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央行發放第三批61家支付牌照過去5個多月后,據知情人士透露,第四批支付牌照將于下月發放,且數量可能近百。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大量企業獲得準入資格,支付行業將進入洗牌階段,預計未來三年將逐步確立第三方支付的市場格局。
2011年5月26,人民銀行向國內2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頒發了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同年8月31日,央行公布第二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名單,共有13家企業獲得牌照。在這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61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了牌照。
據統計,央行已就256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支付業務許可申請進行了公示,其中有101家企業在此前的三輪牌照發放過程中,獲得了牌照。
業內人士稱,目前第四批支付牌照的名單已經初步確定,只待最后審批。“此次獲批牌照的企業將會比較多,可能有近百家。”知情人士稱,估計此次獲批的企業多為區域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記者未能從央行證實此信息。
不過,業界現今對牌照的關注已不像之前那么熱烈。“這是因為經過三輪的牌照發放之后,牌照已經不是稀缺資源。”業內人士稱,在此輪牌照發放中,比較需要關注的是此前獲牌企業將會申請哪些新的支付業務。
快錢CEO關國光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牌照的發放促進了支付行業的發展,并使得這個行業逐步演變成為一個產業鏈。據統計,2012年我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額達2.2萬億元,同比增長為118.1%;2012年1-3月,這一交易規模達7760億元,同比增長了112.6%。
在前三輪牌照發放之時,均有業界人士稱這將會對行業產生較大的影響,并且會出現較多的洗盤與并購。然而,迄今為止,第三方支付企業并未發生大的并購案例,而行業也正朝著深耕細分市場的方向發展。“每個獲牌企業都有自己過日子的招。”一位支付企業高管對記者表示,只要停止砸錢圈地的行為,很多企業都可以馬上盈利。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在此輪牌照發放過程中,支付企業仍未獲得相應的牌照,那么將有可能成為那些大的支付企業購并的對象。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昨日表示,預計未來三年,第三方支付的市場格局將完成洗牌。
境內業務市場或已略顯擁擠,第三方支付巨頭企業開始把目光轉向跨境業務。目前包括支付寶、財付通以及快錢在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都已啟動跨境支付業務探索。盡管各家企業都很“有心”,但由于監管層面對支付企業的跨境業務尚未有更細致的法規出臺,也使得各家支付企業都格外謹慎。不過據業內人士稱,預計今年下半年或許將有一定突破。
推薦閱讀
“讓每個人都可以接收信用卡付款。”這是美國知名手機支付公司Square的廣告語。 創立于2010年的Square,憑借一款插入手機音頻口的硬件產品,成為美國炙手可熱的明星創業公司。 Square的手機刷卡器可以實現個人(主要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四批支付牌照或于下月發放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601/6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