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掉”的消費卡
“緊鎖的玻璃門前聚集的早鍛煉會員越來越多的時候,人群里有人意識到,這可能不是個愚人節玩笑,他們是真的跑了。”微博上,有陽光100店的會員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2011年4月1日上午,中體倍力陽光100店一夜之間關門停業,除了門口一張總部聯系電話和簡單的暫停營業通知外,健身房方面沒有任何人向幾百名會員做出解釋。
事實上,2010年一年內,中體倍力就已經在北京嘉盛、建外SOHO和望京三家門店先后上演了如出一轍的“人間蒸發”。2010年9月,建外SOHO店突然關閉后,中體倍力將建外SOHO未到期會員的會籍轉入陽光100店,但剛剛7個月后,陽光100故伎重演,不同的是,這一次沒人對會員的會籍轉續和賠償“給出說法”。
無獨有偶,從2007年開始,號稱全國連鎖的“法國品牌”——“柔婷美容機構”開始在全國各城市遍地開花,隨后又陸續關門,在各城市頻繁上演“關門戲法”,僅廣州一地的柔婷門店在一夜之間就由200多家剩下60余家。
而較之中體倍力更甚的是,柔婷美容的會員們很快發現,當接到店方裝修結束、重新營業的電話后,原來褐色的“柔婷”招牌改成了淡紫的“詩婷”;因為“引進了十幾種新項目,必須重新交錢購買”,所以會員們手里“終身”消費的“至尊卡”需要繼續充值2600元作為啟動資金,“否則原卡作廢”。
“至尊卡都是1萬元以上的,好多人都是剛辦的卡,為了讓損失小一點,只好再交2600元的啟動資金。”北京的陳女士手里至今還有沒有用完的美容卡,“每一次美容院都會不停推薦她們新的美容產品和套餐,這些從按摩到美白、激光和瘦身的項目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都是預付費的項目。”
“單次680元,辦卡380元,每次都被推銷地又多買了一些,卡里的錢花出去的沒多少,總有添進去的。”陳女士說。
而隨著預付卡消費的廣泛使用,一些高檔消費會所也開始步其后塵。2011年2月,北京朝陽區觀湖國際高檔小區內的名流會俱樂部突然停業,俱樂部500余名會員中,200余人辦理的是預付費近10萬元的終身會員卡。
推薦閱讀
央行支付牌照發布接近一年,已有101家企業獲得支付許可。隨著獲牌企業的增多,各大支付企業的差異化定位日趨明顯。本月初,快錢在101家獲牌企業中率先宣布啟用全新品牌形象,定位于“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流動資金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沉睡余額經濟”驚人 消費卡沉溺金融誘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525/6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