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根據最新的Gartner數據顯示,聯想PC出貨量成功超越惠普,首次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此前,惠普已經連續24個季度保持著全球PC第一。
搜狐IT在第一時間連線了十幾位資深IT專家,多數受訪專家表示,聯想登頂第一有其積極的一面,比如可以更好的實現規�;�,控制成本,在產業鏈上下游獲得更高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也有部分專家表示,聯想登頂第一并沒有什么實質的意義,原因是PC屬于夕陽產業,利潤淡薄。
根據最新的Gartner數據顯示,聯想PC出貨量成功超越惠普,首次登上全球第一的寶座
首次登頂!聯想打破惠普連續24個季度第一的神話
聯想完成針對惠普PC超越的臨門一腳,是聯想剛剛宣布的在巴西的并購。來自IDC和Gartner的數據顯示,聯想和惠普在PC的季度出貨量差距約數十萬臺,而被聯想并購的巴西CCE可以為聯想帶來季度數十萬臺的銷量。
雖然全球PC龍頭的位置出現過數次易主,但是,全球PC老大的位置一直被美國PC企業所霸占,其中包括戴爾、惠普。因此,聯想在PC領域的反超,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
對于PC產業發展歷史來說,2012年10月將被作為一個特定的年份被載入史冊,它標志著一個新的PC龍頭的誕生。而上一個值得被記住的年份,則是2006年10月。
2006年10月,是全球PC產業的一個重要時間拐點。當月,全球IT專業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報告稱,第三季度,惠普PC銷售量比戴爾高出11萬臺,近3年來首次超越戴爾,重回全球PC業榜首。另一家調研公司IDC的數據則顯示,惠普超出戴爾 28000 臺。
盡管IDC數據和Gartner數據有所出入,但一個事實顯示,憑借直銷模式所向無敵的戴爾再次遇到了對手。后來,戴爾公司創始人出山重整山河。但讓戴爾失望的是,戴爾一直沒有在這個戰場上重回巔峰,相反,戴爾還先后被宏碁和聯想超越過。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里的PC強調的是包括筆記本、臺式機和一體機在內的終端設備,并不包括平板電腦。如果把平板電腦計算在內,蘋果曾憑借iPad的暢銷實現過短暫的超越,但在傳統PC領域,蘋果始終在前五名之外。
PC登頂第一意義何在?
目前,業界針對PC第一的看法不一,有看好的,有看衰的,那么,全球PC第一的意義究竟何在?
原惠普全球副總裁、中國惠普打印及成像系統集團總經理錢越認為,全球PC第一的價值并不大,原因是企業應該考慮盈利問題,而PC行業的低利潤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如果第一名的利潤只有1%,而第二名的利潤卻有2%,那么企業應該選擇第二種。”錢越表示,“企業應該追求有質量的成長,這是所有企業家應該關注的。”
惠普曾連續24個季度蟬聯全球PC第一,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惠普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均領先同行。中國惠普總監陳雷在同搜狐IT對話時表示,PC規模全球第一還是很重要的,原因是取得全球第一的名次,可以憑借規�;@得更好的議價能力,并且改善同客戶的關系。
不過,陳雷也強調,PC只是終端產品的一個,跨界產品比如變形電腦等產品不斷出現,而伴隨著各種終端的出現,擺在消費者面前的選擇和挑戰也越來越多,比如安全問題,企業應該關注包括PC在內的終端綜合解決方案,而不是某一個產品線。
《商業價值》雜志主編,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表示,聯想登頂全球第一對聯想品牌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市場占有率提升,標志著產品到達率的提高,這和單純的做廣告不一樣,是客戶實實在在的接觸到了聯想的產品。
知名IT專家,壹人壹本COO方禮勇先生亦表示,聯想會從多個方面受益。原因是PC產業的核心是強調規�;徒档统杀�,登頂全球第一意味著聯想的規�;_到頂峰,從而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另外,沖頂全球第一意味著更多的話語權,在產業鏈上下游的議價能力更高。
作為同行,海爾電腦的高管也表示,國產品牌登頂全球第一有著重要的意義,會在很大程度上鼓舞民族品牌,此外,成長為全球第一,即使面對英特爾微軟這樣的上游產業鏈,也可以提高議價能力。
