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5的攝像頭變化在同代看來很正常——加入雙攝但犧牲了光學防抖,但卻在同行都“退化”到1200萬大像素方案時,堅持1600萬的高像素方案,這些都是廠商設計時的取與舍。但對比用著舊的ISP、舊的傳感器、更小的光圈,但有光學防抖的一加3T,進光量提升34%的一加5,究竟能不能抵消光學防抖缺失帶來的影響?這就是此次對比的主要疑問:

本文的框架源自一加5的詳評,去掉了雙攝虛化等部分,之前因篇幅所限無法加入的樣張悉數放出。詳評可以查看《唯快不破 一加5詳細評測》。S8和iPhone在這里作為標準樣張,分別代表頂峰和頂級的基準線,后面還會加入無光學防抖IMX362的努比亞Z17作為參照。
拍照體驗方面,除了弱光取景的卡頓比前代稍微嚴重外,一加5的快門響應、成像速度、HDR/HQ和夜景算法處理速度都有一定提升,也沒有以前HQ模式連拍后快門需要等待的小遺憾,是現役拍照體驗的第一梯隊。取景時的畫面對比度、飽和度、清晰度都要優于一加3T,很容易會給人一種拍照更好的錯覺。
但一加5沒有光學防抖,弱光和HQ模式的成品率都有比較明顯的退步。IMX398相對298強化的對焦功能在弱光場景有一定的進步,弱光對焦雖然和全像素雙核對焦的S8還有差距,但已經能輕取iPhone了。
長焦雙攝

參數說明:一加5長焦鏡頭和iPhone一樣,在光線較弱的場景無法觸發。但特殊的是:其長焦副攝是在1.6倍變焦時切入;而且被遮擋后,它也會不定時地嘗試切換回長焦;副攝切入后,無論變焦倍數多高,樣張輸出都是2000萬像素。
一加5的兩個攝像頭傳感器尺寸都是1/2.8英寸,軟件顯示焦距分別是4.1和5.5mm,等效24mm和32mm,焦距差在1.3倍左右。兩顆攝像頭1.3倍的焦距差疊加0.8倍的像素差后,就接近1.6倍了。但一加5的實際廣角/取景范圍,和等效28mm的一加3T基本一致,這個24mm的等效焦距,估計是系統信息錯誤。
一加5的長焦攝像頭,未能做到和iPhone一樣的2倍光學焦距,主要原因可能上為了權衡傳感器尺寸和厚度(iPhone只有1/3英寸)。對比iPhone光學長焦,一加5的主要劣勢是放大倍數和同距離下的虛化能力(影響人像模式),優勢是視野范圍/廣角更大、同情況下的進光量更多,對防抖要求更低,畫質會更好一些。
拍照體驗方面,一加和iPhone一樣,在快門旁邊加了個2倍變焦的按鈕,左右滑動可以精細“調焦”,但連續變焦時畫面和按鈕響應等交互上還有改進空間。

超遠景2倍長焦辨析力對比1

超遠景2倍長焦辨析力對比2
雖然需要算法積累的人像模式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長焦鏡頭+2000萬像素傳感器+銳化算法,一加5的極限辨析力,輕松壓倒iPhone那只有1200萬像素的真·2倍長焦。雖然白平衡還有小問題,但白天場景效果拔群。
絕對畫質對比

白天HQ模式對比

弱光HQ模式對比

弱光HQ模式放大
一加5也保留了特色的HQ模式,官方的解釋是“像素優選”技術,光線較好的情況下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底噪,對辨析力和細節觀感都有提升。可能是固件還沒完全優化好,一加5的HQ模式出現局部模糊的幾率比一加3/3T要大一些(Pixel的HDR+有時也會有局部合成模糊的問題)。
而弱光場景,對比自動的夜景降噪,HQ模式反而會顯得細節噪點更多,但ISO更低、辨析力保留完整,且現在多張連拍也不再有等待畫面,不會影響拍照體驗,建議長期開啟。如果你發現手上的一加手機拍照不如媒體說的那么強,請檢查一下HQ模式是否開啟(下方樣張統一采用HQ模式)。
室外日光場景

日間超遠景

日間超遠景中央放大

日間超遠景中央下方放大

日間超遠景2中央放大
室內燈光場景

室內燈光場景1

室內燈光場景2

室內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

室內燈光場景3中央放大

室內燈光場景4

室內燈光場景5中央放大
室外燈光場景

室外燈光場景1

室外燈光場景1中央放大

室外燈光場景2

室外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

室外燈光場景3

室外燈光場景3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

弱光場景1

弱光場景1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2

弱光場景2中央放大

弱光場景3

弱光場景3中央放大

極弱光場景1

極弱光場景1中央放大

極弱光場景2

極弱光場景2中央放大

極弱光場景3中央放大

極弱光場景4

極弱光場景4中央放大
一加5的實際成片表現略好于預期,白平衡和測光都比前代稍準,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更高,更討好眼球。一加5即便弱光場景能做到小輸一加3T的程度,噪點控制可圈可點,但光線稍微差一點就會被大像素方案的S8與iPhone拋離。
在燈光和弱光場景這種“高像素+光學防抖”方案優勢最大的場合,一加5和一加3T一比,就顯得非常尷尬了。一加5和一加3T的主要弱處是小像素(特指單位像素尺寸)方案固有的極弱光吃力。
同代對比


日光遠景與放大

日間場景2

燈光場景1

燈光場景1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2

燈光場景2中央放大

燈光場景3

燈光場景3中央放大
在同代產品幾乎都已經“退回”1200萬像素之后,一加5在光線較好的日光和燈光環境下,像素優勢明顯,但光線變差之后,畫質劣化的速度會比大像素方案的同代產品要快。
小結
雖然加入了虛化和長焦雙攝,但一加5的整體拍照水平還是退步了,而且退步最明顯的還是用戶最常用的燈光場景。實際樣張很殘酷地告訴大家,在一加上,即便一加5用著有小提升的傳感器,進光量提升34%,但大光圈方案還是輸給了用著老傳感器+光學防抖的一加3/3T,而且還輸不少。
而一加5的IMX398傳感器本身,倒是明顯改善了一加3/3T偶爾對焦偏慢,以及點狀弱光場景對焦慢的問題。而驍龍835的新ISP也帶來了更快的多幀合成速度,讓招牌的HQ模式不再影響使用體驗。但如果說放棄光學防抖,是為了加入虛化和長焦雙攝這些還不成熟的功能,那確實是得不償失了。題外話,數毛黨只能為雙攝過渡期的集體拍照倒退感到無奈了。
推薦閱讀
近兩年,"互聯網+"已逐漸融入人們生活,智能化已經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逐漸升溫的智能投影迎來新的“爆發”口。今年智能投影市場規模預計可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取與舍 一加5/一加3T/Galaxy S8/iPhone拍照對比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30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