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和“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的熱潮,第三方支付不斷向細分領域滲透,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專家認為,國內第三方產業將逐步進入黃金發展時期,行業整體將更趨規范,其中移動支付預期將成為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和熱點。
“黃金十年”將到來
“作為平臺經濟的另一種類型,第三方電子支付正迎來黃金發展時期。央行監管政策出臺、牌照的發放,標志著該行業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維炯教授說。
匯付天下CEO周曄認為,支付行業的空間巨大,中國接下來的十年,無論是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還是傳統收單業務都將迎來空前大發展,將迎來一個支付的“黃金十年”。
第三方電子支付不僅是一種新型的平臺經濟,而且也為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資金流的高速公路。從工具來說,電子支付有三種業態:傳統電子支付、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第三方支付都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從電子支付來看,即傳統的POS,其實到目前為止,中國POS的裝機僅有350萬臺,而美國保守估計是1000萬臺,因此可以看到,在未來三到五年,中國的POS裝機量會突破1000萬臺,哪怕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也會面臨一個非常高速的發展。 “如果說電子支付還是一個高速發展期,互聯網支付是一個超常規的發展,移動支付將會是一個爆炸性的發展。 ”周曄說,2000年以前是電子支付時代,主要以卡支付為主要方式,2000年-2011年則是互聯網支付時代,電子商務蓬勃發展。2011年以后,行業將逐步迎來時代。
支付行業現“三種變化”
為規范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央行規定第三方支付企業必須獲得支付牌照后才能商業運營,否則自2011年9月1日起將被禁止繼續從事支付業務。迄今為止,央行已分兩批共為40家企業頒發了支付牌照。
東方電子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亞東認為,“作為新興行業,第三方支付行業在正式納入央行監管框架后,其草根性的業務創新階段將逐漸向合規性的業務完善階段轉型。”
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CEO表示,在經過兩輪的支付牌照發放以后,支付行業出現了三種變化:一是交叉定位要比以前明顯了,拿到牌照后企業開始真正思考定位問
題了,二是企業開始考慮如何以產品業務的創新來避免同質化競爭,三是后續發放綜合性牌照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行業的準入門檻在提高。
研究機構賽迪顧問表示,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發放,將推動部分短期內未獲牌企業停止支付業務或被有牌照企業兼并收購,行業內魚龍混雜的無序競爭局面將得到改善,優勢企業將專心于技術研發、便捷支付業務探索,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今年下半年以來,繼支付牌照發放后,順利取得牌照的一些支付企業開始不斷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快在細分市場的跑馬圈地。()9月上旬宣布收購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安卡支付,該次收購也是央行首批牌照發放后,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首次公開披露的并購行為。
“牌照的發放,將促使支付市場發展格局發生深刻變化,高集中度的市場競爭格局將被打破”。艾瑞咨詢(微博)分析師王維東表示,支付牌照發放后,支付行業的參與主體將大幅增加,同時支付企業也將進入更多的傳統應用服務領域進行拓展,市場集中度將顯著分散。除此之外,在周曄看來,隨著支付牌照的發放和實施,支付行業市場規則將在三年內確立。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208/2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