也是電視支付公司首度獲得準生證。
據悉,另有50家左右的企業進行了央行備案,但暫未獲得發牌,包括新浪推出的新付通、百度旗下的百付寶暫未“轉正”。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表示,央行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審核越來越嚴格,日后發牌的趨勢將會是量減少、時間拉長、審批緊。
電視支付首度獲牌
2011年的5月、8月和12月份,央行先后發放了三批共101張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及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P O S收單、貨幣匯兌、固定電話支付等7大業務類型。
此次發放的第三批牌照數量與前三次數量相當。相較前三輪以互聯網企業、IT行業、軟件等領域為主的牌照商發放,數字電視支付業務初露鋒芒。
昆明卡互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億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銀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數碼視訊軟件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獲得了數字電視支付業務的許可,而四家公司均為數字電視解決方案技術提供商。
通過數字電視支付業務,用戶可以“電視遙控器”的方式進行銀行卡支付,這種方式有助于廣電行業的電視購物和影視點播業務的推廣,用戶可從身邊最熟悉的渠道進入電子商務的入口,滿足小額支付的需求。業內普遍認為,電視支付業務將成為新的金融自助支付渠道。
“以前的一百多張牌照,針對互聯網、電子商務基本上已經覆蓋很全面了,而這次探索性的讓一些企業進入到電視支付領域,尋找傳統電視領域新的業務增長點,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廣電專家吳純勇表示,數字電視支付業務的許可,讓行業思考,除了正常的傳輸電視節目之外,電視還有沒有其他的功能。
牌照只是“及格線”
國內第三方支付的市場發展之勢如雨后春筍。據艾瑞咨詢統計,2011年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2 .2萬億元,同比增長118.1%;2012年第一季度,這一交易規模達7760億元,同比增長112.6%.
在傳統業務領域,即網游、網購為代表的互聯網支付業務日趨成熟,而基金支付、保險代銷、線下支付、銀行卡收單等支付領域成為行業新熱點。
如拉卡拉、支付寶等企業開始布局P O S收單業務,這些不僅包括傳統的銀行涉足的領域如小商戶、連鎖商業機構,也包括物流等新的方向;金融領域如基金銷售支付也成為近期第三方支付公司爭奪的市場,匯付天下、銀聯電子、支付寶等多家機構獲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傳統的銀行銷售渠道壟斷地位面臨沖擊。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新一批牌照發放,支付領域的競爭更趨白熱化。尤其是在收單領域,從政策上看已經收緊,此次牌照發放中,包括隨行付等在內的全國范圍內收單牌照僅增4家。
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指出,現在進入支付市場起步門檻大概3億,但有了這個錢,也并不意味著這個市場能做出什么太大的動靜。“100多家拿到牌照的和正在等待拿牌照的手里融到了很多錢,有點像去年的團購,大量資金涌進來。但是如果沒有商業模式和核心競爭力,錢和牌照解決不了你的市場問題。”孫表示,形成規模的任何一個行業的容量也就是三四家。3至10名可能只有很小的市場份額。
“牌照只是給支付企業的‘及格線’,并不是市場選擇,企業自身需修煉內功,形成核心競爭力。”快錢C EO關國光稱。
城內人不想出去,城外人還想進來。按照央行2010年6月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第三方支付企業在2011年9月1日前未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將不得繼續從事相關業務。
據悉,已有超過24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交了申請,尚有約50家企業坐等牌照。除了正在排隊的互聯網企業,包括京東等電商企業也有意涉足支付領域。此前有消息稱,京東商城正在醞釀涉足支付業,有意組建支付公司,或入股、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
易觀國際張萌表示,互聯網企業依然在搶奪市場,比如移動支付領域就是焦點之一,如支付寶試水條碼支付、快錢開發“快 ”平臺、財付通的手機客戶端和“樂刷”產品等。這些企業加快推進移動支付市場跑馬圈地,很可能改寫PC互聯網支付太過穩定的市場格局。
推薦閱讀
記者上午從央行獲悉,央行昨天發布第四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95家企業名單。至此,第三方支付企業陣容擴大至近200家。而此次發放的業務類型中,首次出現了“數字電視支付”業務。 此次獲批的企業中,區域性、行業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再發牌“電視支付”首獲準生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30/7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