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建設“世界手機之都”規劃發布 研究學者指出產業鏈高端環節缺失要“補課”
2.63億
2014年,惠州市手機產量約為2.63億部,平均每分鐘生產約500部新手機,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6、全球總產量的1/8,產值規模達到1392.59億元,已是全球重要的手機生產制造基地和產業集聚區。
31%
目前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出貨量的31%,智能手機用戶數超過5億,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和消費市場。
廣州日報惠州訊 (記者秦仲陽 通訊員李郁英)作為第四屆中國惠州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云博會”)的重頭戲,2015年中國手機產業年度報告暨惠州市建設“世界手機之都”發展規劃發布會昨日在惠州會展中心舉行。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發布了中國手機產業年度報告,并對惠州建設“世界手機之都”發展規劃進行了解讀。
關聯企業近千家
蘋果屏幕惠州造
日前,惠州市政府常務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惠州市建設“世界手機之都”發展規劃》,規劃到2025年將惠州市建成全國乃至全球手機產業重要的生產制造、創新研發、品牌聚集、文化傳播基地,打造成為“世界手機之都”。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以“什么是世界手機之都”“惠州距離世界手機之都還有多遠”“如何加快建設世界手機之都”三個題目對惠州的規劃進行了解讀。王鵬認為,“世界手機之都”指的是手機產業領域具備雄厚的產業發展基礎、全國領先的產業發展水平、持續旺盛的產業發展潛力的城市。
經過20年的發展,惠州的電子通訊產業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手機產業版圖——從移動運營商、系統集成商、終端設計和制造商、系統服務商、芯片設計研發、增值服務商到零配件制造供應等各個環節,都有企業從事其中,惠州初步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手機制造產業鏈群落。
惠州三星電子是韓國三星集團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目前在惠州市有55條生產線,去年產量為1.52億部,2015年的訂貨量是1.27億部;TCL集團已成為全球第六大移動通信終端廠商,去年手機產量7000萬部,排全球前六。此外,惠州還有聯想、德賽、僑興等手機廠家,擁有手機關聯企業近1000家,形成集手機整機方案設計、平板電腦方案設計、線路板集成制造、視頻圖像處理器、發射芯片、背板制造、天線、玻璃基板、觸摸屏、鋰電池、充電器、藍牙耳機、攝像頭、光電模組、無線模組、手機外殼/支架、指紋鎖、振動器、彈片/按鍵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公司的玻璃屏幕和70%電源管理系統都在惠州生產。
“全球8部手機里,就有一部產自惠州。”王鵬認為惠州手機產業發展良好,具有打造“世界手機之都”的基礎。尤其是在制造能力方面,惠州本土企業具備一定集聚效應和全球影響力,龍頭企業具有較大的全球影響力。
以低價走量為主
智能手機產量低
如何將惠州市打造成“世界手機之都”?王鵬認為應該以加強手機產業的“制造之城”、“創新之城”、“品牌之城”、“文化之城”建設作為重點。
他建議,惠州要塑造重點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要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產業園區,要形成城市獨特的手機文化,比如要打造以手機為主題的線上線下景觀,要建真正意義的手機博物館,全面展示手機發展史,持續舉辦手機設計及軟件研制大賽等。
惠州目前與“世界手機之都”還存在一定差距,包括價值鏈高端環節缺失,核心零部件如芯片、關鍵元器件、觸控模組等主要依靠外來進口,主要產品以低價走量為主,智能手機產量占比偏低;產業帶動輻射能力不強,在珠三角經濟區的手機產業分工中,惠州主要承擔產品制造業務,對深圳起到支撐配套作用,手機企業的研發設計、服務部門和孵化機構入駐數量少;尚未形成名園名企品牌集聚效應,公共服務平臺尚不完善。
另一方面,已連續舉辦3年的“中國手機創新周”、“中國手機創新設計大賽”等活動,吸引了來自業界企業家和專家的廣泛關注與參與,可以為惠州建設“世界手機之都”加分。
據當天發布的手機產業年度報告,目前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出貨量的31%,智能手機用戶數超過5億,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和消費市場。
推薦閱讀
11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疆創新(DJI)日前發布機載超級電腦“妙算”Manifold,“妙算”Manifold可讓大疆無人機實時執行各類非常復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全球每8部手機就有1部惠州造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9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