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去年5月18日央行正式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至今已一年有余,101家企業陸續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從“游擊隊”轉為“正規軍”。如今這個陣容有望繼續擴大,市場最新消息稱,央行將于本月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發放近百張新牌照,而記者從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對該消息進行了證實,央行第四批支付牌照有望在第三季頒發,獲牌企業數量可能超過百家,將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支付牌照擴容。
第四批牌照預計發放超百張
2011年5月26日,央行向國內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頒發了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同年8月31日,央行公布第二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名單,共有13家企業獲得牌照。在去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又有61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了牌照。至此,央行共向101家企業發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及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POS收單、貨幣匯兌、固定電話支付等7大業務類型。
然而,還有更多的企業還在等待牌照。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共有約140多家企業遞交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申請。而據記者從支付寶、快錢等已經拿牌的公司了解到的信息顯示,央行第四批頒發的支付牌照預計超過100張,業務類型大多數以區域性的預付費卡為主,最快于下月將正式頒發。
值得關注的是,第四批牌照也被認為是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準入“末班車”,本輪牌照發放后,支付牌照擴容進程將暫告一段落。實際上,支付牌照頒發三輪后,牌照的發放節奏已明顯放緩。上一次支付牌照頒時間是在去年12月底,至今已逾半年,而此前,央行三批牌照放的間隔期均在一個季度左右。快錢CEO關國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牌照的發放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以目前的市場發展規模看,未來支付牌照還會發放,但節奏放慢將變為常態。
支付企業對后進者表示擔憂
支付牌照的再次擴容的背后,是央行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按照目前預期,第四批支付牌照發放后第三方支付行業的企業數量將達到200家。不過,對于越來越多的準入者,已經拿到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卻并不樂觀。
“現在很多公司進來,我之前也沒有想到這個支付牌照會發這么多。很多支付公司都認為很好玩,很多都砸了很多錢進來。”支付寶副總裁井賢棟(王安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能有些人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理解深度非常小,他們認為這個市場真的是藍海,但其實他們對支付領域,對風險的控制、信息安全并沒有概念。“所以新的拿到牌照的人,就像前兩年的團購一樣,可能在準入門檻上、在技術門檻并沒有特別的要求。”井賢棟對于這些一窩蜂跑進來的公司表示擔憂。在他看來,在支付行業如果不做到5000億,那么其營業規模和盈利都很有問題,只有做到5000億才能進入盈利階段,“所以這是一個門檻,如果不夠會帶來很大的風險。”井賢棟認為,目前監管層在方向引導上似乎做得不夠,什么公司都進來了,“今后在競爭中可能會被淘汰”。
而艾瑞咨詢最新數據也顯示,盡管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進來,但線上支付的競爭格局卻沒有太大變化。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7760億元,支付寶仍以47.8%的份額穩居市場首位,財付通以20.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銀聯在線、快錢和匯付天下,分別以9.1%、7.6%和7.5%的市場占比分居第三至五位。
推薦閱讀
隨著首批支付牌照下發已滿一年,第三方支付行業又將迎來新一輪牌照擴容潮。據第三方支付企業人士透露,最新一批支付牌照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頒發,獲牌企業數量可能超過百家。但記者也發現,在越來越多支付企業獲得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06/6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