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經過近一年調查后,發表調查報告稱“中國有能力、有機會以及有動機使用通訊公司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建議美國公司不要與華為及中興有商業往來。隨后華為和中興相繼發表聲明否認和反駁此份報告,并認為這是惡意阻撓中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阻礙競爭,阻礙創新。
而日前美國國會又啟動了針對華為和中興公司的第二輪調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表示,在發布對華為和中興的評估報告后,又收到了更多的投訴,因此啟動了針對這兩家中國電信設備商的第二輪調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美國國會此次針對華為中興的“封殺”名義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骨子里主要還是因為一個公司的存在,一個和華為有著十年恩怨情仇的思科。
華為2011年財報顯示,其銷售總收入達3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7%。2011年,華為在北美市場收入達到13億美金,而2010年為7.6億美元。2012年華為上半年的銷售收入達1027億元(約合162億美元),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電信設備制造商,是思科在全球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例如在歐美各國正在大力推進的新—代無線通信技術LTE中,華為持有15%以上的基本專利,而華為通過低價策略打入高清視頻會議系統領域,威脅到了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思科。作為雄霸一方的思科不會無視這樣一個后來者的強大,針對華為的動作頻頻。
早在2003年,思科對華為提出起訴,稱華為竊取了思科的代碼,但這場官司最后終以雙方握手言和告終,而這十年期間華為的美國之旅屢屢折戟沉沙,收購3Com、3leaf公司先后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 )否決,與中興一起競標Sprint項目被美國商務部干預失敗,這些案例極大影響了華為的美國之路。之后華為主動請求調查更是迫于無奈,然而結果卻是遭到了更嚴厲的打擊。
巧合的是,就在此次華為在美“被斃”之后,思科又翻出了這十年前的舊帳,指控華為在雙方2003年的版權糾紛案中做了虛假陳述,并公開了一份之前處于密封狀態文件的部分內容。
種種跡象表明,華為中興在美國所遭遇的種種不公平待遇,很可能是以思科為代表的勢力在幕后推動的“成果”,力阻華為中興入美搶占既得利益。一項數據可以強有力印證這個猜測,美國國會議員中有73位在思科集團中擁有投資。
華為中興拓展美國市場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和必然選擇,技術積累已得到國際認可,羽翼也逐漸豐滿,有能力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參與更多的競爭,同時也能得到最有力的磨煉,向世界一流企業更進一步。然而就像我們之前所說,扎根于美國本土的競爭對手不能容忍自己的蛋糕被他人瓜分,尤其是來自中國這個一直被美國視為最大潛在對手的企業。
目前華為中興在美舉步維艱,從長遠來看,這一現狀還將持續。值得欣慰的是,除美國外的諸多國家紛紛對華為中興拋出橄欖枝,力求合作,這對華為還有中興都是一個“上帝給的窗戶“,我們應抓住這一機會,在美國之外的國際市場上深耕細作來回應如今在美國所遭遇的所有不公待遇,因為那只是一出丑陋的鬧劇罷了。
推薦閱讀
微軟正式公布了旗下自主品牌平板電腦Surface的最終售價:32GB版本國內售價3688元(限量供應),32GB附帶黑色觸控式鍵盤保護套機型4488元,64GB附帶黑色觸控式鍵盤保護套機型5288元。 10月17日,在發布了近4個月之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中興“安全門”:一場丑陋的鬧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