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緬) 10月8日消息,被傳因員工罷工,將第一個從中國大陸撤資的日企富士施樂在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將增資700萬美元,加大在華業務發展。
IT商業新聞網獲悉,該消息透露,富士施樂將向旗下獨資公司富士施樂實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追加投資,增加注冊資本700萬美元,并表示此舉是富士施樂堅持在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又一體現。此前有外媒報道,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由于發生大面積員工罷工,高層表示將撤出在中國的投資。
據投資者報稱,“這完全是謠言,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從中國撤資。”富士施樂(中國)對外事務部總監聶曉利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對于700萬美元的增資計劃,聶曉利表示,早在著手準備,此次只是擇機宣布。但有關富士施樂工廠將從中國轉移的傳聞此次并非首次。8月底,富士施樂發布消息稱,將投資近90億日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建立新工廠——富士施樂(海防)有限公司,工廠將于2012年12月開工,計劃于2013年11月投入運營。
據稱,這是富士施樂自1995年以來首次在海外新建工廠,建成后產能將相當于中國工廠的總產能。這一舉動引起了業內人士的猜測。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打印機市場競爭加劇,富士施樂一直在高端用戶市場優勢明顯,但在低端市場的占有率遠不如惠普、佳能等品牌。
“現在中國沿海的人力成本上升很快,富士施樂應該早在盤算轉移制造基地,深圳工廠也在此前就聽說有搬遷的計劃。”上述業內人士稱。據聶曉利介紹,越南項目確實從幾年前就在開始評估。她表示,選定越南的原因之一是看重東南亞廣闊的市場。
據了解,富士施樂為日本富士膠片與美國施樂的合資企業,其中富士膠片持有75%股權。富士施樂公司總部位于東京,業務范圍覆蓋日本和亞太地區,其主要開發、銷售彩色和黑白的打印機和數碼多功能機等辦公產品。
自1987年通過合資方式成立上海富士施樂有限公司進入中國以來,富士施樂又分別與1995年和2006年在中國建立了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富士施樂愛科制造(蘇州)有限公司。目前,富士施樂在世界范圍內所銷售產品中,80%由中國企業生產。
中國不僅是富士施樂的生產大本營,也是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該公司此前透露,2013年,中國(含香港)業務營收將由2010年的600億日元增至1000億日元。
但目前來看,要實現這一目標并非易事。接受記者采訪的深圳一家經銷商向記者透露,“受到釣魚島事件的影響,現在生意冷清很多。”
該名經銷商透露,他成為富士施樂經銷商2年,“生意一直平平,但最近兩個月非常不好。”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受政治事件的影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富士施樂進入低端市場后一直沒大的起色,但高端市場畢竟又太窄。”“打印機、復印機這些辦公設備,使用年限一般都能達到3~5年,好的產品能達到10年左右,所以高端市場的增長是很有限的。”該名業內人士透露。
除產品本身更新速度帶來的限制外,在高端領域富士施樂面臨的勁敵也越來越迅猛。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在生產型打印機市場,理光通過收購IBM加強了在這一領域的能力。其他每一個高端市場的細分領域,富士施樂也都有了更多更強勁的競爭對手。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最大的客戶群是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但這部分市場已被早先進入的惠普、佳能等牢牢占據。“但一般企業用慣了某一品牌的辦公設備,都不太愿意輕易換別的產品。況且現在從整個行業來講,想要在技術上領先別家已非常困難。富士施樂要想在低端市場有所作為很難。”
此外,他認為,專注于生產打印機和其他辦公設備的富士施樂,與多產品的競爭對手相比,其品牌知名度較低也成為影響其銷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富士施樂在中國復印機市場品牌關注率占5%,而該排行榜上有超過5個品牌的品牌關注份額超過10%。其中,夏普以20.4%穩居榜首。
在激光打印機領域,富士施樂名列第5,占市場品牌關注率的5%,其前包括惠普、佳能、聯想和三星,而位列第1和第2的惠普和佳能分別占比54.7%和14.4%。
推薦閱讀
國外媒體帶來消息稱,微軟很快要推出自有品牌的Surface手機,不過他們找的合作伙伴并不是諾基亞,而是華為跟聯發科。一向以爆料微軟內部消息見長(最快最真實)的MSNerd在Twitter上稱,微軟正在與華為和聯發科一起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富士施樂低端市場難突破 否認撤資傳聞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