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前景是極好的,眼下日子卻是難過的”
第三方支付獲牌周年
自去年5月26日至今,央行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已逾周年,支付行業“通行證”的頒發令行業進入了爆發式增長期。如今,又有消息稱,不日將頒發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數量亦是“來勢兇猛”。在眾人眼里,相比等待牌照的龐大陣營,那些已經拿到通行證的企業似乎可以放寬心了。然而,準入制的發牌方式,使獲牌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數量也在急劇上升,操心的事越來越多,愿意合作的商戶開始挑三揀四,能夠拿到的傭金越來越低,不時還得看財大氣粗的銀行“臉色”行事……好在是,日子雖然難過,但各家也在摸索各家的活法,說不定,一些創新的、具有革命性的金融變革,就在這時候萌芽了。
IT時報記者 潘少穎 圖 東方IC
預付卡發行:前有“國家隊”后有“無牌商”
“原以為拿到牌照后,我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覺得有了資質,很多事情就好辦了,其實現在看來,生存態勢和以前差不多,不好不壞,競爭者也不見減少。”一見到記者,上海某大型預付卡企業的副總裁陳先生就倒起了苦水,發牌照的初衷似乎和他們想象得不太一樣,本來以為去年9月原定的大限日后會有一批預付卡發行企業被攔在大門之外,結果央行并沒有任何措施嚴格限制那些沒有拿到牌照的企業,現在無牌企業發得更歡,而陳先生的公司卻由于拿到了牌照,受到央行管制,在發卡時反而有點束手束腳。
在某大型事業單位工作的黃先生最近感覺,單位好像很久沒發消費卡了,這就是讓陳先生更頭疼的問題。“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定,央行在發卡方面制定規定也在情理之中。現在大多數預付卡企業的主要客戶是公關公司、機關、企事業單位,主要因為預付費卡可以開具各種發票,可作為禮品、可發福利、還可避稅,但現在國家對單位購買預付費卡作出了不少限制,有的單位甚至已經不來買卡了。”陳先生說,以前關系蠻好的一些大客戶私底下告訴他,說上面不讓買了,雖然沒有明確的政策或者文件,只是內部通告,但對于發卡企業來說,卻實實在在失去了不少大客戶。
失去用戶的另外一方面原因在于預付卡行業中有“國家隊”的參與,比一般由企業發行的預付卡更受歡迎的,是那些由銀行發行的預付卡,這種卡相當于“不能取現的銀行卡”,只要有POS機的地方就能用,而且其價值更體現在與黃牛的交易上。“一般的企業預付卡和黃牛交易大概是97折,高一點的也就98折,而銀行的預付卡一般就能達到99折,量大的話還能打到99.5折,如果消費者能選擇銀行預付卡,肯定不會選企業的預付卡。”陳先生說。
陳先生覺得,現在國家并沒有大力支持預付卡行業的發展,甚至是抑制著該行業。“平時很少能看到某個預付卡企業的廣告,大多數預付卡企業都比較低調,因為預付卡行業在人們的概念中總是和一些灰色利益相關,一旦你高調,肯定就有人會來找你。”陳先生說,現在是預付卡行業的冬天,而且估計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迎來春天。
現在,陳先生所在的企業能做的是盡量多發行記名卡,盡量和灰色地帶不要沾邊。
PSO機鋪設:傭金更少 進場費更高
沉淀資金和收取特約商戶的傭金是預付卡企業的兩大重要收益來源。理論上說,銀聯卡向大型超市收取的傭金一般為0.3%,商場是0.9%,餐飲企業則為1.8%。由于預付卡更利于拉動特約商戶的銷售,本來收取的傭金應該較銀聯卡高一些,但是目前的情況并非如此,上海點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汪捷向記者透露,目前傭金已經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不僅如此,有的大型企業還表示如果帶來的年銷售額達不到一定程度的話,“沒有傭金”。
成都某預付卡發行企業的負責人羅先生正在全面擴張商戶,想把自己的POS布到更多的網點,但是他發現,現在商戶要求越來越高。“商戶非常注重發卡量,如果發卡量不大,反而會向發卡企業收取管理費,當作維護和管理設備的成本。這對于一些不太知名的預付卡來說,是比較難接受的,本來發卡量就不大,希望能多布一點網點,多賺取一點傭金,現在,光成本方面的負擔就很重。”羅先生嘆了口氣。
汪捷也告訴記者,在商戶的門店安裝好指付通機器后,之后的運維成本很高,“指付通大多安裝在飯店、商場,這些服務場所的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往往培訓好一批員工,不久就走了,新來的員工不會用,一旦碰到用戶要用POS機,就會說‘壞了’或者干脆說‘沒有’,造成用戶的流失。因此在每個片區都成立巡檢員,定期檢查。”
記者了解到,現在預付費卡向商戶進軍方面也有了進場費一說。“進場費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便利店方面,我們曾經和一些便利店談過,他們就提出要求先付一部分保證金,大概在10萬左右,其它的手續費另算,保證金也就相當于進場費。”汪捷告訴記者,不過有的商戶也會看人頭,如果是知名的大企業,可能就會讓讓步,畢竟人家發卡量大,能帶來的交易額也大。
羅先生告訴記者,他也碰到過這樣的事,“一邊是下降的傭金,一邊是高漲的保證金,其它還有設備運維和人工成本,利潤越來越少。”
但是,汪捷認為這也可以理解,對于商戶來說,這也是一種選擇性的競爭手段,誰能給它帶來更多利益,誰就能進駐。
“支付行業牌照的門坎雖然很硬性,但進入該市場后還是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坎,就預付卡來說,如果發卡量不大,很難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下去。”陳先生分析。
生存隱憂:依附于銀行 一不小心可能全盤皆覆
在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中,存在著一條牽涉到各方的利益鏈,銀行、銀聯、企業、商家、用戶,用汪捷的話來說,任何一方的關系都要處理好。不久前,拉卡拉、錢寶等被封殺的消息鋪天蓋地,雖然官方表示是交易問題源自設備故障,但牽連到了十幾萬用戶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匯付天下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產業鏈各方的利益協調一直是第三方支付發展中的主要障礙,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
“現在我們和銀行的合作是比較順暢的,因為我們的客戶也是銀行的客戶。不過此前和銀行談判的時候也是壓力重重,而且我們一直擔心著萬一哪一天銀行采取攻勢,我們該怎么辦。”深圳某支付企業的負責人李先生向記者表示,因為一旦牽扯到利潤分成等問題時,第三方支付公司與銀行可能會產生分歧,而且如果分歧不能解決,受傷害的總歸是第三方支付公司。
推薦閱讀
6月21日晚間消息,騰訊旗下第三方支付平臺財付通聯合教育培訓機構,推出教育支付平臺。該平臺將引導民辦教育機構引入誠信交易模式,保障學員利益的同時也有效增強了培訓機構信譽。 據介紹,財付通教育支付平臺是將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25/7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