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專利訴訟“世紀大戰”中,蘋果以絕對優勢先下一城,但它的后顧之憂并未全然化解。
9月12日,蘋果年度產品iPhone 5高調亮相。作為喬布斯去世后發布的首款手機,iPhone 5普遍被外界認為創新不足,但這并未影響它在全球銷售的火爆,自9月21日正式發售以來,首日預訂量便超過200萬部,首個周末的銷量則超過500萬部。
蘋果手機銷售的火爆當然令三星郁悶,但更讓韓國人頭疼的是有“供應鏈高手”之稱的蘋果CEO庫克對三星訂單的毫不留情。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蘋果已經在iPhone 5中更換了大部分此前由三星生產的零部件--這意味著蘋果的“去三星化”策略正在逐步加速,兩家公司似乎正在走向徹底決裂。
在此前發布的iPhone產品中,大約占產品總價40%的零件都由三星提供。2011年,蘋果向三星電子購買的半導體零件規模更是達到了10萬億韓元(約合86億美元),相當于三星電子銷售額的約6%.
對此,有國外媒體分析認為,蘋果“去三星化”的舉動其實謀劃已久。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一直以“摧毀安卓”為目標,三星卻是安卓陣營實力最雄厚的廠商,因此它成了蘋果攻擊“黑名單”中僅次于谷歌的二號目標。然而,三星又是蘋果重要的零部件供應商,這難免讓喬布斯在實現其目標時有些縮手縮腳,而剛結束的這場專利官司恰恰給了蘋果機會,幫助庫克徹底擺脫三星的束縛。
早在四年前,蘋果就曾斥資3億美元收購了一家當時岌岌可危的晶片設計公司PASemi,并花費幾億美元向ARM取得設計手機晶片的知識產權使用授權,而且每年都要在晶片研究上投資超過1億美元,目的就是為了設計出蘋果產品的專屬晶片,減輕在這方面對三星的依賴。
隨著蘋果與三星兩大IT巨頭在各方面競爭的日趨激烈,它們之間的合作關系也變得愈發脆弱。
多元化戰略擺脫三星
對于占據全球智能手機行業近七成利潤的蘋果來說,三星電子無疑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這家韓國企業的智能手機在今年二季度的出貨量已是同期蘋果智能手機出貨量的一倍,而且其針對iPhone 4S推出的Galaxy S Ⅲ截至今年9月出貨量已超過2000萬部,在諾基亞、黑莓、HTC等傳統智能手機廠商份額不斷萎縮的情況下,三星已成為唯一有實力與蘋果抗衡的智能手機廠商。
此外,由于三星的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更新速度快,且利潤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對于堅持每年發布一款新品的蘋果而言,其產品的出貨周期也正受到越來越大的影響。據報道,去年10月發布的iPhone 4S盡管在今年一季度創出4000萬部的出貨紀錄,但到了第三季度,出貨量已被Galaxy S Ⅲ超越,這也讓“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不得不在9月初就發布了iPhone 5,并將改變喬布斯的初衷,發布籌備已久的iPad Mini來應對三星剛剛發布的Galaxy Note 2和Galaxy Tab 10.1的夾擊。
隨著喬布斯的離去,庫克接手的蘋果正在從一家偉大的創新公司變成一家優秀的營銷企業。iPhone 5并未給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生產喬布斯不屑的7寸平板……這都顯示著蘋果正在走向平庸。而對三星來說,如今正是超越蘋果的最好機會。
不過,老謀深算的庫克絕不會坐視三星壯大,蘋果手中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專利就成了阻擊對手的重要武器。蘋果不斷發起專利訴訟顯然不只是為了巨額索賠,更希望能夠以此達到禁售對方產品的目的,維持其市場統治地位。
三星自然不會束手就擒,韓國人除了在4G LTE領域擁有豐富的專利積累外,其全產業鏈布局的優勢也是反擊蘋果的一大利器。行業分析指出,如果未來蘋果仍然不得不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依賴主要競爭對手,勝負的天平將很可能會傾向三星一方。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分析認為,從整體產業來看,三星在蘋果供應鏈體系中的比例在持續降低,蘋果開始提高非三星體系廠商的DRAM采購量,同時,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的小尺寸液晶面板也主要由Japan Display、LG與夏普等廠商供應,只在MacBook系列產品采用三星供應的面板。而蘋果首批iPhone 5所需的內存芯片都未下單給三星,新機的電池供貨商也換成了中國ATL與日本三洋。
有業界人士就此指出,蘋果正在有條不紊地實施多元化零件管道策略,一步步減弱與三星在零部件上的合作關系。他們認為,短期內蘋果不會在零配件市場建立直營工廠,但很可能暗中與日本、美國、中國的零配件企業合作來改變市場格局,這直接影響三星的業績表現。
據投資銀行Sanford C. Bernstein預計,今年三星通過向蘋果出售存儲芯片和顯示屏所獲得的收益,大約占到三星電子每股收益的3%,低于2011年的4%,而今年蘋果存儲芯片的訂單所占的三星每股收益比重將僅剩下2.5%.
在輸掉與蘋果的專利官司后,雖然三星副總裁和三星移動業務負責人明確對外表示不會因手機業務影響公司零部件業務,但如今看來,他們的期望或許過于樂觀。
不過,TrendForce的數據仍顯示,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躍居全球首位,即便失去蘋果這樣的大客戶,三星仍可將余下的產能用于自己的Galaxy系列產品,將損失降至最低,蘋果“去三星化”的策略短期內并不會對三星造成沉重打擊。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金融服務模式正被越來越多地看作是尚未開發的財富。友誠洞悉棋局,用不到2年時間借助信息化手段快速搭建服務網絡,面向小企業或個人實現平均額度20萬的貸款。 從溫州小貸公司改革探路,劍指村鎮銀行起,影子銀行在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官司案后蘋果弱化供應鏈中三星比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