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沈宣)隨著蘋果、三星等智能手機稱王稱霸,現在的手機市場格局也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過去的十年,在手機的大增長中,國內的手機市場曾一度繁華。但是隨著各國強勢產品的來臨。國內的山寨手機商,是否威風依然?
國內手機商之惑
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出口手機預計將突破10億部。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多款手機,如果不仔細看手機上面的LOGO,根本分不清是哪個企業制造的。據《廣州日報》爆料稱,國內手機商從國內幾年前非常風行的山寨機到現在的多品牌智能手機,眾多廠商都是采取“拿來主義”。
據IT商業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國內手機行業“魚龍混雜”,除了一直做手機的企業,原本做PC、做家電、做音響,甚至做煤礦的企業都紛紛投資進入。
目前國內手機行業仍是“紅海”格局,多數企業并不了解手機產業規律,看到有錢賺就“一窩蜂”上項目。有行業人士認為,要走出目前行業的現狀,企業需要潛下心進行研究,拋棄“拿來主義”,打造過硬的產品和品牌。
歐新手機整合營銷傳播中心(IMC)總監唐繁表示,現在的手機產業與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十年前,手機行業是從無到有;而當前,手機產業的成熟度越來越高,競爭模式與十年前完全不同,不是光有錢、有技術就一定能成功,而是要有高度敏銳的產業發展洞察力和迅速的執行力,要依靠管理,依靠精耕細作才有希望成功。因此,雖然目前手機產業仍是有錢可賺、值得投資的產業,但萬萬不是一個投機的產業。
據數據顯示,雖然我國出口手機占全球市場的比重接近八成,但巨額利潤都歸屬國外巨頭,眾多中國企業只賺不到1%的利潤。而蘋果、三星兩家公司就占據了全球手機利潤的99%。
硬牌廠商侵蝕低價市場
據悉,現在越來越多的硬牌手機廠商,開始進軍百元智能機市場,這一切讓原本就發展不利的國產山寨手機商們更加艱難。
目前,酷派、華為、中興通訊等國內廠商已推出600-800元價格的智能手機,并在網絡商城開始熱賣。而且他們都走的是硬件路線。依靠價格不斷降低的芯片、屏幕等硬件設施,帶來利潤空間。
幾年前風光無限的山寨手機,終究因惡意吸費等問題遭到人人喊打的下場。在政府加強監管下,有的已經銷聲匿跡,有的已經從良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雖然還時不時會看見少數山寨產品涌現市場,但也是垂死掙扎。
除了政府的大力監管,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正規軍低價手機的面世。國產千元手機在短短一年內迅速走紅,竟然也把一向走中高端路線的國外廠商也拉下馬,三星、摩托羅拉等也在前不久紛紛宣布要進軍這一市場,這給了山寨手機當頭一棒。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此前就曾分析說,除了國家對該市場的監管加強,運營商對品牌智能機的補貼在一定意義上增加了山寨機的成本,以及品牌智能機在技術芯片等上的嚴謹把關,品牌智能手機的性價比不斷提高,山寨機在價格、外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已經喪失。
推薦閱讀
第一臺iPad開賣到現在,平板電腦在全球累計賣了1億5千萬臺,蘋果一口氣拿下了全球7成的平板市占率。過去中國科技業的產品在全球電子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仔細檢視先前翻天的NewiPad,美國和韓國拿掉了全部利潤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品牌手機攪局低價市場 山寨商威風不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