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產品發布會上發布了Galaxy的一系列新品,其了GalaxyGear智能手機熱潮之后,“可穿戴設備”又成為IT界的熱點話題。隨時隨地穿戴在身的智能設備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浪潮下最惹眼的弄潮兒。智能手表
“JawboneUP”、“三星GALAXYGear”、“GoogleGlass”,現在消費者已經能夠看到諸如此類許多實實在在的可穿戴產品。
雖然目前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和使用體驗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如GoogleGlass等產品也尚未真正上市銷售。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將是一個遠遠超越PC以及智能手機想象空間的市場。
如果說PC時代,電腦占據的是人們大部分的辦公時間;智能手機時代,手機則是陪伴了人們大部分的生活時間;而未來,無處不在的可穿戴設備很可能將“7乘24小時”地伴隨著人們的工作生活。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穿戴設備上能發掘的商業價值將會更大。它也將更加直接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2-2013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各種設備出貨量達到230萬部,市場規模6.1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市場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超過4000萬部,市場規模達到114.9億元。
與智能手機的市場規模相比,可穿戴設備目前還微不足道,但是作為未來移動互聯網的新入口,它已經成為各大廠商競相布局的戰略要地。
僅僅以智能手表為例,就有眾多不同背景的廠商已經迅速推出了產品。比如來自消費電子行業的三星推出了GALAXYGear、主做上游芯片業務的高通發布了Toq手表以及國內一些互聯網背景的公司如盛大果殼,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智能手表。
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目前各大廠商都還在培育市場的階段,大家都在摸索用戶的需求。但是未來,可穿戴設備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而屏幕技術、電池續航能力等方面將成為競爭的核心要素。
未來究竟誰能領導市場,現在還很難判斷。不過三星方面則認為,他們在芯片、存儲、屏幕技術等方面的垂直整合能力,將為其帶來更多優勢。特別是三星目前正在力推的柔性顯示屏技術,未來將成為可穿戴設備不可或缺的核心。
“智能手表”試水
目前,很多廠商都把“智能手表”作為其試水可穿戴設備的首個方向。三星也是如此,在今年德國的IFA國際電子消費展上,三星在發布新一代大屏旗艦機GALAXYNote3的同時,還同步推出了其首款智能佩戴設備——GALAXYGear。
它在1.63英寸的屏幕上配置320x320像素分辨率,高達277的PPI,這樣的清晰度使GALAXYGear遠遠甩開了同類產品。
同時,三星為智能手表深度定制了一套Android系統。主要通過手勢操作,來實現對手表的控制。
根據三星的介紹,GALAXYGear的一大觸控優勢在于,通過滑動和點擊就可以完成絕大多數操作,這樣可以省去機身很多不必要的累贅按鍵。比如,當用戶在GALAXYGear處于桌面狀態時向下滑動,可以直接進入拍照功能;而向上滑動則可以快速進入撥號界面。
另外,GALAXYGear與其他產品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腕帶上配備了單獨的攝像頭。像素達到了190萬,可拍攝最大尺寸1392×1392的靜止照片,攝錄最長15秒的720P高清視頻。
從目前三星對于GALAXYGear的功能設計來看,它的定位還僅僅是作為Note3的一個配件。
GALAXYGear與三星Note3可匹配互聯,實現信息同步。通過“智能傳遞”(SmartRelay)功能,當用戶收到新的信息或未接來電,GALAXYGear就會智能解鎖,用戶要快速瀏覽新信息以及查看新通知只需一步,無需繁瑣操作。
一個典型的使用場景是,用戶將Note3放在包里,通過Gear手表就可以查看消息,不必頻繁地掏出屏幕巨大的手機,也不用擔心錯過了重要信息。
據內部人士透露,三星旗下將有更多設備可以與GALAXYGear的匹配互聯,包括了GALAXYS4、GALAXYSIII、GALAXYNoteII、GALAXYMega5.8、GALAXYMega6.3以及GALAXYS4Zoom。據悉前三款設備只需將系統升級至Android4.3就能實現互聯,而后三款設備可以通過下載補丁的方式實現與GALAXYGear的互聯,加上GALAXYNote3和GALAXYNote10.1的原生支持,屆時將有8款設備擁有這種搭配GALAXYGear的智能體驗。
Gear手表目前僅僅是三星在可穿戴設備方面一個小小的試水。未來,三星可能會有更多功能更強大,更獨立的可穿戴設備亮相。
