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共享單車用戶今日上午11點左右在ofo上提交了退款申請,截圖顯示,他前面還有7243759位用戶等待退款。像他一樣的用戶不在少數,ofo退押金事件正持續發酵,堪稱一場共享單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讓人唏噓的是,很多共享經濟模式可能熬不過2018年這個冬天了。2014年第一輛共享單車出現在北大校園時,帶給用戶的是享受到便捷交通出行的喜悅,2018年,共享單車帶給用戶的是退押金無門的恐慌。
少則數百多則上千的押金,對于用戶而言,不至于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但對整個共享經濟行業則是一次信譽重創。當企業的承諾不再被市場信任的時候,共享行業將迎來大敗退。
一上午近400萬用戶線上申請退押金
用戶已經不再相信ofo了。一邊是網上申請退款杳無音信,一邊是網友自曝假裝外國人不但押金被秒退,還收到致歉信,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12月17日,ofo用戶在北京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大廈排起了長隊,隊伍從從五樓延伸到了一樓大廳甚至附近商場及大樓外空地,這么多人不顧天寒地凍,為的是拿回自己的199塊錢押金。網上配圖笑稱,這是“2018ofo北京車友會”。
但事實上,現場申請退款依然要走線上排隊的流程,之前媒體報道的“ ofo總部現場退押金快速、順利”已經遭到官方否認。17日晚8點多,ofo緊急發布公告,公布了最新退押金政策公告:無論選擇線上還是現場,都將按申請順序退款。

從目前數據來看,單單今日上午,可能有將近300萬到400萬用戶加入到討要押金的隊伍之中。有媒體記者在今日早上提交退款申請,ofo系統顯示,其在整個線上用戶退款隊伍的第4678925位,接近500萬名。到中午有用戶在朋友圈曬出截圖已經排到850萬了,下午有人排到接近900萬的位置。

共享單車如此,共享汽車也是如此。網上搜索“退押金難”關鍵詞,共享汽車平臺途歌也深陷押金池,有用戶反映10月1日就在途歌APP上提交了退款申請,時至今日,仍沒有收到1500元的押金。
對此,途歌回應稱退押金的時間是20+7個工作日,并表示:“因用戶使用途歌支付押金會通過支付寶、微信、信用卡、銀行卡等多個渠道,每個渠道原路退回也將有不同的周期才可到賬,后期我方也會推出一些優化周期的內容及政策,讓用戶可以更快捷的提取到押金。”
共享經濟被打成了“爛牌”
如今ofo面臨的壓力堪比經濟危機時被“擠兌”的銀行,“這說明小黃車有很多活躍用戶啊”,一位ofo前用戶說道。的確如此,曾經的ofo和摩拜是國內共享經濟的領跑者,那么,當年一群北大學生創辦的ofo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
有人將之歸結于其對產品體驗的忽視,“產品永遠是最核心的,而你對產品體驗的重視程度排在最后”。反觀共享單車市場的“黑馬”——哈羅單車,在給用戶帶來舒適騎行體驗之后,一年半內就逆襲了摩拜和小黃車,光是日訂單量就是兩者之和。
有人將之歸結于資本,“混亂、腐敗、自大狂、亂花錢”成為媒體貼給ofo的新標簽。據市場初步統計,兩年多的時間中ofo 10輪融資金額總計達150億元。“創業公司無論你融資再多,花錢也要節制。”一位創業公司人士表示。
但這些都不是ofo的原罪,它的原罪是其商業邏輯的混亂。至今看到的對ofo甚至是整個共享經濟模式最深入的思考是指出,ofo和摩拜的戰爭很大程度陷入雙方資本的盲目對沖,為了戰斗而戰斗,忽略了商業本質問題
該人士認為,ofo犯了三大罪——“你會誤以為押金是你的收入,但其實押金是你的負債;你會誤以為車是你的資產,做損耗貶值,而不是支出的費用;你沒想到采買成本可能是收不回來的,收回來要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總結一句話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盈利模式,而這是大多數共享經濟企業存在的通病。
今年11月,欠債近2400萬的小鳴單車進入破產清算,這也是國內共享單車第一個破產案例。2016年,小鳴單車橫空出世,僅僅成立一年,就完成了兩次融資,巔峰時期,用戶超過400萬,而押金則超過8個億。申請破產之時,當初的8億押金只剩下35萬,小鳴單車被已12元/輛的價格賤賣。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下一個會是ofo嗎?“除了破產或者被收購,ofo幾乎沒有什么出路。”有人說。
壓死這個行業的稻草不止一根
正如當年風口來的如此迅速一樣,共享經濟的頹勢也如暴風一樣襲來。有知名投資人明確表示,共享經濟的風口已過。
近兩年來,共享單車火起來之后,各類打著共享經濟名義的企業層出不窮,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洗車、共享電子稱、共享按摩椅、共享按摩床、共享充電線、共享紙巾等等,但在很多投資人眼中,它們已經不值得自己浪費精力了。
明星投資人朱嘯虎曾表示:“創業者們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共享經濟項目,共享雨傘、共享籃球,還要到我們辦公室來堵我們的門。堵門的就不必來了,我在辦公室的時間也很少。”
甚至有人說,目前中國的共享經濟模式幾乎都是偽共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對社會閑置資源進行再次調配,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廉價即可享用這些資源。但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充電寶等,卻是統一采購的商品,然后又通過繳納押金、按時租賃的形式,給人民群眾使用。這與共享經濟的本質相距甚遠,是純粹的租賃商業行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要興起,用戶群體的培育至關重要。短短幾年間,共享經濟從萌芽到高速發展,用戶人數不斷壯大,人們也越來越接納這一新興事物。但隨著行業從業者尤其是巨頭們面對越來越多的市場質疑,消費者的信任正在被磨損,這對共享經濟未來發展勢必將是一場重創。
中消協發現,70家共享單車平臺中有34家倒閉,而其中對酷騎單車的投訴就多達21萬次,涉及金額10億多元。
資本的離場、消費者的質疑,能壓死共享經濟的稻草不止一根。“共享經濟”已經和P2P一樣成位2018年創業公司死亡名單中的一大類了,巴哥、途歌、麻瓜、北汽輕享、GoFun、小二租車,這些至今未盈利的企業名稱赫然在列,下一個倒下的未必是ofo。
推薦閱讀
無人機初創公司Airware倒閉 1.18億美元融資款被燒盡
據外媒報道,無人機操作系統初創公司Airware9月16日突然宣布,將停止運營。 Airware一名前員工透露,公司員工是在9月16日早上才被告知公司即將關閉的消息。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30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