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業正迎來整合契機。
近日,臺灣地區面板巨頭奇美電子董事會發生重大變化,大股東奇美實業的代表退出,第二大股東鴻海將進一步主導董事會。此前,鴻海已經參股夏普十代線。
分析師認為,鴻海下一步或將對奇美和夏普的面板資源進行整合。
在奇美電子15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代表奇美實業的法人董事林慶盛及兩名監事同時請辭,自6月28日起正式生效。
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壓力下,奇美電子與鴻海旗下的面板企業群創合并,鴻海參股奇美12%,成為第二大股東。奇美欲以此擴大面板“出海口”,鴻海則借機擴張上游資源。
但是,兩者整合效果并不理想,奇美實業仍掌控實際經營權,奇美電子的客戶關系、發展方向并沒有變化。因此,奇美電子的經營狀況改善不大。今年一季度,奇美電子已連續七個季度虧損,雖然虧損額有所收窄,但仍達到127.66億元新臺幣。
去年12月,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請辭。今年年初,原群創總經理、時任奇美電子副董事長的段行建升任為董事長。
“這次奇美實業退出董事會,是兩年前合并案的延續。”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向《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表示,鴻海將接手奇美電子的實際經營權,使之服務于鴻海的總體利益。奇美電子也將由“以客戶為中心”,轉變為“以集團內部利益為中心”。這將有利于奇美長遠發展,真正擴大“出海口”。
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認為,在平板產業進入成熟期之后,品牌、終端、渠道最重要,產能、技術變得次要。奇美實業退出董事會,讓間接握有品牌終端的代工大戶鴻海來經營,就是為了擴大奇美面板的出貨渠道。
奧維咨詢平板顯示研究副總經理李秋緯更直言:“奇美實業不想玩了,想找人接手。”但是鴻海并不一定會把奇美實業的所有股權都拿過來,因為目前奇美電子不賺錢。
李秋緯猜測,奇美養活了許多臺灣地區的就業人口,因此臺灣當地可能會請鴻海增持奇美電子的股份。目前奇美實業控股奇美電子17%,鴻海只需增持少量股份就可躍升為大股東。
事實上,加強對奇美電子資源的整合,正是鴻海的心意。李亞琴說,鴻海有一個“眼球計劃”,欲打通面板、制造、渠道三大環節,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帝國”。而真正掌控奇美,并將之與夏普面板的資源進行整合,恰好可以服務于這一目標。
張兵也認為,未來鴻海將成為一個龐大的體系與平臺,可以整合上游面板、整機制造、下游渠道的資源。目前,鴻海已經是蘋果、索尼、夏普的主要代工廠,又掌握奇美及夏普十代線的一半產能,只要再打通品牌與銷售終端,就可以成就宏偉夢想。
但李秋緯認為,奇美與夏普面板在資本層面的合作,暫時可能性不大。因為參股夏普十代線的是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兩者股東并不一致,更何況夏普仍為其十代線的大股東,它并不一定會愿意。
“鴻海協調奇美、夏普的面板生產,則是可行的。”李秋緯說,奇美有4.5代線、5.5代線、6代線、7.5代線和8.5代線,可以與夏普十代線之間,進行專業分工,提高效率。
今年3月,鴻海以8.09億美元入股夏普的十代線,并取得夏普十代線的一半產能。同時,夏普株式會社將向鴻海系的四家關聯公司定向增發股票,使鴻海總體持有夏普9.88%的股權,成為夏普株式會社的第二大股東。
推薦閱讀
液晶面板進口關稅自今年4月1日調高后,國產液晶面板線展開了新一輪的爭斗。昨日,華星光電CEO賀成明透露,三星電子也向華星光電提出了大量的采購邀請。 而就在上周末,拖延近兩年的LGD廣州項目也正式確認將于本月22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奇美電子董事會變陣 鴻海或整合面板資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10701/12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