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央行公布首批獲牌企業名單剛好半年,趕上“頭班車”的企業,在拿到牌照半年之后,開始進入了真正的發力階段,整個產業競爭也從無序過渡到有序。
率先推出了快捷支付;而以行業應用見長的快錢也隨即推出了快+支付平臺及相應的手機支付戰略;匯付天下則繼續深耕航空和基金;而易寶則聚焦于游戲的手機支付……可見,第三支付企業的競爭開始轉向細分市場。
市場競爭進入細分市場
2011年第三季度,我國支付行業全面進入監管時代,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艾瑞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支付行業支付業務交易規模超過6000億元,這還不包括廣闊的線下支付市場。
然而,目前該行業仍處于“微盈利”時代,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盡管央行支付牌照的兩輪發放,賦予了第三方支付更多的業務范圍,但從現實來看,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競爭依然集中在、航空客票、電信繳費、等傳統電商領域,這些領域可供分割的蛋糕有限,企業亟需尋求新的突破。
如果要謀求更大的成長空間,那么必然要深耕細分市場,形成各自特色。根據中國研究中心公布《2011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只統計B2B、B2C、C2C市場)交易額達到2.95萬億元;其中,B2B交易額達到2.6萬億元,相比之下,B2C與C2C交易額相加也只有B2B的十分之一強,對于第三方支付廠商而言,B2B領域蘊藏的巨大市場不言而喻。
在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大局趨于穩定后,支付寶、快錢等龍頭企業不約而同地開始將觸角伸向跨境電子支付領域。今年9月5日,支付寶收購了安卡國際集團旗下安卡支付,在進入國際航空支付領域的同時奠定了深度拓展跨境業務的基礎。而快錢公司在海貿會年會上首次發布了專為外貿電商企業量身打造的國際收匯解決方案。這不僅是第三方支付企業將眼光瞄準跨境電子支付這一極具潛力的準藍海市場的標志,也可視為是在“后牌照”時代,以快錢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在B2B領域謀求更大份額而作的轉折。
對于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進軍跨境支付,院長兼首席分析師曹軍波指出,當前電子支付企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航空、等熱點領域。而外貿電商這樣的新興領域因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和頻繁的資金流動需求,無疑為支付企業提供了新的成長空間。快錢等第三方支付企業大舉涉足跨境支付,在展現其行業開拓能力的同時,也將有助于其自身實現進一步的規模化擴張。
本土支付企業搶占先機
選擇哪個領域作為突破口,背后體現的是企業的前瞻性戰略眼光。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0年中國國際貿易進出口總值將近3萬億美元,外貿電商占比雖然較小,但增長速率突出,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全球越來越多的企業商家都利用電子商務手段在中國尋找質優價廉的供應商。此外,更多海外中小買家也通過網絡方式與國內供應商建立聯系,以降低初期采購成本。據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數字服務中心預計,2011年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達到36.1萬億美元。中國商務部發布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稱,到2015年,應用電子商務完成進出口貿易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0%以上。
國內小宗外貿平臺中國制造商總裁卜凱軍在談及外貿電子商務和內貿電子商務區別時表示,外貿電子商務比較國內電子商務,屬于高附加值領域。所以,外貿商家擁有更多的利潤空間為更好的支付手段買單。同時,多名業內人士表示,高速發展的在線外貿還需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降低貿易風險。分析認為,電子商務天生的虛擬特質,加上外貿從生產到銷售終端面臨比內貿更廣的貿易范圍,加強電子商務誠信機制、風險防范體系建設,降低線上欺詐等問題的發生率,都是不能忽視的課題。
細觀現下跨境支付領域,以快錢為首的本土生力軍們,在產品對于用戶的貼近性上有著更大的優勢。例如快錢在此次發布的國際收匯解決方案中,除了支持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JCB等國際卡支付,在全球范圍內覆蓋4大國際卡組織的近15億張信用卡之外,快錢通過與全球最大的跨境匯款機構——西聯匯款的合作,原創性地為商家提供一體化結匯服務。這不僅讓支付與結匯一站式地高效整合,還為商家節約了匯率轉換成本,同時也免除了商家煩瑣的結匯手續和合規風險。另外,在交易安全性方面,快錢通過與支付風險服務機構——CyberSource合作,采用專業化的風控服務,為商家建立有效的防欺詐機制,屏蔽商家風險,在支付過程中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商家的利益。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獲牌半年各自為戰 加速細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208/2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