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市場,激戰正酣。
本報記者近日從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獲悉,央行將于近期頒發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獲牌機構或將在100家以上,數量可能超過以往三批牌照的總和。
自2011年5月26日,央行發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已一年有余。過去一年中,央行先后發放三批支付牌照,獲牌機構已達101家。加上即將下發的第四批牌照,獲牌機構將達到200家左右。
多位支付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第三方支付市場正在經歷爆發式增長,但并不足以容納如此數量的企業。
在獲牌機構數量迅速增加、市場漸趨擁擠的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感受到了來自最主要合作伙伴——商業銀行的壓力。雙方關系日趨微妙,甚至透出幾分火藥味。
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生意并不好做。
競合關系漸趨微妙
過去一年間,伴隨著支付牌照的發放,第三方支付業務規模可謂突飛猛進。
易觀智庫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全年交易額規模達到21610億元,較2010年增長99%。
支付牌照的發放使得獲牌企業正式獲得了合法地位,就此擺脫了政策不明朗的困局,繼而紛紛跑馬圈地,一邊擴大業務規模,一邊拓展業務類型,勢頭兇猛,甚至不惜賠本擴張。
作為一個剛剛納入央行監管版圖的新興行業,第三方支付的高速增長得益于與商業銀行的合作。一位互聯網支付企業高管表示,第三方支付企業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銀行在小額支付領域的不作為。“我們是在銀行看不上的一小塊地盤上精耕細作。”
該人士分析稱,銀行之所以愿意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主要是看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普及性,希望通過與之合作來拓展自身的客戶量。另外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便捷易用也會提升用戶對銀行的好感,提高銀行卡的使用頻率。“我們會在提升用戶體驗上下大力氣,而這正是銀行所欠缺的。”
拉卡拉總裁孫陶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的傳統支付業務有部分重疊,但由于彼此之間形成了互補關系,能夠實現雙贏,因此雙方合作大于競爭。
然而,隨著支付牌照的發放,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僅業務規模高速增長,在業務類型上也有所擴張。這也令商業銀行感受到更加明顯的競爭壓力。
5月11日,支付寶、財付通、快錢同時獲得證監會頒發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加上此前獲牌的匯付天下等,市場份額排名前列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已悉數獲批從事此項業務。
在目前基金銷售渠道以銀行代銷一家獨大的情況下,此舉被部分人士視作第三方支付向銀行的直接叫板。一位獲牌企業的人士表示,該公司的目標并不止于此,正在為信托產品支付進行準備,一旦監管政策放開,有望很快推出。
此外,第三方支付機構還將觸角伸向了線下POS收單、跨境支付、供應鏈融資等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領域。
5月中旬,中國工商銀行突然叫停拉卡拉、錢袋寶的信用卡還款業務,令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博弈由暗斗演化為明爭。
一出競合博弈的好戲,正在上演。
行業洗牌在即
眼看與商業銀行的微妙關系日趨公開化,第三方支付機構近日來接連發聲,稱第三方支付對銀行并不構成威脅。
支付寶副總裁江朝陽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的關系類似于毛細血管與主動脈,并無意與銀行進行正面競爭。“第三方支付開展業務必須依賴銀行的渠道,如果要和銀行競爭,那無異于斷了自己的后路。”
“銀行業務是一條分工協作的產業鏈,第三方無力通吃,而應該做好自己所在的那一環。”江朝陽舉例稱,美國第三方支付巨頭Paypal所拿的是銀行類牌照,但并未建立銀行,專注于支付業務。
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高管亦表示,與銀行進行合作的難度的確有所增大,但這是獲牌機構大量增加導致的結果,雙方關系并未如外界所想象的那般水火不容。
多位受訪的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與銀行的關系并非影響自身發展的主要因素,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已顯混亂的行業格局。
混亂格局的一個主要表現是激烈的價格戰。以基金支付為例,基金的申購費率一般為1.5%,而目前已獲批的支付公司開出的費率低至0.6%,僅相當于通常費率的4折,這也是證監會規定的最低線。
一位獲牌公司人士表示,如此低的費率,參與其中的公司目前階段都不可能盈利。但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只能先壓低費率,把業務規模做上去,攤薄成本,再考慮盈利的問題。
而獲牌機構的迅速增加更是加劇了價格戰的惡化。部分獲牌企業是因為看中了牌照的稀缺性而匆忙組建,缺乏競爭優勢,只能依靠降低手續費甚至打出“零手續費”來爭奪市場份額。
以互聯網支付為例。西南財經大學近日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網絡支付交易規模最大的10家機構,占整個53家獲牌機構業務規模的比例遠遠超過50%。
顯然,并非所有的參與者都有足夠的資本玩轉這場“剩者為王”的游戲。
“發了這么多的牌照,支付行業已經不是一些新獲牌企業所認為的藍海。它的門檻并不低,如果做不到5000億以上的交易量,很難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下去。”支付寶首席財務官井賢棟分析稱。
孫陶然則表示,未來三至五年內,規模較小、業務模式單一的支付企業難以逃脫被淘汰或收購的命運。“目前這個行業還處在一個跑馬圈地、大魚吃小魚的混亂階段,等市場格局較為穩定之后,每個細分領域能存活的企業大約只會有3到5家。”
推薦閱讀
第四批支付牌照或將發放未來機會在細分市場 據媒體報道,在距離央行發放第三批61家支付牌照過去5個多月后,第四批支付牌照或將于三季度發放,且數量可能近百。 昨日,財付通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未>>>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10/6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