柔性屏幕的想象空間
在不久之前的三星分析師財報會上,三星電子CEO權五鉉(KwonOh-Hyun)向外界展示了三星目前正在全力研發的五大類新產品,包括手機平板、曲面手機、可穿戴設備、(屏幕)彎曲手機和折疊手機。
無論是曲面手機還是折疊手機等產品,這些目前我們看來還很遙遠的產品,其核心都是柔性屏幕以及相關的電池等技術。
《華爾街日報》也撰文分析,三星這么做的“最終目標”就是制造出配有彎曲屏幕的可移動穿戴設備。而這些配備了可彎曲屏幕的設備,可以像紙一樣纏繞在手腕上,還可以輕松卷起來。
據悉,三星最近在韓國遞交了一份專利申請。該專利就是一款外觀上與平板電腦十分相似的移動設備,區別在于配有可折疊的顯示屏。三星并未就該專利及將要推出的產品做過多介紹。
并且,三星還注冊了另一項專利申請,是一款專為人體頭部開發的可穿戴設備。這款設備與智能手機同步后,可以播放音樂,也可以接聽電話。
目前正在研究柔性屏幕技術的廠商并不多,主要有三星、LG等公司。據記者了解,韓國科技巨頭們研發的柔性屏技術,都是基于OLED顯示技術,這能讓屏幕更薄。加入了彈性材料之后,屏幕還可以彎曲,甚至完全折疊。
當然,這一技術目前還不成熟,三星和LG等公司都在努力攻克技術難題。不難想象,一旦柔性屏幕技術可以商用之后,可穿戴設備將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屏幕體積將不會成為影響穿戴設備便攜性的難題。
根據三星的規劃,他們將于2014年正式推出可彎曲屏幕,真正做到柔性。而到了2015年,三星還將推出可折疊的顯示產品。權五鉉認為,零部件在未來的“智能”設備發展中將起到重要作用,而三星在這方面擁有全產業鏈的優勢。
事實上,除了柔性屏幕,未來可穿戴設備還將對電池續航能力,電池的柔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更苛刻的要求。據三星內部透露,他們目前研發的重點,就是在電池續航、柔性顯示屏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
期待“殺手級”應用
盤點目前大家所接受的可穿戴設備,以JawboneUp為代表的運動手環,以三星GALAXYGear為代表的“智能手表”,以及GoogleGlass代表的智能眼鏡是可穿戴設備的幾個主要形態。
來自銷售渠道迪信通的反饋顯示,目前GoogleGlass和GALAXYGear關注度最高,而運動手環則成為用戶較為熟識的一款可穿戴設備。
“目前市場中的可穿戴設備主要集中在生活輔助功能,大多數設備需要與智能手機搭配使用,并實現監測身體健康情況、運動量以及作息時間等功能。近期這類產品已占據市場主流。”迪信通副總裁齊峰表示。
不過,現在可穿戴設備遭遇的難題與智能電視也有點類似。除了硬件以及價格等因素,缺乏“殺手級應用”黏住用戶,也是新的“智能”產品很難深入人心的關鍵。用戶需要一個讓他有興趣天天使用的理由。
總體來說,目前可穿戴設備仍然是屬于一種“窄眾”需求,缺乏讓所有用戶都深入人心的使用場景。三星方面表示,將在應用服務方面做更多的投入,目的在于推出“殺手級應用”,將窄眾需求逐漸變為剛性需求,提高用戶體驗和接受度。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2-2013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研究報告》,中國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感興趣的功能在于運動健身和休閑娛樂,分別占比59.5%、57.1%。接下來是智能開關(42.9%)、醫療健康(33.3%)、遠程控制(31.0%)、個性推薦(27.2%)等。
據記者了解,在可穿戴式產品方面,GALAXYGear僅僅是第一步小小的試水,未來三星自身已經有很多的規劃。比如,三星將會發布顯示器與感應器相結合的健康護理型產品,以及更多與用戶需求密切相關的穿戴設備。
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andMarkets日前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電子產品市場的規模將達到83億美元,未來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高達17.71%。在2012年,全球可穿戴技術市場的收入為27億美元,其中手腕佩戴設備收入為8.767億美元。
齊峰預測,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之后,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智能終端設備中的“新寵”。在不久的將來,用戶最離不開的可能已不再是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將成為用戶不忍割舍的另一半。
推薦閱讀
文件誤刪除恢復全攻略(生活經驗) 剛剛畢業的時候,我在眾多的求職人員當中,還算比較幸運,找到了一家大的企業,剛畢業的學生就如同一張白紙,你在上面寫什么是什么,時間久了,我在領導的培養下,也算是“茁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1121/29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