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么能迅速提升宅家的幸福感?那「投影儀」必須擁有姓名!但常常有人買了投影儀就后悔,只能閑置吃灰!這是怎么回事?
——在沒弄清楚怎么挑投影儀之前,千萬別下手了!
很多用戶連投影儀的用途、參數都沒搞清楚,就隨隨便便買了個“山寨”玩具回來,不后悔閑置才怪了。不同價位、不同參數,哪個投影儀性價比高?今天就給大家好好屢屢。
一、堅持“8不買”,都是花錢買的教訓
1、LCD顯示技術的不要買
☆LCD投影儀的特點是光效低、對比度低、色域窄、色彩差、壽命短,所以不推薦購買。
單LCD技術:指圖像顏色是通過液晶獨立控制每個像素中的紅綠藍各個部分的明暗,經過合成通過單片液晶面板所得到彩色的圖像。
一般來說,幾百塊錢的投影儀,都是用的單片LCD技術,雖然賣的很便宜,但是顯示畫面糊的不得了,中間亮四周黑,大部分白天都泛白,根本看不清。
主流投影儀基本上都是3LCD技術和DLP技術,兩種技術各有優勢,都值得入手。
3LCD技術:主要由分光、LCD面板成像、彩色畫面合成、畫面投射四個步驟完成。
3LCD技術在成像的色彩的亮度更高,畫面對比度更強,色彩還原度會更好。但生產成本極高,目前技術主要掌握在索尼和愛普生手中,價格會高。
DLP的技術:將燈泡發射出的強光,經過均勻化處理后通過色輪,色輪會將光分成RGB三色(或者RGBW等更多色),分色后的光線再由透鏡投射在DMD芯片上,最后由DMD芯片來完成投影畫面動作、色彩的組合,經反射后在投影屏幕上成像。
DLP技術是提升了色彩的層次感,使得畫面更加自然生動,而且DLP技術的原理更通俗易懂,也能應用于更多的場景。
2、燈泡光源的不要買
目前主流投影儀的光源大多數以燈泡光源、LED光源、激光光源為主。在亮度方面,激光和燈泡都明顯優于LED光源,那為什么還是選擇了LED而不建議燈泡呢?
☆因為燈泡光源真的成本太高。
燈泡使用壽命在標準模式下約為2000—3000小時,日常觀影可能每年就要換燈泡,后期維護成本可不低。如果投影儀燈泡損壞,還可能導致昂貴和惱人的停機時間,以及采購和更換燈泡等潛在問題。
相對而言,LED光源在可靠性和便利性上得到了彌補,而且價格便宜,還有著低熱量輸出的優點,如果安裝的投影儀需要始終運行,那么LED投影儀是很好的選擇。
激光光源更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抗光性好且有極佳的投影效果,一般都是高端大牌的旗艦版和頂配機型在用,有預算的朋友就直接選激光就行。
3、亮度低于1000ANSI流明的不要買
“買投影就是買亮度,亮度夠高你看得就夠舒服!”
☆亮度低于1000ANSI流明的就不要買了,低于這個數值,白天拉窗簾兒,你也看不清。
(左:小于500lm,右:大于2000lm)
不過,有些商家會在亮度參數上玩一個小小的文字游戲,用光源流明代替“ANSI流明”,偷換概念。如果看到產品頁標注的是光源流明,最好詢問一下商家產品的ANSI流明是多少。
光源流明:是指投影機里面的光機亮度,實際投射出來的亮度會比這個數值低很多。
ANSI流明:是投影儀實際投射出來的亮度。
換算公式:ANSI流明=0.8ISO流明=4光源流明,學會了可以自己換算,千萬別被不良商家的虛標給坑了。
4、分辨率低于1080P的不要買
☆投影儀分辨率越高,畫質越清晰。低于1080P的投影儀,就不建議考慮了,畫面效果是真的差。
畫質清晰度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是720P<1080P<4K,分辨率越高,畫面越清晰通透。目前大部分投影儀都采用了1080P或4K分辨率,在選擇時比較建議大家選擇1080P和4K分辨率,畫質細節更出色,色彩也更鮮艷。
但是有些不良商家喜歡玩文字游戲,這邊就有了兼容分辨率和標準分辨率的區分,兼容分辨率往往比標準分辨率更高,在選擇投影儀分辨率時,我們要以標準分辨率參數為主。
標準分辨率:投影儀的物理分辨率,可以簡單理解為投影儀的最佳分辨率。
兼容分辨率:投影儀支持輸入信號的分辨率,與實際顯示畫面沒有必然聯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臺標準分辨率為1080P的投影儀,播放1080P格式的視頻可以展示出它的最佳畫質,兼容4K分辨率,可以播放4K視頻,但是會將4K壓縮到1080P來播放,實際看到的畫質依然是1080P。
