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的擔憂不無道理,今年兩會期間,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趙宇梓直言,第三方支付企業存在管理混亂、違規經營、惡性拼搶市場、沖擊正常支付秩序、風險事件頻發等諸多問題。這已經明確表示出了銀行業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不滿。
李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銀行的危機感正在越來越強,一方面可能由于第三方支付軍團的日益擴大,而另一方面也源自于現在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涉及領域也越來越廣,比如此前頒發的基金銷售牌照,不少第三方支付企業都獲得了,這又搶去了銀行的一塊業務。李先生感覺,此前,某些銀行對一些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封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一種“警告”。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大多數支付公司是通過中國銀聯的通道做支付和清算的,清算通道為“支付公司—銀聯—銀行”,這是一個單向的通道,只要這個環節里面有一個中斷,這個通道就算崩潰了。“如果是銀聯或銀行斷了通道,第三方支付公司基本沒有可挽救的對策。”張萌說。
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他們也給銀行卡帶來了使用量,但為了保持和銀聯、銀行的良好關系,平時自己不得不吃點虧,“比如在分配服務費的時候,會給銀行稍微多一點的比例,從長遠來看,這樣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記者手記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過日子的招
在看上去很美的第三方支付市場,表面平靜的海面上藏著暗流涌動。
但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盡管不少企業都表示市場競爭激烈,發展中也面臨著種種困境和瓶頸,但是他們都有自己過日子的招。
杉德,會在卡上加載多種功能,如積分、消費獎勵等,幫助商戶留住客戶;指付通,給商戶做精準營銷,把商家的折扣信息有針對性地推送給用戶,再根據實際去消費的人數收取3%~5%的營銷傭金;快錢,把目光對準了企業用戶,提供一體化的金融信息化解決方案,幫助用戶提高現金的周轉率,有用戶希望快錢能把其口號“把一塊錢當兩塊錢用”上升為“把一塊錢當三塊錢用”。
雖然各個招從表面上看都不一樣,但其實質是一樣的——創新,如何以產品業務的創新來避免同質化競爭是不少第三方支付正在考慮和探索的問題。企業要想擺脫目前的困境,需要從單一的盈利模式走向創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而那些還未獲得牌照的企業也不能僅把注意力放在“通行證”上,自己的內功才是公司發展的最大“基石”。
推薦閱讀
6月21日晚間消息,騰訊旗下第三方支付平臺財付通聯合教育培訓機構,推出教育支付平臺。該平臺將引導民辦教育機構引入誠信交易模式,保障學員利益的同時也有效增強了培訓機構信譽。 據介紹,財付通教育支付平臺是將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25/7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