計世資訊集團副總編孫定則認為,聯想集團登頂全球PC第一沒有實質意義,原因是PC是一個夕陽行業,這個產業已經萎縮,做下去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與孫定持類似觀點,他表示,PC行業利潤淡薄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也決定了PC走入夕陽產業,縱觀PC產業鏈,核心的操作系統和芯片都被別人控制,PC品牌廠商只能賺取最低的利潤,因此,爭這個第一實際上意義并不大。
不過,李易也強調,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類似于聯想集團這樣的科技企業在就業和稅收等方面為國家做了很大貢獻,雖然PC產業是夕陽產業,但必須看到聯想集團的這種進步,從事PC品牌比從事代工的企業走得更遠。
知名博主炳叔則表示,一旦聯想沖擊全球PC第一成功,那么,不僅對聯想集團利好,對于聯想控股也會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和拉動效應。比如,iPad和iPhone暢銷拉動了蘋果其他系列產品的銷售,聯想PC沖擊全球第一成功后,聯想集團的口碑、管理能力會得到認可,對整個控股也有好處。
知名IT專家包冉也認可PC第一利好說,他認為,聯想目前已經在四屏一云上豐富了產品線,PC第一之后,標志著聯想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增強,對于其他的產品線采購,也有好處,原因是產業鏈的供應商就那么幾家,聯想借助PC業務和他們都取得了很好的合作關系。
綜合所有被采訪嘉賓的觀點來看,嘉賓普遍認為規�;梢詫е赂鼜姷淖h價能力。搜狐IT就此事致電微軟中國和英特爾中國。但這兩家PC產業鏈的上游廠商均表示,不予置評。
剖析全球PC易主:惠普業務急劇下滑變相去PC化
在傳統的PC四強中,聯想是最年輕的一家科技公司,但是,就是這樣一家成立不足30年的科技公司,最終實現了在PC產業的反超。探究聯想的成功之路,其成功的秘訣到底是什么呢?
方禮勇認為,聯想成功的因素有三個,首先是聯想集團的管理層比較穩定。由于柳傳志從開創企業之初,就確立了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三要素,因此,聯想的管理層一直比較穩健,其戰略也一向明確。而縱觀聯想的主要競爭對手惠普,不僅走馬觀花的更換管理層,其針對PC的策略也不停的發生變化。
比如,惠普前任CEO李艾柯就曾經考慮,要分拆惠普的PC業務,這一決定導致渠道商對惠普業務的信心產生動搖。此后,惠普CEO表示不會分拆PC業務,但會針對PC和打印進行調整。
方禮勇認為,聯想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得到了來自中國本土市場的強力支持�,F階段,聯想中國區在陳旭東的領導下,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增長,并且不斷的侵蝕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此外,方禮勇還表示,聯想的成功是大勢所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制造中心,因此,從中國本土走出來的聯想擁有更好的優勢,這也是聯想不斷的在成都、合肥和武漢布局制造工廠的原因。
相較于聯想集團增長迅猛導致超越的說法,孫定更傾向于惠普的沒落說。孫定表示,惠普的PC產業已經不行了,下跌得非�?欤斐蛇@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董事會不和,整個高層就沒有弄明白應該怎么做PC,從而導致其全球份額急劇下跌,這給了聯想以可乘之機。
李易認可惠普下滑造成PC第一易主的說法,但是,李易更傾向于是美國企業更換操盤手法一說。李易表示,IBM邁出了去低利潤業務的第一步,此后,這些科技企業開始專注于三個高利潤方面,即軟件、芯片和咨詢業務,惠普戴爾都有這個趨勢,比如戴爾只關注高利潤的PC。
聯想快速崛起探究:并購起到了決定作用
剔除惠普自身的因素,是什么原因導致聯想實現了超越呢?研究聯想中國的發展軌跡,我們不難發現,并購在聯想集團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商業價值》雜志主編,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認為,并購對于聯想的意義非常重大,是聯想從中國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的關鍵一步,如果沒有這一步,就沒有今天國際化的聯想。
聯想是傳統PC四強中最年經的一家公司,聯想和戴爾同歲,但比自己的競爭對手惠普和宏碁都要年輕。與歐美對手不同的是,聯想走出了一條自己獨具特色的道路:先做代理,然后做品牌。
