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攜眾PC廠家吵了近一年,巨額補貼下四處都是超極本的廣告,但消費者就是不買賬。
巴克萊資本(Barclays)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表明,在今年第二季度所售出的筆記本電腦中,“超極本”僅占5%.來自IDC的數據則更為悲觀,其分析師Jay Chou稱,在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地共出貨50萬臺超極本。對英特爾而言,這確實是非常悲慘的現實,去年曾經花3億美元扶持的產品,在PC廠商的陽奉陰違中,演變到了這般田地。如果拿3億美元補貼消費者,假如一臺超極本成本為600美元,免費送50萬臺也就需要花3億美元。
寄托著英特爾夢想的超極本,推廣力度和傳播力度不可謂不大,連買菜的老大媽的提籃里都有超極本的廣告。賣點不可謂不多,超輕薄,超長待機……萬般寵愛于一身,為何就無法打動消費者?
其實消費者都知道原因,或許英特爾也知道。但當下的局勢,英特爾卻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英特爾與其同盟廠家一再聲稱,超極本不是抄襲蘋果的MacBook Air的產品思路,我們也相信英特爾推出超極本有其更宏大的理想。
但現實是,所有面市的超極本,其實都類似于MacBook Air的山寨版,而英特爾的同盟們更是將售價定在了MacBook Air的售價左右,甚至有許多產品,售價竟然比MacBook Air還要高很多。難道說,超極本真能夠和MacBook Air一決高下?
其實PC廠商對這點都很清楚,所以一個勁地撇清與MacBook Air之間的關系,如果真把超極本和MacBook Air放到一起比,估計連PC廠家都不會選擇自家的產品。而他們希望消費者是傻子,用英特爾的錢忽悠消費者上當。
但問題是,現在誰比誰傻呢?
超極本無一例外地使用了英特爾低電壓版的酷睿處理器,其性能只相當于前一代酷睿處理器的水平,與普通筆記本處理器相比,性能有一定的差距。而蘋果的MacBook Air采用的卻是常規筆記本CPU,性能上超過超極本已屬必然,至于工藝水平和顯示效果,更是蘋果最為擅長的,在此條件下,相差無幾的價格,留給超極本的市場空間還有多少呢?
更不幸的是,新版本的MacBook Air即將發布,性能和顯示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而價格依然保持不變。可想而知,超極本的處境何等艱難。
消費者越來越理智,不再那么容易被商家的宣傳所迷惑,有統計數據表明,上半年MacBook Air總銷量已超過260萬臺,最近的趨勢更是表明,MacBook Air季度出貨量將達到160萬臺以上,在美國一些地區已有賣斷貨的現象。
消費者用自己的選擇回答了超極本和MacBook Air的區別。
當年上網本與現在超極本的處境頗為相似,當時的英特爾推出Atom處理器,本來就是低端中的低端產品,但在PC廠商眼里,卻成了以極低的成本賺取高利潤的產品,除宏碁果斷用低價贏得了市場外,其他廠商的產品都被用戶所拋棄。今天的超極本,在性能不足的情況下,廠商們自認為比筆記本有更多賣點,同時不想打破自己原有的筆記本產品結構,其手法與當初上網本的策略如出一轍。
超薄、超長待機、快速啟動,沒錯,這是未來筆記本的趨勢,但憑這些特點就想賺取高額利潤,甚至暴利,在低性價比面前必然輸得一塌糊涂,何況還有比超極本更好的MacBook Air可供選擇呢。
英特爾原來預計,到今年年底,超極本應該占到筆記本市場40%以上的份額。然而,到年中,這個比例僅為5%.從多年PC市場的主流產品更替的經驗來看,任何一款產品,如果要在市場上成為主導性的產品,至少在中國市場上,性能應該在中等偏上的水平,而價格無一例外都在5000元左右。如果拋開這兩個基本條件,任何產品都無法成為主流。
今天的超極本就是這樣尷尬,性能達不到中等水平,而價格遠超主導產品,要達到40%的市場份額,無疑是癡人說夢。
英特爾想攜眾PC廠家讓超極本成為主流產品,從而遏制蘋果產品的迅速成長,但PC廠家們拿著英特爾的補貼,反倒綁架了英特爾,盡管英特爾通過不同渠道釋放著超極本會把價格降到499美元以下的信號,但卻沒有幾家拿了錢的PC廠商將自己主流的超極本降價。也許它們擔心的是,將目前的超極本降價銷售,那些不思進取的筆記本又賣給誰呢?
雖然超極本是未來筆記本發展的一個趨勢,但就目前而言,如若不降價,它的未來將是與上網本一樣。■
推薦閱讀
眾所周知,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工具早已成為企業日常辦公最常用的通信產品。但眾多通信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且大多都以單獨產品呈現,企業不得不分別購買郵箱、IM、電話會議等產品。在深入了解企業通信的需求變化之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超極本或難逃上網本厄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