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漸擁擠的國內市場,第三方支付企業開始將觸角伸向海外。
近日,財付通宣布與境外電子支付提供商Cybersource、Asiapay達成戰略合作,布局全球支付市場;還與香港卓悅等美容保健產品零售連鎖集團達成合作,大陸消費者可通過財付通賬戶用人民幣直接購買這些境外商戶的商品。
與此同時,支付寶、快錢等支付企業也相繼在跨境支付領域發力。本報記者近日從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悉,央行將于近期頒發近百張支付牌照,加上此前已經獲牌的101家企業,獲牌企業將達200家左右。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難以容納如此多的企業,同質化競爭難以避免。
“跨境支付目前并未呈現出實質性增長,但在同質化競爭嚴重、盈利模式欠缺的情況下,跨境支付業務將是第三方支付企業未來的必爭之地。”艾瑞咨詢第三方支付分析師王維東分析稱。
跨境支付費率高
對于跨境支付業務,第三方支付企業可謂覬覦已久。
占據互聯網支付頭把交椅的支付寶,早在2007年便與中國銀行等銀行合作,推出跨境支付業務。目前,支付寶的跨境支付業務共簽約海外商戶600余家,支持美元、英鎊、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十多種貨幣結算。
而快錢也在2011年底宣布與西聯匯款合作,發布專為外貿電商企業定制的國際收匯解決方案。目前快錢支持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JCB等國際卡支付,在全球范圍內覆蓋4大國際卡組織的近15億張信用卡。
一位互聯網支付人士介紹稱,目前,第三方支付企業開展跨境支付業務主要集中于互聯網跨境支付,具體可分為三個層次:境內持卡人的境外網站支付,也稱購匯支付;境外持卡人的境內網站支付,也稱收匯支付;境外持卡人的境外網站支付。目前,國內以前兩者居多。
在具體業務流程方面,主要分為前臺的購物支付流程和后臺的購匯清算流程。以購匯支付為例,境內用戶拍下境外商家的貨品后,按商家網站所顯示的人民幣報價支付相應款項到第三方支付平臺,隨后境外商戶向境內用戶發貨。
后臺購匯清算流程則主要發生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和境內合作銀行之間,由第三方支付平臺向合作銀行查詢匯率,并根據交易情況批量購匯。買家收到貨物后,第三方支付企業向銀行發送清算指令,將外幣貨款打入境外商戶的開戶銀行,從而完成整個交易。
對于國內第三方支付企業而言,布局跨境支付除了為其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外,利潤也相對更高。
在互聯網支付大打價格戰的情況下,各家支付企業收取的手續費率通常低至千分之五以下。而在境外市場,以支付巨頭Paypal為例,其費率可達到3%-4%。支付寶相關人士表示,跨境業務的具體費率不便透露,但要明顯高于國內市場的標準。
監管條例缺乏
盡管跨境業務被視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的一片新藍海,但短期內尚難為相關企業帶來較為可觀的市場利潤。
一位從事跨境支付業務的人士稱,過去幾年間,該企業跨境業務交易量的增速明顯高于整體交易量的增速,但跨境業務占整體的比例依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過去一年間,央行先后針對互聯網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等細分業務領域發布管理辦法,而在跨境支付方面,目前尚無監管細則出臺。由于缺乏具體的監管條例,相關企業在處理支付安全等問題時有時會面臨無章可循的狀態,因而小心翼翼。
此外,來自境外支付機構的潛在競爭,也是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境外支付業務時需要面對的問題。
一位互聯網支付企業高管表示,盡管國內支付企業正在努力提升境外合作商戶數量,但與Paypal等國際支付巨頭遍及全球的合作商戶網絡相比,雙方力量顯然不對等。
此外,境外支付企業通常在多個國家開設多幣種備付金賬戶,進行跨境支付時,并不涉及貨幣匯兌,因此支付成本遠低于國內企業。“一旦境外支付企業獲得支付牌照,國內企業與之競爭的難度很大。”該高管稱。
推薦閱讀
6月14日,支付寶副總裁江朝陽披露,支付寶目前的日交易額為45億元。 江朝陽稱,目前,支付寶的日交易額為45億元,注冊用戶數位6.5億,日交易3369萬筆,站外合作商家為45萬家。 去年9月,支付寶方面曾披露,其日交易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布局跨境業務:監管條例缺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15/6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