聯想成長為全球PC第一,靠的并不是僥幸,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也經歷過多元化和國際化的迷茫,甚至經歷過企業內貿工技和技工貿哪個優先的內耗。最終,聯想依靠“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度過了內耗,并且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如果沒有聯想集團的國際化,也不可能有以后的海外并購。在從事國際化之前,聯想有過短暫的多元化的嘗試。因為意識到國際化風險很大,聯想決定從多元化開始。期間,聯想從事了多個產業的布局,包括很有遠見的互聯網布局,但最終,互聯網網絡泡沫的破滅,使很多科技公司過上了苦日子,包括聯想。
現在來看,聯想的并購戰線拉得很長,已經涵蓋北美,拉美,歐洲以及亞太區。在這一系列的并購中,聯想并購IBM有著標桿意義,這在當年是一個蛇吞象的驚人之舉,聯想用了差不多四年的時間完成了對IBM PC業務的整合,并宣布整合成功。
有觀點指出,聯想從并購IBM PC業務中獲利豐厚。IBM為其帶來了品牌知名度和遍及全球的銷售渠道。此外,對于聯想集團來說,其市場份額獲得急劇攀升,以及全球銷量的劇增。聯想集團的財報顯示,該公司所收購IBM全球PC業務后的首個季度,聯想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大幅增加2.34倍至196億港元。其中個人電腦全球總銷量增加到了351萬臺。
并購IBM PC業務是聯想集團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嘗試,借助這一舉動,聯想集團強化了其在全球商用市場的IT服務能力。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導致商用市場萎縮,過于注重商用市場的聯想集團出現巨額虧損。
媒體上關于聯想并購IBM PC業務失敗的言論開始出現。但此后,聯想開始進行調整,強化在消費領域的IT能力。2009年,聯想集團結束虧損,開始步入高速成長階段。而聯想集團的高管也開始高調宣布:并購IBM PC獲得了成功。
完成針對IBM PC業務的并購整合之后,聯想的海外并購步伐加快。聯想集團CEO楊元慶也宣稱,并購已經成為聯想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很快,第二個獵物進入聯想的視線,它就是日本的NEC。
2011年1月27日,聯想集團與NEC公司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組建日本市場上最大的個人電腦集團。合作雙方的背景資料如下:NEC是日本最大的個人電腦公司; 聯想是全球前五大電腦廠商中增長最快的廠商。
聯想并購NEC采取了一條不同于IBM PC的道路,這也標志著聯想在并購操盤手法上更加嫻熟。聯想和NEC成立NEC聯想日本集團,并構建名為聯想NEC控股B.V.的新公司。聯想將持有新合資公司51%的股份,從而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聯想并購日本NEC的意義在于,聯想集團占據了日本PC市場近25%的份額。這標志著聯想占據了全球三個最主要市場(北美、中國和日本)的兩個。
有了這兩個收購案例,聯想的并購速度明顯加快,并且把觸角伸向了自己并不占有領先優勢的歐美市場及部分新興市場。2011年6月,聯想宣布以每股13歐元的價格收購德國消費電子公司Medion36.66%的股份,交易總價約2.31億歐元。
此后,聯想不斷的增持Medion股份。此役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標志著聯想正式成為歐洲第三大電腦廠商。
聯想集團的最新一期并購,是針對拉美的巴西市場。2012年9月,聯想集團斥資約1.5億美元全資收購巴西消費電子制造商CCE。通過此次收購,聯想在巴西PC市場的份額已快翻番。雖然新公司僅為聯想集團帶來了年不足百萬臺的銷量,但它確是聯想落子新興市場的一個重要舉措,而且隨著奧運等體育賽事在巴西舉辦,聯想在巴西市場有望實現銷量突破。
當然,聯想能夠在全球不斷的攻城略地,離不開聯想中國大本營的支持。一直以來,聯想中國一直保持著穩健的增長,并且為聯想集團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營收和利潤。正是由于聯想中國的出色發揮,才使得聯想集團有了一個穩固的后方。
推薦閱讀
盡管存在諸多不足,蘋果新系統iOS6的升級速度依然是各個歷史版本中最快的,但升級之后便開始出現不少問題和bug,比如AppStore自動退出、Wi-Fi連接故障等,最近更是不少用戶反映,他們的iPhone在升級iOS6之后,出現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惠普神話不再 聯想問鼎全球PC第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