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門”發生一周后,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領頭羊公司拉卡拉以“系統升級”作為解釋,而事件的另一當事方工行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詢問時,則表示“以拉卡拉公布為準”。
不過,有接近此事件的業內人士則透露,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關系,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平衡,此事也凸顯出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嫌隙漸生。
顧此失彼的“合作”
在拉卡拉信用卡還款業務中,工行每年能有上億元的中間業務收入;但借記卡還款的快捷和便利性也引發了“存款搬家”的擔憂。
5月13日到5月18日,工行借記卡在便利店的拉卡拉終端上跨行信用卡還款操作無法進行;從事手機支付的錢袋寶在工行借記卡還款上,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5月22日,北京拉卡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接受采訪時表示“因工行系統升級導致的事故如今已全面解決”;但工行卻自始至終沒有直接表態。本報記者就此事詢問工行相關負責人,其只回應“拉卡拉總裁已經說是由于系統原因,那就以此為準”。
有媒體對此事件報道稱,在工行借記卡“罷工”過程中,事件的另一當事方錢袋寶的客服曾解釋說,公司得到銀聯的回復,由于近日工行退出與銀聯的一項信用卡還款合作,前者借記卡將不再作為信用卡還款的支付方;與銀聯簽署協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例如錢袋寶、拉卡拉,都會出現借記卡無法進行轉出交易的情況。
“銀行做跨行交易的通道投入很大,肯定想以收費來回收成本;但第三方支付當初以消費交易的名義接入,網關費用并不高,此后卻借助通道做跨行還款所用,銀行覺得影響了自身的利益,‘叫停’也是意料中事。”某股份制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分析指出。
據了解,此次“封殺”事件距離工行信用卡還款上線拉卡拉不過兩個月的時間,而“罷工”行為也在一周之后恢復了正常,業內人士分析,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的“分分合合”,背后與兩者之間多方剪不斷、理還亂的利益勾連有關。
一般情況下,信用卡跨行還款的交易中,信用卡中心需要支付1~2元的手續費用,按照“借記卡銀行收取50%~60%,銀聯通道10%,第三方支付通道為30%~40%”的比例分配給各方參與者。
有數據顯示,在拉卡拉信用卡還款業務轉出卡中,工行占比約30%,約每天15萬人次,以此粗略計算,工行此項中間業務收入每年能有上億元的規模。
但是借記卡還款的快捷和便利性也可能加劇大行“存款搬家”的現狀,數據顯示,今年4月四大行的存款流失超過1.1萬億元;5月前兩周,工、農、中、建四大行人民幣存款繼續流失2000億元左右。
與此同時,大行也承受著較大的“吸存”壓力,建行一季度報告顯示,該行一季度付息率上升,超出生息資產收益率增幅,而導致凈利差下降。
另一方面,信用卡中心也對第三方支付諸多不滿。“第三方支付就通過銀行部門之間的利益訴求的不同,各個擊破。”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這種競合關系也由于銀行部門利益的不一致而難以平衡。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也認可上述說法,“拉卡拉和工行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利益的紛爭,從還款業務來看,不是直接和銀行做直聯,而是通過借銀聯間接接入各家銀行,是和銀聯就利益分配進行協商;而如果是和銀行做直聯的話,雙方肯定提前就會商量好如何進行利益分配。由于拉卡拉的交易量較大,可能期間的利益分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交易被切斷。”
就信用卡業務而言,“在安裝POS機的過程中一些違規操作使商戶回傭手續費用受到損害;比如將一些商場類商戶‘偽裝’成批發類商戶;另一方面,而由于第三方支付灰色操作帶來的套現風險則由信用卡來承擔。”上述信用卡負責人說。
正由于第三方支付業務涉及各個部門利益,因此,有接近此事件的業內人士透露,“很可能是部門利益增損導致工行對第三方支付的態度發生變化,比如某些分行的存款流失使總行認為借記卡還款帶來了負面影響,就關閉了通道;但是考慮到其他因素以及社會影響,又恢復開通。畢竟,銀行內部也有不同的力量博弈。”
但是,第三方進入支付產業鏈條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打破銀行壟斷,帶來服務費用的下降”,某第三方支付負責人指出,“對于第三方支付的作用,要看給整個市場帶來的好處,而非某個行業、某個部門的利益增損。”
大小銀行受惠不均
第三方支付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缺乏網點優勢的中小銀行與大行在網點上的差距,提高了其市場接受度和占用率;但對大銀行而言,卻面臨客戶與存款的雙重流失。
“支付企業規模越大,也意味著銀行的收益也越高,二者根本利益一致。即讓用戶更多地使用銀行卡,增加使用頻次,最終實現共贏的局面。”孫陶然表示。
不過,這個說法對小銀行的適用性更甚于大行。
“與掌握著龐大用戶資源的大銀行合作,第三方往往不具有話語權,對于二者的合作也多采取讓步的方式;對于中小銀行來說,與第三方合作的動力更強一些,因為通過合作拓展更多的用戶對雙方來說都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艾瑞咨詢分析師謝春認為。
麥肯錫的相關調查報告顯示,在加強客戶忠誠度、提高體驗的銀行服務因素中,排名前六位的因素中有兩項是有關賬戶使用的便捷性,包括銀行網點和ATM機的方便程度。
缺乏網點優勢的銀行深知“信用卡還款便捷”的重要性,以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為例,都在信用卡網站的顯著位置注明了還款方式;而反觀擁有近2萬網點的工行,卻沒有對還款進行說明。
小銀行想彌補“網點”短板的意愿由來已久,由民生銀行牽頭的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卡專業委員會2011發布的《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中就呼吁要發起一個“網聯”平臺:整合各家銀行的網上商城、網絡支付體系,形成功能強大、產品豐富、支付便捷的信用卡網上互聯平臺。
“小銀行當然愿意,但這樣的倡議肯定不會得到大行的接納,后者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客戶放在平臺上互享?”曾在某國有大行任職的信用卡人士表示。
“銀行間的相互戒備也是第三方支付存在的條件。”錢袋寶執行董事孫江濤表示,“許多銀行本行業務很突出,但是跨行交易上卻受到限制。”
目前,跨行的網上匯款除了一些網點較小的銀行間互相免費辦理,大行都收取一定數目的手續費用,比如工行的跨行轉賬匯款按照0.5%的手續費收取費用,最高額度為25元;而除了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之外的21家銀行通過拉卡拉進行信用卡還款,則免收手續費。
推薦閱讀
近日,在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今天舉辦的“網銀衛士安全行動月”活動上。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系統管理處副處長胡波表示,近年來網銀不斷發展,2011年全國網上支付量151億筆,金額達695萬億元,同比增長77%和33%。 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拉卡拉“封殺門”背后:三重利益博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10/6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