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10日,第14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北京牡丹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北京展團核心品牌參展商,集中展示了近年來的創新成果。
數碼版《富春山居圖》首次山水合璧
“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蘇東坡描寫的富春江景色以全新形式展現在《富春山居圖》的畫卷中。此次展會中,元代書畫家黃公望所繪33×639.9cm的原畫被制作成12米長卷,以數碼拼接屏的形式展示。
原作描繪的富春山四季景像經過藝術化的二次創作,展現在觀眾面前。在深入理解原作意境、保持原作的藝術特點的前提下,創意團隊運用DCAs技術對作品內容進行動態的藝術處理和再創作。《富春山居圖》成為全新的數碼山水畫。
畫中的一些元素做了特效處理,比如搖曳的松樹、流動的江水、垂釣的漁夫、游動的鴨子、綿綿的雨絲、江上山間的薄霧、光線的變化……在適度的藝術渲染中,原作的細節與意境被進一步演繹出來。
《富春山居圖》原作在流傳過程中分為兩截,《無用師卷》和《剩山圖》分別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和浙江博物館。去年6月,畫作兩部分首次在臺北同時展出,山水合璧成為兩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而此次在工博會亮相的數碼《富春山居圖》,實現了山水合璧的大陸首展。牡丹集團不僅以新《富春山居圖》傳遞出超越時間的美學風范,還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致敬,在繼承前人的文化遺產的同時,傳承華夏民族血液中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
數字媒體技術開創全新體驗
除《富春山居圖》以外,其他數字媒體藝術也給予觀眾全新體驗。
無論是中國古典山水畫《早春圖》、《萬壑松風圖》,還是歐洲名作《維納斯的誕生》、《巴黎的街道•雨天》,這些經典之作在數字時代擁有了新生。通過DCAs技術的藝術化處理、演繹與再創作,經典藝術作品與尖端數碼技術在最佳顯示方案中無縫融合,從視覺、聽覺兩個維度表現畫作的立意,將原有的靜態的平面藝術轉換為多媒體藝術,呈現出更多信息,給觀眾全新的視聽體驗和美的享受。
以上數字媒體藝術僅是數字創意解決方案中的系列產品之一。數碼屏風、扇形雙面投影、數碼桌等產品,融合文化創意與數字技術,令人目不暇接。這些將為大型商場、高檔酒店、會所、博物館、展覽館等場所提供無處不在的數字信息服務和數字創意體驗,還能夠提供基于DCAS的數字創意系統解決方案,并實現移動互聯、遠程控制和集中管理。
牡丹品牌演繹科技文化雙驅動戰略
本次北京展團以“科技文化點亮智慧城市之光,數字創意引領信息技術潮流”為參展主題。牡丹集團重點推出“數字創意城市整體解決方案”,主要由“數字創意家庭解決方案”、“數字創意商務解決方案”、“數字內容體驗解決方案”和“數字內容傳輸解決方案”組成。解決方案集成了牡丹集團近年來在數字電視技術應用領域的自主創新成果和聯合實驗室創新成果。展品均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的高端數字產品,代表北京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水平,體現北京作為世界城市的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戰略,融合了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這些創新成果及其解決方案,計劃于明年在市場以牡丹品牌進行全面推廣。
牡丹集團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彩電制造商,創造了家喻戶曉的“牡丹”電視機品牌,曾經引進中國第一條彩色電視生產線,實現彩電的進口替代,使彩電進入尋常百姓家,牡丹電視機一度占領中國市場半壁江山。2008年以來牡丹集團實施戰略轉型,在強化自主研發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產業鏈合作和國際化合作,在數字電視的應用技術和產品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初步實現了從傳統電視制造商到數字電視應用標準、技術、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轉型。
牡丹集團此次攜創新成果亮相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是牡丹品牌回歸與新生的標志。牡丹集團以“培育中國工業之花”為目標,正致力于探索一條以數字創意帶動信息技術應用的創新之路。
推薦閱讀
剛才您提到的這個依托信息化平臺及網絡系統支撐“全省大集中”模式,我作為研究者的表述,是依托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形成科學決策、全程管理監督和績效約束的“全景圖”和閉合鏈條,實際上這正是把部黨組強調的事前的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數字技術全新體驗 牡丹產品艷驚工博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2029.html