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概念還是做產品? 看野獸騎行與樂視對自行車的不同玩法
美國拉斯維加斯CES2016展會在CTA總裁蓋瑞·夏培羅的開場主題中如期進行,本屆CES大會可謂看點多多,今年的汽車新聞也是重磅。樂視此前先發制人,于北京時間1月5日中午12點發布了樂視Faraday Future概念車,率先帶來了閃瞎眾人雙眼 “屬于未來”的智能汽車,搶了頭彩。
然而,如此高調奢華的出場卻并未為樂視贏來點贊,雖說其造車理想和情懷值得肯定,但在CES2016展會上,卻依舊遭到各方質疑。從出發點上看,樂視玩的是生態圈,不夠認真;從行業技術上看,其缺乏核心技術與數據,盡管投資了Atieva仍是遠遠不夠;從投資角度看,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融資難,并未有足夠的錢來支撐偉大的夢想。當然,Faraday Future概念車的不受待見并不難預見,其早有五個月前的超級自行車作為前車之鑒。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5年,樂視體育于8月11日正式發布首款智能化城市自行車,然而這款自行車一經面世,便一舉招攬知乎等地諸多網友漫天遍地的吐槽,各路技術大神、公路黨、騎行發燒友都紛紛從設計、配置、工藝、智能等方面對此車進行批評,甚至將這款智能自行車形容為“稚能自行車”,被評價為“普通人嫌貴,騎友看不上,土豪不騎。”
樂視的發布也算是國內大公司,特別是傳統自行車大廠和互聯網公司正式公開講智能自行車產品,然而樂視似乎是把自行車當成了一個兩輪的“超級汽車”在做。在發布會后,一位樂視超級自行車的工作人員在面對樂視體育自行車直播群里炸鍋的現象時,無奈解釋道:“我們的車是針對普通大眾的,不是你們這些車友!”如此看來,或許就連樂視自己都沒有想明白,這自行車目標人群到底是哪些人。同時發布的還有被稱為“BiU(自行車愛你)”的共享騎行計劃,但從一味只做噱頭而不認真做產品的態度來看,樂視縱然員工眾多,可在對智能自行車的定位上,也應該就是一個自行車版的智能硬件。
同樂視已經推出的“智能自行車”項目相較,大部分互聯網巨頭對于智能自行車更多的是只見概念不見產品。2014年11月互聯網巨頭百度的“DuBike”項目開啟了智能單車浪潮的序幕,卻在最后疑被百度砍掉,去年年初投資了手機騎行應用“騎記”的小米,也曾傳出將布局智能自行車。而包括三星、聯想、索尼等互聯網及消費電子產品巨頭,也均被指有意開發智能單車產品。
較于互聯網巨頭遲遲未能面世的智能單車,多家創業公司的產品則落地迅速,京東眾籌平臺截至去年7月底就已有超過30款智能單車類產品眾籌。對創業公司智能單車產品來說,眾籌大大減輕了營銷壓力,提供了一個讓自己迅速走紅的低成本平臺。在這波智能單車熱潮之中,也不乏渾水摸魚者,由于本身產品的成熟度、可靠性等問題,以及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等問題,一些智能單車產品在爆紅之后,卻遇上了許多麻煩。運動自行車項目本就難以成功,帶上智能難上加難,已有許多公司栽了跟頭。
眾多的智能單車產品與團隊提供了一個又一個的失敗案例,當前能夠成功存活下來的創業公司已算得上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野獸騎行便是其中之一。
野獸騎行是一家典型專注于騎行運動領域的互聯網科技創業公司,旗下產品有SpeedX碳纖維運動自行車、SpeedForce一體式碼表以及野獸騎行APP。與其他公司整車研發的思路不同,“野獸騎行”是從軟件入手,通過配件和軟件,實現自行車的智能化功能。
野獸騎行美國眾籌影片截圖
“APP+配件”始終是野獸騎行始終推崇的基本邏輯,這不僅是自行車運動智能化的最佳途徑,同樣也正是這一點使得李開復、徐小平等人對這家新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青眼有加,只有利用智能中控配件產品收集的各種騎行數據和APP構建強大的騎行社區,才能最快速的實現自行車運動智能化這個根本目標。絕非智能自行車本身。試想一下,對于那些關心自行車運動智能化的用戶,他們會花幾千塊錢買一輛新興的質量有待考證的智能自行車,還是選購值得信賴的品牌自行車外加一個幾百塊智能中控。
野獸騎行美國眾籌影片截圖
與其他騎行類APP相比,野獸騎行的區別主要有三點:簡約直接的交互設計。騎行APP的根本就是簡約好用,圍繞用戶需求,野獸騎行力圖將減法做到底。其次是以故事為導向的工具性APP。“每一次騎行都是一段故事,野獸騎行就是要用優雅的方式幫助用戶進行分析。騎行數據報告,圖片分享,排名競速,騎行游記,每一處都力求帶給用戶美感。”還有就是針對硬件設備的開放,對接各種硬件設備。單純利用手機GPS對騎行數據的監控無法精準的獲取騎行全方位數據,野獸騎行搭建了一整套硬件對接平臺,目前已于市面上超過5家智能硬件制造商談妥合作,對接其數據接口。
野獸騎行APP截圖
智能騎行創業的未來將屬于做自行車智能配件+APP的創業公司,以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只做噱頭而并非真心實意推出為用戶量身定制的產品之方式,必將無法長遠。野獸騎行將智能配件安裝在自行車把立位置,自行車啟動時能夠記錄騎行速度、里程、時間等信息,這些數據可以與野獸騎行 App 同步,實現了騎行數據的全方位記錄、騎行社區、導航、防丟、安全燈等核心功能。用戶會對這樣的創新產品充滿好奇,在經過行業中產品的依次迭代,真正展現在用戶面前的是能夠為用戶帶來真正便捷、智能的自行車。
推薦閱讀
回想起90年代末一臺電腦最少要1萬塊人民幣,那個時候電腦是筆者這個80后只能想象的神器,隨著科技飛速的發展,人們收入的提高,電腦熱猶如浪潮般席卷 我大中國,筆者也在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玩概念還是做產品? 看野獸騎行與樂視對自行車的不同玩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9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