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提出:為維護貿易經營秩序,必須建立健全交易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密、用戶信息管理、產品追溯、交易風險警示和消費者投訴受理等機制,嚴格資金、信用卡交易和融資等管理制度。由此可見,保證電子網絡交易安全已不僅僅是電子商務企業的自覺意識,更早已上升為電子商務產業鏈生存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為網絡交易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線的,卻是往往不為人所知的第三方支付。
據環迅支付介紹,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第三方支付,并且是國內首家通過PCI-DSS1認證的支付企業,他們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安全防護策略以應對潛在風險。"一只手"苦練內功,不斷升級風險控制硬件設施,并通過更細致化的服務,完善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另一只手"深挖資源,先期引入國外較為先進的風控技術,以維護平臺商戶的網站安全,進而捍衛網絡交易的快捷和安全。
目前環迅支付已擁有包括自主知識產權的信用卡支付反欺詐系統、高防范的支付安全控件,并為持卡人提供AVS、CVV、持卡人驗證、BIN認證、IP鑒別,MD5數字簽名,128位雙向SSL證書加密等多套風險控制手段。在先期引入"云支付安全"解決方案的基礎上,環迅支付這兩年又與360、Qualys等國內外主流的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以戰略合作形式進一步健全了自身網絡支付安全構架。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內的電子商務產業鏈企業都為電子網絡交易安全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但網絡安全現狀由于受到多方力量的威脅仍不容樂觀。由上海市商務委等權威專家撰寫的《上海電子商務藍皮書》就指出,木馬和僵尸網絡、新型計算機病毒和蠕蟲、網站安全、網絡仿冒是公共互聯網安全的最大"天敵",電子商務安全體系結構也尚不完整,雖有理論進展,但實際運用還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對此,環迅支付表示,未來他們將建立一套全新的安全解決方案,在此之上,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從更大范圍內分析風險管理的有效性,整合各行各業以及金融機構的數據,最終形成以支付公司核心安全基數為基礎,建立第三方信息安全標準,以更好的服務于各行業的交易安全需要。
另有專家建議,應建立網絡交易長效監管機制,著重探索建立大型網絡交易平臺監管機制。要詳細掌握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的實際經營情況和經營特點,嚴格按照《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督促經營者和平臺服務商履行身份審查、保護信息安全、及時處理消費糾紛等職責,逐步建立網絡交易監管長效機制。
推薦閱讀
拉卡拉被工行“封殺”事件剛剛停息,第三方支付與銀行之間的競爭問題已浮出水面。但在上周末,支付寶高層表示,第三方支付對銀行沒有威脅。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相得益彰。在支付市場里,銀行是主動脈,支付寶是銀行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保網絡交易安全第一道防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10/6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