5、芯片大小低于0.33DMD的不要買
☆顯示芯片的尺寸直接決定了一臺投影機畫質的上限。顯示芯片大小低于0.33DMD的投影儀,不要買。
1)0.23DMD顯示芯片對應原生480P的分辨率,往往用在比較低端的家用投影上。
2)0.33DMD顯示芯片對應720P的原生分辨率,大多用在一些入門級的機器上。
3)0.47DMD顯示芯片對應1080P的原生分辨率,則用在旗艦級家用投影上,也會運用在4K投影上。
現在有些商家也會利用XPR高速抖動技術,拿0.33DMD的芯片模擬1080P畫質,拿0.47DMD的芯片模擬4K畫質。這就是為什么會有“抖1080P”、“抖4K”的說法。價格比起來那是真香本香了,至于畫質嘛,各位自己看圖分辨吧。
6、投射比數值太大的不要買
☆投影儀的投射比越小,能在越小的距離內投射出越大的尺寸。推薦選擇投射比采用1.2:1的,適合大部分家庭。
投射比:即焦距=投影距離/畫面寬度
目前市面上的投影儀分為:長焦、短焦、超短焦,正常投射比范圍在1.5-1.9m。投射比<1時為短焦,<0.4為超短焦。焦距越小,投影儀跟幕布的距離越小,空間面積就可以越小。
舉例:假如你選擇了一款正常長焦投射比為1.5的投影儀,投影距離為2.5m,那么投影幕布的寬度應該是:2.5÷1.5≈1.7m,按照這個參數去選就行了。網上也有很多這種投影距離計算器,如果實在搞不懂,用這種方法也是可以的。
7、內存小于2G+16G的不要買!
剛買投影沒幾天就卡,按遙控器畫面都沒反應?投影儀容易死機有三個可能性——
第一種機器內存比較小,運行軟件速度就比較慢;第二種儲存空間比較小,裝軟件太多,系統就跑不動;第三種CPU配置比較低,解碼速度就比較差。
所以投影儀想不卡,首先內存一定要大,機器內存至少要2G,儲存空間至少要16G。其次就是要選擇主流的CPU,選購投影儀的時候記得首先選擇MTK9669。
8、沒有梯形校正和自動對焦功能的不要買
很多時候,我們的投影儀不能正好裝在屏幕的正中間,所以梯形校正和自動對焦是一定要有的!
自動對焦一需要注意投影儀是不是全自動的還是手動的,手動的可以不用考慮了。梯形校正上需要注意投影儀支不支持全向自動梯形校正,有的投影儀是四向梯形校正的,最優的是全向自動梯形校正!
二、選購投影儀,從需求出發
避開了上面8個大坑以后,就能放心在有限的預算中,追求自己理想的投影儀了。可能會有人說“只想看推薦,參數什么的太麻煩了,只想抄作業啊”,這里我也給大家安排了,僅供參考哈。
1)追求影院沉浸感!
如何你追求那種影院的沉浸感,通常在面積小、光線暗的空間,比如臥室,用來看電影煲劇、玩游戲的話,那么亮度也就不那么重要,在1000ANSI流明左右就可以。(我們去電影院,人家也不會開著燈給我們放電影。)
此款當貝D5X投影儀,1100ANSI流明亮度、1080P高清分辨率,采用0.33DMD芯片,在畫面細節上更出色。
此款極米NEW Z6X投影儀,擁有800ANSI流明亮度、1080P分辨率,采用了0.33DMD芯片,畫面色彩豐富。
2)追求白天不拉窗簾,方便觀影!
想要在白天不拉窗簾的情況下,投影儀還要能看出來,選擇2500ANSI流明以上的投影儀。
此款當貝X3投影儀,采用ALPD激光光源,3200ANSI流明+1080P分辨率+0.47DMD芯片,畫面色彩細膩清晰。
此款愛普生CH-TW5700投影儀,采用3LCD顯示技術,2700 ISO流明+1080P分辨率,白天觀看也清晰。
大屏體驗需求的增加,讓投影儀市場愈發龐大,但是投影儀產品魚龍混雜,價格參差不齊,如果不提前做了解,很容易入坑,大家一定要小心!如果你喜歡以上內容,歡迎點贊收藏!
推薦閱讀
Forter 分析數據欺詐率趨勢2022年與2021年相比由2.5%上升至5%
當下,物價飛漲的情況幾乎隨處可見,尤其在食品和能源領域,這導致許多家庭面臨嚴重的基本開支上漲。在經歷了艱難的2022年之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預測的2023年全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31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